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營造水田生物多樣性
作者:廖君達;于逸知
公佈日期:113 年 12 月 20 日
推廣文章
15
一、前言
107 年5 月30 日公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第3 條,對「有機農業」的定義為:指基於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原理,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進行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農產品生產之農業。其中,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是農民容易達成的農事操作,但落實生態平衡原理的困難度遠勝於其他條件。因為農民由慣行栽培轉換為有機栽培,不易跳脫力行堅壁清野及追求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極大化的思維,經常使用割草機清除田埂雜草或構築水泥田埂,致使往往看到寸草不生的水田田埂,破壞了其他生物賴以為生的農田微棲地。為提升水田生物多樣性,生態田埂與鳥類棲架被視為是重要的元素,為得以重塑維繫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棲地。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中部地區有機及友善稻作生產成本效益分析113/12/20
- 豐富生態為有機及友善生產加值—南投縣有機及友善稻作產業巡禮113/12/20
- 走出多元多樣有機及友善生產之道—彰化縣有機及友善稻作產業巡禮113/12/20
- 蓬勃發展的有機及友善生產新天地—臺中市有機及友善稻作產業巡禮113/12/20
- 中部地區有機及友善水稻栽培管理技術113/12/20
- 臺中區農業專訊9月第126期目錄113/12/20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本場廣告訊息113/12/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107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3/12/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農業技術諮詢服務暨傾聽人民心聲座談會113/12/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水稻稻細蟎有藥可治,二期稻作審慎注意稻細蟎危害113/12/19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