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90
會員總數:115243
平均討論數:3.9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草莓二點葉蟎
發問者:大雄
發問日期:2010年01月27日
11552
0
18 人評價
目前大湖草莓二點葉蟎為患,依據毒物所推薦用藥,都沒辦法有效清除二點葉蟎,各位先進是否有推薦做法或用藥呢?謝謝!!
本篇討論
3 則
達人級會員
簡丹 發表於 2010/01/30
二點葉蹣(two-spotted spider mite)
學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生態習性:
二點葉蹣各期個體均聚集在葉背為害,秋季以後,二點葉蹣體色逐漸變黃色至桔紅色,冬季成蹣常成群聚集於樹幹樹皮縫隙間越冬或遷移至雜草上繼續為害。春季後,此期體色再由桔紅色回復為淡綠色。二點葉蹣每日平均產卵 8個,一生可產卵一百個左右,本性喜棲居於葉背取食產卵,棲群密度高時會形成細小絲狀物,生活史隨季節及氣候狀況有差異,在高溫季節二星期內可完成一個世代,周年均可存在。
由於此蹣可在雜草上越冬,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由於體型小,可經由風力遷移,所以全臺有適當寄主處均可能發生。
此類蟲怕兩、喜乾燥,因此連續乾旱易導致嚴重發生。在葉面為害的蹣類,冬季多在較低的葉片背面,等溫度上升後,才向上蔓延。
形態:
成蹣:雌蹣體長約0.45mm,橢圓形且背面拱起。體色淡黃或黃綠色,體背左右兩側各具一大形墨綠色之斑紋。其外側三裂,內側不分裂。雄蹣比雌蹣個體小,腹末較宰,呈倒三角形。
卵:圓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澤晶瑩,即將孵化時轉為橙紅色。
幼蹣:初孵化的幼蹣淡紅色,三對足,取食後身體逐漸變為淡綠色,體背兩側漸有黑斑出現。
若蹣:四對足,此時與成蹣外形大致相似,但個體較小。
危害狀:
下位葉容易發生,發生初期,葉表面形成黃色小斑,為害密度高時,葉背變成銀白色,葉肉黃化,葉幅縮小,類似元素缺乏症狀,嚴重感染時植株矮化,葉片焦枯,新形成的幼葉黃化,扭曲變形,植株葉緣間形成蜘蛛網狀物。
發生時期:
八、九月間,管理較差的苗圃即可發現。定植初期害蟲密度即漸漸昇高,1~2月間氣溫低時繁殖率較慢,仍維持相當蟲數。二月中旬氣溫明顯回昇之後,害蹣密度急遽上升,造成嚴重為害。五月中旬梅雨季節,本蹣易遭寄生菌寄生死亡,同時遷移至其他作物上存活。
防治方法:
一、 苗圃期注意噴藥預防工作,避免葉蹣在苗圃即遷入為害。
二、 二、三月間溫度升高前,摘除受感染老葉,以藥劑徹底防除。
三、 釋放草蛉,抑制蟲口密度:每隔2~3株草莓插放30~50粒草蛉卵之卵片。
四、 植保手冊推薦之防治藥劑為:
藥劑名稱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稀釋倍數(倍)
施藥方法
注意事項
5%芬普蹣
水懸劑
1公升
1,000
當葉蹣成蹣達每葉1~2隻時,即噴藥一次,間隔7天再噴一次。
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對水生物毒性極高,禁用於水資源保護區。
2%阿巴汀乳劑
0.5-1公升
2,000
當葉蹣成蹣達每葉1~2隻時,即噴藥一次,間隔7天再噴一次。
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對魚及蜜蜂毒性強
(1998植物保護手冊第411頁)
學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生態習性:
二點葉蹣各期個體均聚集在葉背為害,秋季以後,二點葉蹣體色逐漸變黃色至桔紅色,冬季成蹣常成群聚集於樹幹樹皮縫隙間越冬或遷移至雜草上繼續為害。春季後,此期體色再由桔紅色回復為淡綠色。二點葉蹣每日平均產卵 8個,一生可產卵一百個左右,本性喜棲居於葉背取食產卵,棲群密度高時會形成細小絲狀物,生活史隨季節及氣候狀況有差異,在高溫季節二星期內可完成一個世代,周年均可存在。
由於此蹣可在雜草上越冬,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由於體型小,可經由風力遷移,所以全臺有適當寄主處均可能發生。
此類蟲怕兩、喜乾燥,因此連續乾旱易導致嚴重發生。在葉面為害的蹣類,冬季多在較低的葉片背面,等溫度上升後,才向上蔓延。
形態:
