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5
五穀雜糧的起源
「五穀」之說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解釋卻有不同,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而在《孟子騰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再而後便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穀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
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粟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發明了石圓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粟相提並論。
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於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據明代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絕對優勢,大、小麥、黍、稷等糧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糧食作物的範疇,只作為蔬菜來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糧食作物的行列時,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糧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馬鈴薯相繼傳入中國,並成為現代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在通常說的五穀雜糧,是指稻穀、麥子、高粱、大豆、玉米,而習慣地將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所以五穀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0%
我喜歡:23%
很實用:3%
夠新奇:3%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9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Liang(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1
菽 大豆古名
b663622(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2/11
good
莊*輝(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05
讚
陳*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2
好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2
喜歡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3/27
不錯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3/27
真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17
很好
fierycloud(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8/16
如果是需要遵守"不時不種,不時不食"的狀況,有辦法從麵粉或其製品分辨春小麥跟冬小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