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卓清部落--05
作者:曾竫萌;楊大吉;陳美齡
公佈日期:113 年 07 月 19 日
書目
413
•Bunun
溪水清澈的安居之地-卓清部落
dill油芒
學名:Spodiopogon formosanus
傳統的古老作物
油芒是台灣特有種,與小米、紅藜、陸稻等同為部落古老的傳統作物。全世界只有臺灣的油芒子成熟不落地,被部落拿來食用。禾本科的油芒,在野外看起來就像雜草一般,然而布農族一直都有種植油芒。通常是加入雜糧飯中,增加飽足感。南安部落的頭目夫人高春妹回憶說起:「小時候我們家就有吃油芒,有時候跟其他穀物一起煮,我爸爸還會將油芒直接拿來炒,不用加油直接炒,炒的脆脆的,這樣吃也會很飽」。近幾年油芒被喻為世紀超級糧食,能抗旱抗寒抗鹽化等,能適應貧瘠的土地,被稱為「超級未來食物」的作物。
這種古老的作物,經中研院團隊研究油芒營養價值高,全株均可利用,歸納出油芒最可貴之處在於:
1未來作物,在氣候異變,耕地沙化之下,具抗旱特性,十分值得推廣。
2全株可用,莖桿可給雞鴨牛羊吃。
3含有眾多穀物所較少的成分,可補米麥等營養不足,如讓人開心的色胺酸、增強組織對氧氣利用能力的角鯊烯以及抑制癌細胞的芹菜素等。
油芒內維他命B群的含量更是優於許多穀物,完勝於稻米,部落就是油芒混合稻米吃,真是充滿智慧。
農事管理:油芒耐旱好照顧,族人將其種在田區週圍,或是圍牆邊,多年生,收成完之後,明年會再冒芽生長。
飲食文化:傳統食用方式,是將收成的油芒成串掛在屋簷下,需要食用時再脫粒加入雜糧飯中,或是煮成雜糧粥。
油芒還有ㄏ一個特性,由於殼不易軟化,煮食的時候需加入木灰水,這也是部落留傳下來的智慧。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延伸閱讀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本場廣告訊息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107年11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本場新進人員介紹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新型態農業耕作觀摩會》充分發揮"共享經濟"的核心精神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107年北部地區甘藷栽培管理技術暨產業輔導研討會活動紀實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農業技術諮詢服務暨傾聽人民心聲座談會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健康有禮-有機(轉型期)黑豆茶包上市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用手機找農機 農耕省工一把抓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閉幕 凝聚各界共識 打造全民農業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2期-------------本場廣告訊息113/11/08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