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喝的咖啡是怎麼來的呢?而咖啡豆是豆科的豆子嗎?咖啡的果實是長啥樣子呢?
首先從咖啡的起源說起:
咖啡的來源已無從考証,據說是一千多年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因此發現了咖啡。也有一說是因,燒燬了一片咖啡林,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的注意。人民最初咀嚼這種植物果實以提神,後來烘烤磨碎摻入麵粉做成麵包。到11世紀左右傳到阿拉伯世界,之後在阿拉伯地區流行。到了17世紀後,飲用咖啡的習慣傳遍了全世界。
咖啡樹之習性及性狀
咖啡樹於分類上是屬於茜草科。咖啡樹栽培,特別到要溫暖是攝氏氣溫15至25度間、每年平均降雨量1500mm至2000mm間、濕度適中、陽光充足等條件所組成的環境,才能培育出結實的咖啡樹,從而獲得豐富的收穫。於海拔200-1500公尺山地栽種最為理想,較高所栽種出來的咖啡樹就品質愈好。但過海拔1500公尺之山地會降霜雪,便不適合栽種。
咖啡樹一般在播種2到3年,可生長至5至10公尺高,為防咖啡豆失去香氣、味道變差及採收方便,多會修剪到1.5至2公尺高。播種後3到5年變開始結果。第5年以後的20年內均為採收期。咖啡樹常綠的葉端較尖,表面呈深綠色,背面呈淺綠色,開的花純白色,會發出茉莉般香味,花開2至3日後便凋謝。花內有5雄蕊及1雌蕊,花瓣一般是5至6瓣。
果實與櫻桃相似,剛成長時係深綠色,成熟後便會變成黃色,再變紅色,最後轉為深紅色,一般可用手採摘。咖啡果實由外皮、果肉、內果皮、銀皮所形成,種子位於果實中心部份。果實內有兩對細長橢圓形的種子,一面是圓,另一面平坦,稱為果豆,即咖啡豆,生咖啡豆呈青綠色,被薄薄的銀皮所包圍。生豆通常是在採收後兩個月由產地輸出,咖啡豆是農作物,新鮮度自然會影響其味道,新收穫品的價格通常比較高。
咖啡的加工:
- 去皮:利用機械或人手方式將果皮與大多數的果肉去除。
- 發酵:藉由發酵去除果核外的黏液跟薄膜,由於發酵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咖啡的風味,因此每家廠商都有各自的發酵時間。
- 乾燥:乾燥法主要分成天然日曬及自然風乾。過高的含水量容易造成咖啡生豆發霉及長蟲。含水量過高也會造成咖啡的酸度偏高。
- 烘焙:咖啡生豆透過烘焙,可以釋放出咖啡特殊的香味,每一顆咖啡豆蘊藏其香味、酸味、甘甜、苦味,如何淋漓盡致的釋放出來則觀其烘焙的火候,從淡而無味的生豆,到杯中餘味無窮的香醇,烘焙--是每一顆咖啡豆漫長的旅行中,勾畫性格、孕育香味極重要的一個步驟。
(圖片來源: 黑胡桃網路閣 https://blackwalnut.npust.edu.tw/archives/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