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薑花( 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ing )為薑科( Ginger family )之多年生植物,英名Ginger Lily、Butterfly Lily。原產於東亞及馬來西亞,1900年間引進台灣,已歸化在各地普遍野生或經濟栽培做為切花用。高屏地區為臺灣薑花之主要產區,栽培面積約15公頃,切花量佔市場90%以上,為台灣夏季重要切花。市場上主要的切花品種為白花本地種,橘色品種在拍賣市場僅佔少數。每年6月至10月間是高屏地區薑花盛開的季節,因其花瓣外型優美狀似飛舞中的蝴蝶,又稱為蝴蝶薑。由於轄區內80%農民冬季利用夜間燈照進行花期調節,因此全年皆有花可供銷售。
繁殖及栽培
溫度
薑花性喜高溫,最佳生育溫度為25-30℃。南部地區的氣候極適宜種植。
繁殖方法
一般薑花利用分割的地下根莖種植為主要的繁殖方法,種子繁殖通常為雜交育種時的需要。若以經濟生產切花為目的,則以帶雙節以上較佳,因節數愈多開花愈早,單位面積產量亦愈多。一年生植株約可繁殖5-6倍的種苗。
種植時期與密度
種植期以春季2月至3月間最為適宜。每畦種植一行,每個塊根取雙節以上,行株距120×50公分,每分地約種植1,600株。
施肥管理
種植前每分地施用1,500公斤的有機質肥料為基肥,初期生長以台肥1號複合肥料(N:P:K=20:5:10)為主,中後期植株開始收花則以台肥4號複肥肥料(N:P:K=14:28:14)為主,每分地每2個月施用一次,每次施用量約80公斤。
水分管理
每隔1-2週溝灌一次,但秋冬季生育較緩慢,可減少灌溉次數,整刈前不要灌水,以利田間工作。
整刈
薑花花期一般自6月起至10月間,12月以後氣溫轉涼,葉片逐漸黃化甚至枯萎,二年生之植株應於初春(約二月間)進行整刈,將植株離地10公分處刈去,以利新芽萌發。
蟲害管理
薑花生長勢強健,幾無病害發生。蟲害方面主要有斜紋夜盜蟲及螟蛾類,防治方法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花卉病蟲害部份資料。
電照及開花調節
薑花在自然氣候下,花期為每年的6月至10月間,10月以後日照明顯變短後植株進入休眠。近年來高屏地區農民利用電照來延長日長,花期可達全年,一般在中秋節後開始進行電照,隔年清明節前後停止電照處理。經由電照處理農民每公頃可多收5-6個月的切花,每公頃至少增加粗收入約新台幣35-50萬之間。目前高屏地區電照處理有利用連續電照及間歇電照等兩種方式,連續電照電照時間一般設定在3小時,農民電照時段有6點至9點或9點至12點及12點至隔天凌晨3點間。間歇電照以每60分鐘為一循環,共6個循環,每一循環電照30分鐘,熄電30分鐘,但亦有以45分鐘為一循環,每一循環電照30分鐘,熄電15分鐘;或以90分鐘為一循環,每一循環電照60分鐘,熄電30分鐘。未來本場將進行相關試驗,結果可提供農民參考利用。
薑花電照處理
採後處理
1.採收:
切花用的薑花,當花蕾露出花苞2-3公分,且花蕾抽出4蕾以上為採收適期,以清晨或黃昏採收較好。採收後,每支花僅留上位第一片葉子,除去多餘葉片。
2.分級包裝及貯運:
花莖長度大於70公分才具商品價值,可分A、B、C三級,但目前尚無統一之分級標準,仍以農民田間採收後目測分級為主。薑花包裝時以10支為一把,A級每箱裝10把,B級每箱裝12-13把,C級每箱裝15把。運輸台車溫度宜保持在15℃左右。
達採收適期的薑花
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近年來國人喜好體驗農村及野外的活動,薑花的利用已成為休閒觀光方面重要的體驗活動之一,除一般做為切花及庭園植物等用途以外,薑花葉做成的野薑花粽亦頗負盛名。目前養生及健康飲食概念頗為熱門,薑花對病蟲害抵抗性強,極少施用農藥,以花朵做為涼拌、沙拉及食物料理,在與休閒產業結合上頗為創新。本場轄區的高屏花卉運銷合作社將薑花花朵以盒裝方式出售,提供消費者訂購利用,希望能開創薑花產業的另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