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Haden)於1954年農復會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經農政單位試種後於1960年推廣,推廣當時較有爭議,因海頓品種在開花授粉及幼果生育期需要較高的溫度才能正常著果,臺灣各地氣候環境落差大,故栽種區域有待考量,目前栽培面積極少。
海頓產期6~7月,為早生品種,炭疽病耐受性較愛文佳,但對低溫較為敏感,結果較不穩定。果實球型略長,果肉橙黃色,建議在8~9分熟採收略為催熟一天,若在樹上掛黃,易有部份果肉稍有過熟,而果皮轉色卻不完全之現象。平均果重約350公克,種子重28公克,佔果重的8%,糖度15.4Brix,肉質稍粗,略有纖維,海頓香氣濃郁,是某些消費者喜好之懷舊風味。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5%
我喜歡:23%
很實用:10%
夠新奇:1%
普普啦:1%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Malain(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4/09/18
現在臺灣普遍高溫,著果應該比較沒問題?

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13
是應該要受到爭議的

阿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6/09
讚

yu(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1/05/27
長知識

阿瑞老師(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1/05/27
結果率不高當然就不易見到此品種.

不想管了(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0/11/10
這個也太府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