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灣脈柄牛肝菌(Phlebopus sp.)之採集、鑑定與培養
作者:呂昀陞;蔡承佑;余祥萱
公佈日期:114 年 03 月 17 日
菇類營養價值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由於栽培技術之限制,部分與植物共生之菇類仍仰賴野外採集取得,牛肝菌便是其中著名可食用的野生菇類。2024年分別於臺灣臺中市東勢區與雲林縣斗六市兩處,採集到外觀疑似牛肝菌之子實體樣本,經組織分離後暫稱為Ph-1與Ph-2。兩樣本之菌傘外觀皆呈暗褐色,背面具有孔狀結構,而菌傘縱剖後,其內部構造呈淺黃色海綿狀組織。為進一步鑑定此兩菌株,本研究對其rDNA之內轉錄區間(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進行增幅與序列分析,並由親緣分析結果初步鑑定此兩菌均為脈柄牛肝菌屬(Phlebopus sp.)。此外為開發菌株之最適培養基,以供後續人工栽培參考,利用3種不同之營養培養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potato rice bran(PR)及sawdust potato glucose(SPG))進行菌絲生長速度測定。結果顯示Ph-1之菌絲於所有培養基上生長速度皆較Ph-2快,且兩菌株均於SPG培養基上具有最佳菌絲生長速度,顯見木屑添加可有效促進脈柄牛肝菌之菌絲生長。牛肝菌以其獨特的風味與肉質口感而聞名,本篇為首次結合子實體表型與ITS序列分析鑑定國內脈柄牛肝菌屬之研究,未來將持續進行相關栽培試驗,同時也將評估人工栽培之可行性,以建立臺灣牛肝菌之商業化栽培方法。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 病原拮抗菌與天敵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 真菌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創新育成中心業務現況與願景114/08/27
- 什麼是白黴起司114/08/27
- 在地基因資源的價值再探:臺灣黑山羊之保存與利用潛力114/08/27
- 臺灣常見綠肥作物太陽麻供作芻料使用之初探114/08/27
- 應用智慧化水簾及變頻式設備優化豬舍降溫換氣循環達到節能減碳114/08/27
- 淺談氣候變遷對家禽產業永續發展之可擇的因應策略114/08/27
- 降低反芻動物甲烷排放的營養策略114/08/27
- 畜產專訊第133期(114年9月)114/08/27
- 臺南區農業專訊第132期-第27屆國際昆蟲學大會(ICE2024)見聞114/08/21
- 臺南區農業專訊第132期-亞太地區生物性肥料與生物性農藥之技術應用、推動實務與政策回顧工作坊參加心得1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