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生真菌淡紫菌Purpureocillium takamizusanense 生育溫度與蜜蜂致病性之初步研究
蟲生真菌淡紫菌 Purpureocillium takamizusanense (Kobayasi) S. Ban, Azuma &
Hirok. Sato 為近年來生物防治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潛力蟲生真菌之一,試驗用Pt-2 和Pt-5 菌株分別經單孢分離自嘉義番路鄉和中埔鄉荔枝椿象遺體上。Pt-2 菌株的分生孢子經25°C 培養24h 後,以1/4PDA 培養基發芽率93.4% 最高,較少養分的WA 仍有61.8%。接續以1/4 PDA 在10 ~ 35°C 培養24 hr 後, Pt-2 和Pt-5菌株在25°C 發芽率為該溫度範圍中最高,分別是94.8% 和96.0%,而在15°C 以下或35°C 兩菌株發芽率皆明顯受到抑制,但是從35°C 或10°C 培養24 hr 後轉移回25°C,發芽率能回復到69 ~ 98.2%,顯示高低溫都僅是暫時性抑制分生孢子發芽而非致死。Pt-2 菌株孢子發芽後移到10% 加鈣蔬果培養基 (FV w/ Ca) 和PDA 培養基比較10 ~ 35°C 生長情形,以25°C 下培養於上述兩種培養基之菌落生長最佳,菌落平均直徑分別為4.0 和4.1 cm。10% 加鈣蔬果培養基培養下均無法正常產孢,PDA則在溫度高於30°C 時菌落發展受抑制亦無法產孢,35°C 下則完全不生長。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分別以P. takamizusanense Pt-2 菌株2 ~ 8 × 106 conidia/ml 濃度於不同蜂巢西方蜜蜂進行A 和B 兩次接種試驗,並飼養於30±1°C 室內環境中,培養到第5 天時接種Pt-2 菌株後西方蜜蜂之死亡數遽增,且第7 天接種之死亡率分別為100% 和95%,且經χ2 關聯表分析均顯示有無接種Pt-2 菌株皆極顯著 (P (χ2) < 0.01)造成蜜蜂的死亡,接種死亡之西方蜜蜂經消毒後,產孢遺體均可分離到淡紫菌P.takamizusanense,顯示Pt-2 菌株對西方蜜蜂具有致病風險。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畜牧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生產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生產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