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培養土再利用 展現農業循環新契機
廢棄培養土再利用 展現農業循環新契機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期致力於農業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技術研發,透過回收並適當處理原本育苗後丟棄的培養土,成功應用於茄砧、南瓜砧、番茄、小胡瓜等作物的嫁接穴盤苗,以及盆植番茄、草莓與田間蔬菜,為農業永續生產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臺南場陳昱初場長說明,蔬菜產業嫁接苗的使用量逐年攀升,如小胡瓜年需求量高達350萬株,配合大量育苗所需的培養土便成為一大資源消耗。農戶為確保嫁接苗存活率而過量播種,使得近三分之一的培養土在育苗使用後即淪為廢棄物,造成資源浪費並佔據育苗場作業空間。此外,國內現行培養土多依賴國外進口泥炭苔,面臨國際碳排放政策推動及價格上漲,亟需降低依賴進口原料的替代方案。
臺南場因此研提科技計畫與嘉義縣「育家育苗場」等單位合作,探討廢棄培養土循環再利用的可行性。透過穴盤分離、苗株殘體移除及蒸氣消毒等處理步驟,成功回收培養土,再次用於一般蔬菜育苗。試驗結果顯示,小果番茄、小胡瓜、小白菜及茄子等作物種子在回收培養土中的發芽率,與使用新培養土並無明顯差異,適合培育接穗。此外,回收培養土還能應用於盆植作物,適度替代新培養土。在回收過程中,育苗場透過調整蒸氣消毒出口溫度至90℃,達到抑制雜草種子發芽的效果,也減少了對進口培養土的依賴,初步估計能提升約三成以上的回收率,降低整體育苗成本,實現「變廢為寶」。
臺南場表示,該技術的推廣有助於建立農業剩餘資源循環模式,減少廢棄物產生與資源浪費,並透過科學化的處理流程維持農作物生長品質和效益。未來將持續優化此項技術與管理流程,期望為更多作物和育苗場提供可行方案,同時推動資源循環與農業永續的整體發展。
聯絡人: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劉依昌、黃圓滿、王志瑋
電話:06-5912901轉541、539、349
田間觀摩-南瓜砧以回收培養土或新培養土培育,接穗小胡瓜之生長樣態無差異
回收培養土盆植草莓
回收培養土培育之小胡瓜苗(接穗)
回收培養土培育之南瓜砧,生長良好
回收培養土培育之番茄苗(接穗)
新培養土與回收培養土培育之嫁接苗(前排)與盆植番茄(後排),2處理間之生長樣態無差異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做好作物防寒害準備114/02/04
- 2月份臺灣茶園生產管理專家建議資訊114/02/04
- 新年時節寒流來襲,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做好作物防寒害準備114/01/24
- 高雄農改場迎賓日 展現南臺灣智慧韌性新農業 民眾參與熱絡 洋溢歡樂114/01/22
- 2025全國蓮霧及棗優質管理果園評鑑 蓮霧王-南州林皆利、蜜棗王-燕巢賴隆溪114/01/22
- 114年度農業部新政策元旦上路114/01/22
- 葉蟎天敵:長毛小新綏蟎的田間應用技術114/01/21
- 植醫專欄 草莓病害防治落實田間管理114/01/21
- 2025農業新政策元旦上路! 114/01/21
- 「全臺第一個草莓碳足跡」短影音上架1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