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返鄉青農投入水耕青蔥產業 利用科技力量應對傳統農業挑戰
宜蘭三星蔥名聞遐邇,但因為氣候變遷導致病蟲害日益嚴重。林塘御青農為此改變傳統青蔥栽培模式,建立設施並以養液栽培( 水耕),同時結合種子播種及分株繁殖方法,縮短栽培期至14 周即可採收,另外還有產量增加8 倍、減少肥料農藥70% 及80% 的支出,人力也大幅下降50%,採後保存時間更增加15%。
林塘御以過去理工科技背景結合農業生產,建立和賜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自動化水耕模式生產青蔥。他自行研發設施內多項控制系統,包括環境、種苗點播、養液、吊桿式噴藥等,另外利用Python 開發建構種植資料庫,以及AI 人工智慧輔助應用。
113 年本場楊大吉場長率團隊參訪該公司的青蔥設施栽培情形,發現薊馬及甜菜夜蛾交錯發生,噴灑蘇力菌及核多角體病毒仍成效不彰,造成生產上的困擾。場內植保研究室及時介入輔導,由於設施栽培十分適合施放天敵,林立副研員建議他施放小黑花椿象及黃斑粗喙椿象,又密閉式環境有利天敵於其中生育下一代,持續協助防治蟲害,因此目前蟲害已被有效控制。
另外他也借助陷阱植物來加強防治害蟲, 亦即在水耕青蔥中間種植少量菊科及十字花科蔬菜,吸引周遭斜紋夜盜等害蟲,再集中清除防治。在病害方面,林立則建議施用場內研發的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HL_B01,以預防細菌性軟腐病發生。
林塘御表示,雖然和賜居是設施內精準控制的栽培模式,但仍會受到極端氣候、人力成本及病蟲害等因素干擾,因此他將設置更穩定的生產計劃,並加速導入更多自動化設計,例如他目前正研發薊馬影像辨識系統,利用微型單板電腦搭配可微調焦距的鏡頭進行監測,以監控薊馬密度,配合人力巡檢青蔥生育情形,輔助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防治。
他表示未來和賜居將持續與本場及其他單位合作,期許以更友善的栽培模式擴大生產規模、減少對農藥的依賴,並為三星地區帶來創新,也能為全球農業發展提供新的視角與解方。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 蝴蝶蘭-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文宣-農業經營準備金 青年從農真安心114/08/21
- 文宣-農膜回收三原則114/07/25
- 文宣-鼓勵檢舉非法農藥114/07/25
- 攜手合作 共創農業未來-羅正宗場長關懷農業發展,走訪轄區農會(五)114/07/25
-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人力團再精進 農師傅分級考試職能更專業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科技賦權地方創生 原鄉農業創新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國家發明創作獎頒獎 農用感知驅鳥裝置獲頒創作獎金牌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賀 本場農業推廣科農經研究室孫正華副研究員 榮獲2025年第49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考試院銓敘部部長、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農業部人事處處長 帶領 農業部人事處及所屬人事機構人事佐理人員來場參訪114/07/23
- 花蓮區農情月刊--賀 本場榮獲台灣農業永續獎 永續農業創新獎金牌--021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