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省工栽培有一套 臺東農改場舉辦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
小米是原住民族傳統重要作物,為有效解決小米等原民雜糧田間栽培費時費工的問題,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研發及導入原民雜糧田間栽培所需之各項機械,於113年7月10日上午假臺東縣延平鄉以斯馬哈散農莊舉辦「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與會來賓有延平鄉余光雄鄉長、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農糧署東區分署臺東辦事處、都歷旮部融岸協會及農友逾50人參加。會中介紹小米從播種至收穫一系列田間機械,包括整地、播種、移植、除草、驅鳥及收穫等,且可依不同栽培條件,選擇適合的機械,有效節省人工成本及作業辛勞。現場農友反應熱烈,對過去以人工作業為主之原民雜糧生產,機械化栽培不啻為緩解部落人口老化及缺工問題的重要措施。
臺東農改場陳信言場長表示,小米及臺灣藜等特色作物是臺東原住民族重要產業,栽培面積及產量都是全臺之冠。然近年因人口外流及老化等問題,使栽培面積逐年下降,由於原民雜糧栽培環境及籽實大小與一般雜糧不同,無法使用常見之大型機械作業,為有效提高栽培意願,臺東農改場積極開發各式省工機械,配合導入之機械,完成田間栽培機械一貫化,可兼顧原民雜糧在文化上不至於消失,也提升經濟生產的效率。
會中由黃政龍副研究員介紹原民雜糧一貫化生產機械,包括整地、播種、移植、除草、驅鳥及收穫等,其中整地機械導入中、小兩種型式曳引機,取代中耕機,提升整地效率並降低人工作業辛勞;播種機械依栽培面積,除可選用市售單行條播機外,也可使用本場研發之雙行或四行式播種機,取代過去撒播的方式,方便後續管理。另為減少田間雜草競爭也導入紙穴盤、移植機械及行間除草機械等,可依需求搭配使用。驅鳥器除可使用過去研製之太陽能人型驅鳥器,目前也積極試驗雷射驅鳥器及其他設備。最後收穫依栽培面積可選用改良的雜糧聯合收穫機,或收割捆綁機,與人工採收比較,可快速且省工收穫。
最後陳場長表示,臺東農改場積極開發及導入原民雜糧生產相關機械及技術,希望藉此次觀摩會能取得更多意見供研究參考,俾利持續發展原民雜糧生產機械化,提升部落經濟。
陳信言場長主持「原民雜糧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
黃政龍副研究員介紹各項原民雜糧一貫化生產機械
邱貴春農友分享機械使用經驗,現場農民反應踴躍。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抗白葉枯病水稻品種- 苗栗3 號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水稻稻種繁殖一貫化機械作業,臺南農改場辦觀摩會秀成果113/11/20
- 設施蘆筍智慧栽培數位服務平台及智慧藥肥施作系統觀摩會113/11/18
- 臺南區農改場推廣自走式土壤蒸汽消毒機,助力農地連作障礙改善1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