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蠶的終身大事-交尾與製種
作者:廖久薰
公佈日期:113 年 08 月 01 日
推廣文章
325
家蠶種原維護及養蠶業經營的基礎源於蠶卵品質及產卵量,因此家蠶的交尾與製種階段的管理工作關乎養蠶事業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當末齡蠶身體漸變透明,不食, 身形縮短,開始往角落移動,且頭胸部不停朝上擺動,吐絲口出現絲狀物時,即進入吐絲階段。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當家蠶完成吐絲結繭,約10至14天歷經蠶蛹期過後進入成蟲階段,開始為下一世代做準備。25°C環境下雄蛾率先破繭而出,半日至1日後,雌蛾陸續出蛾。雄蛾接收來自雌 蛾釋放的性費落蒙,振翅尋找雌蛾進行交尾。交尾時間約3~4小時,雄雌蛾分開後,雌蛾開始產卵製種。每蛾產卵數量取決於家蠶品種、幼蠶營養及交尾期管理等,做好蠶蛾交尾及製種工作,讓養蠶事業事半功倍。蠶蛾交尾與製種管理關鍵技術:
一、調整養蠶室溫度,控制雌雄蛾的出蛾時間一致,雌蛾出蛾後若沒有雄蛾進行交尾,容易產下不受 精卵,對收成無益。反之雄蛾先出,可置於12~15°C減少拍翅的體力耗損。
二、出蛾當日上午8時,蠶室開燈促進出蛾整齊,便於交尾與產卵。
三、蠶座鋪稻殼吸取蛾尿,避免蠶蛾死亡。
四、不可過度干擾交尾,蠶蛾交尾環境要保持昏暗且安靜,否則容易交尾失敗,影響產卵量及卵品質。
五、雄蛾交尾次數不宜超過3次,會影響蠶卵品質及下世代幼蟲健康。
六、交尾時間以3~4小時為宜,結束後應立即將雌蛾置於產卵紙上產卵,俾利後續蠶卵越冬保護。
七、蠶卵產下後依下次飼養計畫依序入庫越冬,維持蠶卵健康。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金門牛結節疹案例 農業部:無擴散跡象,穩定控制中113/09/06
- 彰化鹿港鵪鶉場確診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請業者落實禽場各項生物安全工作113/09/04
- 中國僅同意部分臺灣文旦柚輸入 防檢署籲清楚說明檢疫規範且不應限定特定地區113/09/02
- 儲備植物醫師出勤 是免費ㄟ!113/09/02
- 青農輔導專欄–《訪視青農篇-美濃區莊承翰》113/09/02
- 多元又好吃的臺灣油芒休閒食品113/09/02
- 攜手創新 開創農業新未來113/09/02
- 凱米颱風過後 本場啟動技術服務團極力輔導農友復耕113/09/02
- 文旦果肉香Q彈牙、甜美多汁、高纖助消化,把握挑選小撇步113/09/02
- 金門縣1牛場檢出牛結節疹案例,立即啟動防疫處置措施1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