成蹣:雌蹣體長約0.45mm,橢圓形且背面拱起。體色淡黃或黃綠色,體背左右兩側各具一大形墨綠色之斑紋。其外側三裂,內側不分裂。雄蹣比雌蹣個體小,腹末較宰,呈倒三角形。
卵:圓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澤晶瑩,即將孵化時轉為橙紅色。
幼蹣:初孵化的幼蹣淡紅色,三對足,取食後身體逐漸變為淡綠色,體背兩側漸有黑斑出現。
若蹣:四對足,此時與成蹣外形大致相似,但個體較小。
危害狀:
下位葉容易發生,發生初期,葉表面形成黃色小斑,為害密度高時,葉背變成銀白色,葉肉黃化,葉幅縮小,類似元素缺乏症狀,嚴重感染時植株矮化,葉片焦枯,新形成的幼葉黃化,扭曲變形,植株葉緣間形成蜘蛛網狀物。
發生時期:
八、九月間,管理較差的苗圃即可發現。定植初期害蟲密度即漸漸昇高,1~2月間氣溫低時繁殖率較慢,仍維持相當蟲數。二月中旬氣溫明顯回昇之後,害蹣密度急遽上升,造成嚴重為害。五月中旬梅雨季節,本蹣易遭寄生菌寄生死亡,同時遷移至其他作物上存活。
防治方法:
一、 苗圃期注意噴藥預防工作,避免葉蹣在苗圃即遷入為害。
二、 二、三月間溫度升高前,摘除受感染老葉,以藥劑徹底防除。
三、 釋放草蛉,抑制蟲口密度:每隔2~3株草莓插放30~50粒草蛉卵之卵片。
四、 植保手冊推薦之防治藥劑為:
藥劑名稱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稀釋倍數(倍)
施藥方法
注意事項
5%芬普蹣
水懸劑
1公升
1,000
當葉蹣成蹣達每葉1~2隻時,即噴藥一次,間隔7天再噴一次。
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對水生物毒性極高,禁用於水資源保護區。
2%阿巴汀乳劑
0.5-1公升
2,000
當葉蹣成蹣達每葉1~2隻時,即噴藥一次,間隔7天再噴一次。
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對魚及蜜蜂毒性強
(1998植物保護手冊第411頁)
2
(7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ben 發表於 2012/02/20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enny 發表於 2012/02/20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演唱會 發表於 2010/01/29
草莓 病蟲害防治:
不論用何種方法繁殖草莓苗,於育苗時期仍須針對葉、薊馬、斜紋夜盜蟲與炭疽病、白粉病等作澈底的防治,以期培育出健康的種苗。
(一)青枯病
目前無藥劑可供防治,唯有選用健康種苗,於草莓採收後配合休閒期浸水,可抑制發生率。
(二)炭疽病
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6,000倍。
(三)白粉病
25﹪三泰芬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6,000倍。
(四)葉芽線蟲
40﹪芬滅松乳劑3,000倍。
(五)斜紋夜盜蟲
可使用性費洛蒙誘蟲盒,或40﹪芬滅松乳劑3,000倍,或2.8﹪第滅寧乳劑2,000倍。
(六)薊馬
2.8﹪第滅寧乳劑2,000倍。
(七)二點葉
25﹪新殺乳劑1,000倍,或25﹪福化利乳劑4,000倍,或10﹪日曹乳劑3,000倍,或50﹪效1,000倍,或2﹪阿巴汀乳劑2,000倍均可有效防治。
缺點解決方法:
經多方訪查受災農民後,整理得以下發生缺株的原因,並提出建議供農友參考:
1.基肥施用不當:目前大湖地區的草莓農大抵在整地作業時,一分地施用1,000斤的生雞糞後,再行整地、作畦,有些農民再增施化學肥料和胺基酸合成肥料作為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宜因地制宜,參酌前期作物的生長情形,給予增加或減少;最好能先做土壤分析後,再做施肥量的調整,避免浪費肥料,增加成本。施用過多的氮肥,會造成植株營養生長過於繁茂,延遲著花,不利草莓結果。以禽畜廢棄物作為基肥者,宜採完全發酵處理者為佳,未經發酵之生雞糞施到田間會造成環境污染,且在田間再發酵時產生的高溫會影響草莓根系發育。
不論用何種方法繁殖草莓苗,於育苗時期仍須針對葉、薊馬、斜紋夜盜蟲與炭疽病、白粉病等作澈底的防治,以期培育出健康的種苗。
(一)青枯病
目前無藥劑可供防治,唯有選用健康種苗,於草莓採收後配合休閒期浸水,可抑制發生率。
(二)炭疽病
