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南區農情月刊-348期 -水稻 間歇灌溉 減碳技術觀摩會 推動水稻低碳永續發展
作者:許龍欣
公佈日期:114 年 06 月 20 日
為推廣水稻間歇灌溉的減碳栽培模式,本場於5月13日假斗 南鎮茹萱農場,與斗南鎮農會共同舉辦「水稻間歇灌溉減碳栽 培示範觀摩會」,由本場陳昱初場長及農會張燕容總幹事共同 為活動揭開序幕。
觀摩會首先由本場楊智哲助理研究員介紹‘臺南11號’與‘臺 南20號’的品種特性及栽培要點,接著由許龍欣助理研究員深 入解說水稻間歇灌溉的科學原理,內容涵蓋水分管理、 肥料操作模式,以及此方法對植株生育的影響與實際的 減碳效益。
研究指出,包裝米產銷鏈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源自田間的 溫室氣體。傳統水稻田在長期湛水下,土壤因缺氧分解有機質 而產生甲烷;施肥過程亦會釋放氧化亞氮。間歇灌溉透過土 壤的乾濕交替,能有效抑制甲烷生成。然而,操作上需精準控 制,過度乾燥可能導致產量下降或增加氧化亞氮排放,而濕潤 度不足則無法達到減排效果。
因此,本次觀摩會針對慣行、有機及紙膜等不同栽培方式, 分別說明間歇灌溉的最佳時機、安全的土壤乾濕強度,以及如何配合水分管理進行氮肥施用。實踐證明,無論是慣行 或有機栽培,採用適度的間歇灌溉,不僅能節省用水、促 進根系健康、強化植株,更能在維持產量的同時,顯著減少甲 烷排放,是一種對環境更友善的低碳永續栽培模式。
本場亦現場示範簡易田間水位觀測管的安裝與灌溉時機判 讀,引發農友熱烈提問,顯示其對減碳栽培的高度興趣。期望 藉由此次活動,提升農友對農業淨零碳排的認知,並將其應用 於田間,共同為環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文/許龍欣 圖/李坤奕】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延伸閱讀
- 乳牛3D 體態評分辨識系統之開發114/09/01
- 58-3 全冊114/09/01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政策宣導~長照3.0規劃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新團隊夥伴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季食開始-綠竹筍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產品開發從打樣開始:打造理想產品藍圖的加工課程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桃園場開發蔬菜食農實作栽培套組 協助教師推行食農教育-2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桃園場開發蔬菜食農實作栽培套組 協助教師推行食農教育-1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春暖花開、舞蝶翩翩-新品種繡球花介紹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114年全國優質安全驗證綠竹筍評鑑結果揭曉 優質筍王風光出線 展現綠竹筍品質與產業競爭力114/08/29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知識家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