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日本NHK公共電視台的特別節目「絲綢之路Silk Road」,以及喜多郎所做的配樂,獲得空前的成功。不僅使人們對絲路千百年來的神秘想像獲得抒解,也因融合冥想藝術的風格表現,讓聆聽者的心靈有極大的解放。
2005年NHK再度派遣攝製小組回到絲路,以高畫質電視重新拍攝《新.絲綢之路》,這次的音樂主角,換成了大提琴家馬友友,再度引起回響。絲綢之路Silk Road(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簡稱為絲路。
絲綢之路,指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其中牽引出傳奇人物,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就是他跋涉絲路把蠶絲從中國帶去威尼斯,羅馬帝國時,一兩蠶絲就等於一兩黃金。
各條路線上,其交通發達狀況與人文環境如種族、戰爭等有關,而更重要的是自然環境的因素。自然界的沙漠、戈壁、海洋和高山都是障礙,而絲綢之路的暢通,首先就是要克服這些自然障礙。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是逐漸增長的,利用畜力(如駱駝和馬)可以繞過沙漠,穿越戈壁,通過山口到達目的地。所以絲綢之路最早發達的路線是綠洲之路、草原之路和西南高山之路。至於海上絲綢之路要到中國的宋元以後(10世紀以後),造船業和航海業取得巨大的突破的情況下,才發達起來。
在人類各地區文明日益聯繫緊密的今天,回顧絲綢之路的歷史不僅是一種古代知識的積累,也代表著不同地區文化之間寶貴的交流,因此,絲綢之路不僅成為憑弔歷史的旅遊熱線,也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人類文明的重要課題。絲綢之路成為中國與西方世界溝通的橋梁,不僅豐富了彼此的物質生活,也擴大了彼此的眼界,提升了彼此的精神文化。絲綢之路溝通歐亞各個地區的文化,通過文化的交流,彼此支援,彼此貢獻。絲綢之路興盛以後,與世界性的大航海時代連接,在世界一體化的新局面下,絲綢之路漸漸成為歷史。絲綢之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雖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古老的絲綢在今天仍迎來了它的新價值,對於蠶絲而言,21世紀將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主要的原因,蠶絲的用途非常廣,蠶絲除了有「纖維女王」、「人類第二層皮膚」及「健康纖維」之稱,做作為衣物素材之外,蠶絲蛋白質的魅力無窮,也具有優異的生理活性,研究人員從新科技探討,可製成營養輔助食品、化妝品、洗面皂、洗髮精等等。蠶絲有優異的吸濕性、放溼性外,亦可吸收有害的氣體,而且具有抗菌性,依據1986年,中國大陸發表一篇研究指出,蠶絲內衣對於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與皮膚搔癢症有效果,即85%的人在穿了蠶絲內衣之後症狀獲得改善,再者,滑雪的人喜歡穿絲襪和絲製內衣,因為比較暖和、吸汗。蠶絲也會被應用到醫療領域當中,例如,日本已上市的「干擾素」的有用物質,就是透過生物科技技術,將家蠶的核多角體病毒轉殖製造,形成「昆蟲工廠」,1990年代韓國蠶絲人員,在家蠶粉末中發現降低血糖的成分,經過多種試驗及製造工程上的改良,發現進入第5齡第3天的家蠶該成分的含量最多,並利用超低溫乾燥粉碎法等,研製出治療糖尿病的藥品。此外,蠶絲用作降落傘、釣魚線,法國自由車選手一直使用絲製輪胎:他們說,這種輪胎騎起來比較平穩,爬抓力也比較大。觀上述種種,科技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蠶絲世界。因此,現在可以說已經揭開了蠶寶寶新時代的序幕,展現出新絲綢之路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