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6,000倍。
(三)白粉病
25﹪三泰芬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6,000倍。
(四)葉芽線蟲
40﹪芬滅松乳劑3,000倍。
(五)斜紋夜盜蟲
可使用性費洛蒙誘蟲盒,或40﹪芬滅松乳劑3,000倍,或2.8﹪第滅寧乳劑2,000倍。
(六)薊馬
2.8﹪第滅寧乳劑2,000倍。
(七)二點葉
25﹪新殺乳劑1,000倍,或25﹪福化利乳劑4,000倍,或10﹪日曹乳劑3,000倍,或50﹪效1,000倍,或2﹪阿巴汀乳劑2,000倍均可有效防治。
缺點解決方法:
經多方訪查受災農民後,整理得以下發生缺株的原因,並提出建議供農友參考:
1.基肥施用不當:目前大湖地區的草莓農大抵在整地作業時,一分地施用1,000斤的生雞糞後,再行整地、作畦,有些農民再增施化學肥料和胺基酸合成肥料作為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宜因地制宜,參酌前期作物的生長情形,給予增加或減少;最好能先做土壤分析後,再做施肥量的調整,避免浪費肥料,增加成本。施用過多的氮肥,會造成植株營養生長過於繁茂,延遲著花,不利草莓結果。以禽畜廢棄物作為基肥者,宜採完全發酵處理者為佳,未經發酵之生雞糞施到田間會造成環境污染,且在田間再發酵時產生的高溫會影響草莓根系發育。
0
(6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簡丹 發表於 2010/01/27
生態習性:
二點葉蹣各期個體均聚集在葉背為害。秋季以後,二點葉蹣體色逐漸變黃色至桔紅色,冬季成蟲成群聚集樹皮縫隙間越冬或遷移至雜草上寄生繁衍,春季時再爬回樹上繼續繁殖為害,此時體色再由桔紅色回復為淡綠色。本性喜棲居於葉背取食產卵,棲群密度高時會形成細小絲狀物,由於體型小,可經由風力遷移,所以全臺有適當寄主處均可能發生。此類蟲怕雨、喜乾燥,因此連續乾旱常導致嚴重發生。
形態:
成蹣:雌蹣體長約0.45mm,橢圓形且背面拱起。體色淡黃或黃綠色,體背左右兩側各具一大形墨綠色之斑紋。其外側三裂,內側不分裂。雄蹣比雌蹣個體小,腹末較宰,呈倒三角形。
卵:圓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澤晶瑩,即將孵化時轉為橙紅色。
幼蹣:初孵化的幼蹣淡紅色,三對足,取食後身體逐漸變為淡綠色,體背兩側漸有黑斑出現。
若蹣:四對足,此時與成蹣外形大致相似,但個體較小。
防治方法:
一、 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
二、 施放捕植性天敵(草蛉、瓢蟲、薊馬、隱翅蟲、癭蠅、花樁象等)。
三、 省農試所已從美國密西根州引進一種有效天敵--法拉斯捕植,經大量繁殖後,釋放於梨山地區,發現其防治效果顯著,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此種天敵仍可在地表雜草上捕食二點葉蹣,且能正常繁衍。
四、 任選一藥劑防治:因二點葉蹣易產生抗藥性,藥劑應輪流使用。
1. 20%畢達本可濕性粉劑2000X,葉蹣密度達五隻時施藥,七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對蜜蜂毒性高,開花期不得使用)
2. 10%合賽多可濕性粉劑3000X,葉蹣每葉達五隻時施藥,七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15天停止施藥。(本藥劑藥效長,可維持40天以上)
3. 2.8%畢芬寧乳劑1500X,害蟲發生時開始施藥,每隔7天施藥一次,採收前12天停止施藥。
4. 50%芬佈賜可濕性粉劑1500X,於葉蹣發生初期施藥,以後每隔10天施藥一次,連續三次,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5. 20%三亞蹣乳劑1000X,發生初期噴藥一次,如繼續發生時改用其他殺蹣劑,採收前25天停止施藥。
6. 10%芬普寧乳劑1500X,於葉蹣發生初期施藥一次,7~10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21天停止施藥。
7. 18.3芬殺蹣水懸劑3000X,每公頃每次用量0.67公升,採收前9天停止施藥。
