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肥培管理
文圖/ 廖崇億
一、氣候變遷下的番石榴肥培管理
(一)溫度
番石榴為熱帶果樹,依據生理特性,在適合氣溫(20-30℃ ) 條件下,可終年開花結果生產,然中部平原地區冬季均溫在18℃以下,番石榴生長較緩慢,開花結實情形也會變弱。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均溫升高,在臺灣番石榴栽培有往北及中海拔地區拓展情形,惟中北部地區冬季仍偶有10℃以下低溫、在迎風面或日照缺乏處,番石榴易有葉色紅化與花數減少之情形,為寒冷造成磷肥缺乏之症狀,雖可補施過磷酸鈣或葉面噴施600-1,200 倍稀釋之磷酸一鉀改善,但若天氣持續低溫則效果有限,需待氣溫回暖並給予適當水分灌溉後才會逐漸回復。
(二)降雨
中部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1,600 毫米,由山區向沿海地區遞減,山區可達2,000 毫米以上,沿海地區則在1,000毫米以下,雖臺灣近年年雨量、降雨日數都在正常範圍內,但劇烈氣象帶來之豪雨(24 小時累積雨量200 毫米以上) 減少,而乾旱頻度或持續性大雨(24 小時累積雨量80 毫米以上) 則有增加情形,整體而言強烈的災害減少,但小型災害增加。
作物對肥料的利用率深受氣象影響,小雨可溶解肥料,提高肥效;但大雨易將肥料淋洗或自田間沖蝕出,降低肥效。觀察歷年天然災害與氣候變化,過去番石榴受災狀況,多為颱風單一強烈天然災害損傷,所幸番石榴生長速度快,只要風災後天氣放晴適度追施肥後,可靠番石榴生長勢迅速回復生產;但近年天然災害,多出現乾旱或持續性的霪雨、大雨,連續性的降雨造成田間浸水,由於低蒸發散與根部缺氧,根部對於營養元素的吸收差,此時透過土壤施肥並無法達到促進或改善番石榴生長,反而可能造成肥傷或土壤高鹽類濃度造成的缺水反應,應先進行田間排水以改善浸水狀況。透過葉面施肥,施用基本三要素供給番石榴生長所需養分,亦可配合微量元素肥施用,待天氣放晴,番石榴生長勢及根系回復後,才開始土壤施肥。
(三)日照
番石榴植株生長發育需有充足日照(925 μmol.m-2.s-1) 與適當水分( 土壤水勢約-10kPa) 供應。當水分供給不足( 土壤水勢<-55kPa) 使番石榴植株發育緩慢,新芽無法萌發著蕾,生產之果實較小、果肉薄、質地粗、產量及品質不佳,當雨量不足或降雨不均地區需進行灌溉確保果實生產品質。因此,需選擇交通便利、日照及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無強風及寒害的地區進行生產。
(四)乾旱
番石榴尚耐旱,但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提高品質,若遇高溫的乾旱期,丘陵地區等水源取得不易之農田,常以水車載水或雨季儲水,勉強供應水分,然此時土壤水含量低於-40kPa,部分微量元素移動性變差,如番石榴有新葉捲曲、果實內部褐化等情形,常為缺硼徵狀,故旱季缺水下,需注意硼之微量元素補充,可使用水溶性硼,依包裝建議稀釋倍數葉面噴灑施用;同時避免大量施肥,造成養分失衡,微量元素缺乏;而在持續乾旱且水分補充不足狀況,可能產生鉀與鎂缺乏徵狀,建議可增施有機質肥料與行草生栽培,有助於維持土壤水分涵養。
番石榴具高產與持續生產特性,需水需肥量大,過去相對溫和的氣候環境,持續地供給化學肥料可穩定提供營養成分,但現今大雨頻率增加,若持續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反而可能因雨淋洗損失,提高肥料施用成本,故提高有機質肥料的施用比例,可作為緩釋性肥料持續供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同時提高土壤保水性,有助於因應氣候環境改變下的衝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抗白葉枯病水稻品種- 苗栗3 號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水稻稻種繁殖一貫化機械作業,臺南農改場辦觀摩會秀成果113/11/20
- 運用智慧化茶園管理及新型加工製茶技術 以「臺灣製造,品質第一」為目標攜手開創新局113/11/18
- 機採茶菁結合茶園智慧化管理 韌性技術為茶產業布新局1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