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生產迎機械化契機 雲林9月3日舉辦觀摩交流會
大蒜生產迎機械化契機 雲林9月3日舉辦觀摩交流會
為加速推動大蒜生產機械化,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將於9月3日(星期二)在雲林縣土庫鎮舉辦「大蒜產業機械化觀摩會」,現場將展示從整地、播種到收穫的一貫化作業流程,邀請農友及機耕業者共同參與,實地了解大蒜機械化最新成果,助力產業升級與缺工因應。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陳昱初場長說明,目前全臺大蒜種植面積約5,000公頃,年產量約5萬公噸,其中雲林縣即占超過九成,是國內主要產區。然而受限於田間畦距不一、栽培行數多樣,導致播種與採收機械難以標準化運作,長期仰賴人力作業,增加生產負擔。為解決此問題,臺南農改場積極開發並整合適應性強的播種及採收機械,並針對不同栽培模式進行試驗與調整,目前已建立一套具備實用性的大蒜一貫化作業體系。
觀摩會中將展出曳引機附掛式播種機及挖掘式大蒜收穫機,現場進行實地操作示範。以1畦3行播種機為例,每小時可完成0.07至0.12公頃播種,相較人工每日僅能處理0.03至0.04公頃,效率提升約18倍;而在收穫階段,二段式與一貫式收穫機的日作業面積分別達0.56~0.8公頃與0.32~0.64公頃,亦為人工的8倍以上,有效節省大量勞力;二段式機型結合切葉與挖掘作業,一貫式機型則整合切葉與收穫流程,簡化操作流程,尤其適用於砂質壤土及含水量適中的田區。機具應用後,可將帶土量控制於5%以下,提升蒜頭商品化率與後續處理便利性。
臺南農改場表示,本次觀摩會將說明機械化操作關鍵與推廣重點,盼藉由技術展示與交流,加速大蒜產業導入標準化、規模化的機械作業流程,協助農民建立高效率的生產體系,降低缺工衝擊,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歡迎有意導入機械作業的農友、農機業者及合作社踴躍參與,共創臺灣大蒜產業機械化新局。
南改型附掛式大蒜種植機種植情形
傳統以人力方式進行大蒜收穫作業
引進日本切葉機去除大蒜莖葉部分
引進日本寬畦收穫機進行收穫
臺南場研發大蒜收穫機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北區聯盟秀成果:香莢蘭及金盞花加工技術詢問高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季食開始-夏南瓜-2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季食開始-夏南瓜-1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蔬菜與他們的好朋友-談間作與混植栽培模式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繡球花顏色變化的秘密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芥菜新品種『桃園3號-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2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芥菜新品種『桃園3號-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1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樺加沙颱風生成,臺南區農改場籲農友加強防災準備114/09/22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