8. 1%密滅汀乳劑1500X,每公頃每次用量0.6~0.8公升,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9. 50%汰芬隆可濕性粉劑2500X,每公頃每次用量0.8公升,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五、 捕植蹣天敵:
1. 捕植蹣:法拉西斯捕植蹣、加州捕植蹣、溫氏捕植蹣、智利捕植蹣
2. 草蛉:基徵草蛉、安平草蛉
3. 瓢蟲:羅氏小黑瓢蟲
4. 薊馬:六點薊馬、四點薊馬
5. 隱翅蟲:小黑隱翅蟲
6. 癭蠅:西方癭蠅
7. 花樁象:小黑花樁象
二點葉蹣各期個體均聚集在葉背為害。秋季以後,二點葉蹣體色逐漸變黃色至桔紅色,冬季成蟲成群聚集樹皮縫隙間越冬或遷移至雜草上寄生繁衍,春季時再爬回樹上繼續繁殖為害,此時體色再由桔紅色回復為淡綠色。本性喜棲居於葉背取食產卵,棲群密度高時會形成細小絲狀物,由於體型小,可經由風力遷移,所以全臺有適當寄主處均可能發生。此類蟲怕雨、喜乾燥,因此連續乾旱常導致嚴重發生。
形態:
成蹣:雌蹣體長約0.45mm,橢圓形且背面拱起。體色淡黃或黃綠色,體背左右兩側各具一大形墨綠色之斑紋。其外側三裂,內側不分裂。雄蹣比雌蹣個體小,腹末較宰,呈倒三角形。
卵:圓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澤晶瑩,即將孵化時轉為橙紅色。
幼蹣:初孵化的幼蹣淡紅色,三對足,取食後身體逐漸變為淡綠色,體背兩側漸有黑斑出現。
若蹣:四對足,此時與成蹣外形大致相似,但個體較小。
防治方法:
一、 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
二、 施放捕植性天敵(草蛉、瓢蟲、薊馬、隱翅蟲、癭蠅、花樁象等)。
三、 省農試所已從美國密西根州引進一種有效天敵--法拉斯捕植,經大量繁殖後,釋放於梨山地區,發現其防治效果顯著,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此種天敵仍可在地表雜草上捕食二點葉蹣,且能正常繁衍。
四、 任選一藥劑防治:因二點葉蹣易產生抗藥性,藥劑應輪流使用。
1. 20%畢達本可濕性粉劑2000X,葉蹣密度達五隻時施藥,七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對蜜蜂毒性高,開花期不得使用)
2. 10%合賽多可濕性粉劑3000X,葉蹣每葉達五隻時施藥,七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15天停止施藥。(本藥劑藥效長,可維持40天以上)
3. 2.8%畢芬寧乳劑1500X,害蟲發生時開始施藥,每隔7天施藥一次,採收前12天停止施藥。
4. 50%芬佈賜可濕性粉劑1500X,於葉蹣發生初期施藥,以後每隔10天施藥一次,連續三次,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5. 20%三亞蹣乳劑1000X,發生初期噴藥一次,如繼續發生時改用其他殺蹣劑,採收前25天停止施藥。
6. 10%芬普寧乳劑1500X,於葉蹣發生初期施藥一次,7~10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21天停止施藥。
7. 18.3芬殺蹣水懸劑3000X,每公頃每次用量0.67公升,採收前9天停止施藥。
8. 1%密滅汀乳劑1500X,每公頃每次用量0.6~0.8公升,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9. 50%汰芬隆可濕性粉劑2500X,每公頃每次用量0.8公升,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五、 捕植蹣天敵:
1. 捕植蹣:法拉西斯捕植蹣、加州捕植蹣、溫氏捕植蹣、智利捕植蹣
2. 草蛉:基徵草蛉、安平草蛉
3. 瓢蟲:羅氏小黑瓢蟲
4. 薊馬:六點薊馬、四點薊馬
5. 隱翅蟲:小黑隱翅蟲
6. 癭蠅:西方癭蠅
7. 花樁象:小黑花樁象
2
(5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ben 發表於 2012/02/20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enny 發表於 2012/02/20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枇杷種在路燈下對生長有影响?
下一篇
種植七里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