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有益微生物披衣處理玉米種子之病害防治效果初探(104年度植病年會論文宣讀)
作者:蘇士閔;江筱曄;蔡雅竹;邱燕欣;黃玉梅
公佈日期:113 年 10 月 28 日
玉米露菌病係由Peronosclerospora sacchari (T. Miyake) Shirai and Hara 所引起,屬於系統性病害,目前多數玉米種子產品多以滅達樂進行種子拌藥處理以預防露菌病之發生。玉米紋枯病係由 Rhizoctonia solani Kuhn所引起,本病害和水稻紋枯病是同一病原,可相互感染;目前的栽培品種均無抗病性,病原菌可藉由種子傳播。本研究以市售有益微生物產品,包含蕈狀芽孢桿菌、木黴菌、枯草桿菌、莎氏菌,進行玉米種子粉衣處理,觀察其對玉米露菌病與紋枯病發生之影響。試驗結果顯示,經粉衣枯草桿菌之玉米種子能降低露菌病發病率至 42%,明顯優於未經處理之對照組(發病率 91%),但尚不及化學藥劑滅達樂處理(發病率 17%)之效果。在紋枯病之防治上,同樣以枯草桿菌處理組可降低發病率至 60%,明顯優於未經處理之對照組(發病率83%)。在貯藏時間試驗結果,各處理在粉衣兩個月後,仍能觀察到四種有益微生物均穩定存活在種子上且不影響發芽率。此外,各處理之種子經播種後一個月在各處理幼苗之根圈土壤中仍有 1.3x104~3.1x105cfu/g soil 的有益微生物存活。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Harpin蛋白於作物病害防治之探討114/07/23
- 苗栗區農改場113年報-柒、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114/06/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南下取經 本場參訪屏東農業科技園區中研院南部院區 加速機能作物與有益微生物的產業化進程114/06/05
- 植物醫師專欄-薑的病害防治:選用健康種苗是關鍵114/05/29
- 汛期來臨 降雨機率提高 請加強病害防治114/05/29
- 臺灣脈柄牛肝菌(Phlebopus sp.)之採集、鑑定與培養114/03/17
- 葉蟎天敵:長毛小新綏蟎的田間應用技術114/01/21
- 植醫專欄 草莓病害防治落實田間管理114/01/21
- 高粱穗腐病之防治藥劑篩選(中華植物保護學會112年度會員大會暨論文宣讀)113/10/31
- 臺灣種子檢查技術發展與應用113/10/3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知識家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