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蠶飼育可分為「稚蠶期」(1~3齡)和「壯蠶期」(4~5齡)兩個階段。過去,在台灣,因稚蠶期的1~2齡是由契作絲廠或有經驗的農戶代育和共育,故普通蠶戶真正養蠶只在包括3齡稚蠶和壯蠶期的約20天而已。
稚蠶為什麼要要共育 -
蠶兒的外皮由於是由幾丁質組成,不能隨蠶體成長無限度增大,所以當蠶兒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必須把不能再行擴大的外皮脫去,另換寬舒的新皮。而在脫皮開始到脫皮終了期間,因為生理上需要完成各種變化,蠶兒在蠶座上會靜止不動,停止食桑,好像在睡眠一樣為「齡」。幼蟲期的眠數和齡數,有時因品種不同會有差異,以目前推廣的品種來說,不論國.富×農.豐,臺蠶六號或七號,都屬於四眠五齡的品種。
為了飼養上的方便,一般還把蠶兒五個齡期,劃分為稚蠶期和壯蠶期,前者包括前兩個齡期,後者則指後三個齡期而言。
稚蠶,體質虛弱,不僅對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因子非常敏感,必須特別照顧,才不致影響發育,而且體積和食量均小,佔地不大。因此,企業化、專業化養蠶,都把它集中在設備完善的所謂「共育室」飼養,以節省50%的勞力和40%的費用。
「共同催青」和「稚蠶期育」,自1970年後不久相繼推廣以來,使得蠶業經營更經濟而有效率,對臺灣蠶業的發展影響很大。稚蠶共育室可比做蠶兒的托兒所,在臺灣蠶業頂盛時期即1973年開始,由農復會(現農委會,農林廳及各級農會等機構補助興建的各地稚蠶共育室多達70棟。早期,稚蠶期共育是把共同催青孵化後的蟻蠶集中在共育室飼育至三齡眠,再分發給各蠶戶,後期為了減少搬運的工資和費用,改為飼養至二齡眠即分發。
由於實施共育時,有技術較熟練的專門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同時飼育環境統一,濕度控制容易,因此可以培育發育齊一的健康稚蠶。而養蠶戶,不僅只要繳交少許共育費,就可獲得健壯的三齡蠶,節省一週左右的飼養時間,而且可以節省稚蠶桑園、蠶室經費與勞力的投資,對穩定蠶作,提高蠶繭品質幫助很大。有人說:「養好稚蠶就是養蠶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可做為稚共育的座右銘。
由於壯蠶期約佔全部養蠶作業時間的三分之二,且所餵飼的桑葉量約佔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農戶飼養時間雖不長,卻與蠶兒發育、蠶繭質量等密切相關。
過去,為達到增收蠶繭的目的,壯蠶飼育時,須特別注意:
1.促使蠶兒發育強健,不罹病害,也就是使每盒蠶種的收繭粒數儘量增加。
2.提高每一蠶繭的質和量,增加單位繭量。
一.依發育過程調節飼育方法:
狀蠶期的蠶兒,因發育快,且對蠶繭重量關係很密切。所以,飼育前應對蠶兒發育過程加以了解。據調查發育中的蠶兒,每齡大致均可分為下列四個時期:
1.少食期:在開始食桑(餉食)後一日內。因體軀較嬌嫩,各種活動尚未恢復,所以需要溫度略高,空氣乾燥的環境,同時給桑量不可過多,給予8分飽即可。
2.中食期:少食期後1~2日內,體軀漸大,食慾增加,此時溫度應適中,「蠶座」(讓蠶兒生活的地方)應逐漸擴大,給桑量也要比少食期酌予增加,至9分飽程度。
3.盛食期:中食期後一日內。蠶兒發育達該齡期最高峰,軀體肥大,表皮緊張。溫度應略減,空氣保持流通。除隨時「除沙」(將蠶座上堆積的桑枝與蠶糞等廢物清除)外,應充分給桑,使蠶兒飽食(10分飽)。
4.催眠期:盛食後,就眠前1~0.5天內。蠶兒頭部肥大,體皮緊張,逐漸轉帶飴黃色光澤,食慾減退,行動緩慢。此時除應飼以適量剉切桑葉外,並應將室溫略為調昇催眠,待入眠後再略降室溫,並保持蠶座乾燥寧靜,經一晝夜,始進入次一齡期飼育。
二.給予最佳飼料:
蠶飼料,以桑葉為主,故桑葉品質好壞以及處理是否妥當,都會影響壯蠶飼育的成敗,除事前應注意桑園肥培、修剪等管理,培育質優量多的桑葉外,茲將桑葉的處理方法簡介如下:
1.採桑:為配合條桑育,目前均以連枝帶葉割取為主。除依齡期採取適當熟度的桑條外,宜於下午四時至日落間採桑,忌在中午悶熱時割取。運裝輸送時尚需留意不可過於緊壓,以免發酵損壞葉質。
2.儲桑:為兼顧減少勞力和桑葉鮮度。通常均以一次割取足夠一天餵飼的桑量儲存供用為宜。儲放場所應選陰涼濕暗,沒有日光,不通風,且無蟻害和泥污之虞的地方。先在水泥地面敷放竹蓆,將桑葉以畦狀堆積至適當高度,再覆以塑膠布或濕草蓆,儲存中時加翻動,以免發熱影響品質。
3.調桑:除在三、四齡眠前,宜將桑葉剉切成1.5~2公分正方塊供飼外,目前多不調理即行給桑。不過,每次給桑前,除先鬆動去除熱氣外,最好將過老、過嫩和不良的葉片先行摘除,使桑葉品質保持一致為佳。
4.給桑:在溫度22~23℃,相對濕度75﹪時,條桑育的給桑次數,目前是一日三回。每回給桑把桑條交互並行平舖蠶座後,應調節厚薄,使桑葉分佈勻整。給桑前除依照蠶兒密度適當擴座外,並酌情實施除沙與撒佈消石灰,使蠶座保持清潔乾燥。
5.品質優良的桑葉是指:
a.成熟而新鮮
b.肥分恰當,水分不太多
c.日照充足者而言。
未成熟,氮肥或水分過多,過老或過嫩,隔年或再生,以及黃、枯、泥、濕等葉都不適宜養蠶。
三.依蠶體發育調節環境
1.溫度:壯蠶各齡期之最適溫度為:三齡24~25℃,四齡23~24℃,五齡和簇中22~23℃。若低於最適溫,發育延緩,會使飼育日數增加;若高於最適溫則將導致食慾減低,食桑不足,同時桑葉容易萎凋,造成浪費。溫度過低時可用電熱器等補溫,溫度過高則可用電扇、抽風機及遮避日光等方法加以調節。
2.濕度:相對濕度三齡蠶以80~85﹪,四、五齡蠶以75﹪為最理想。濕度偏高宜以撒石灰、穀糠和勤換氣等方法調節;濕度偏低,則可於地面撒水及給予新鮮桑葉等方法加以改善。
3.空氣:家蠶和多數動物一樣,喜歡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下生活,飼養期間,應視氣候變化以開窗、抽送風機及電風扇等方法適當調節。調節時除注意避免蠶室內溫度劇變外,也應避免強風直接吸入,以免加速桑葉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