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種子處理方法
種子採集時依不同的種子分袋存放,並作標簽。若採集後的種子如不能馬上進行處理時應保持袋子的通風,防止種子長霉,甚至腐爛等現象。若可馬上進行處理,最好當天採收完馬上做處理。依果實種類不同,其處理方式也不同,大致上可分為肉質果、乾果、毬果。
一、肉質果
肉質果包含漿果、石果、核果與紅豆杉類具假種皮者。處理上都是要先讓果肉腐爛,再用大量水來清洗。有時採到果實仍然是青綠時,果實應保持潮濕以促進成熟果肉之崩解。完全成熟的漿果在採集之後要立即進行處理以防止發酵引起的傷害。果實可包於濾網,再以搓揉方式讓果肉糜爛掉。於清洗這些漿果時可利用水的浮力以去除污物、空粒等等(林讚標,1996a)。果實含大量油質脂如黃連木、海桐者可以用中性洗潔劑沖洗多次扗進行清除。清洗後之種子須進行表面乾燥或完全乾燥,再根據種子的儲藏性質,選擇乾燥處理或低溫層積處理(王子定、郭幸榮,1985)。
二、乾果
清潔乾果時要戴口罩,因為有許多乾果在處理過程中會釋放出許多灰塵或一些毛髮(林讚標,1996b)。林木常見的乾果如毬果、翅果、蓇葖果、莢果、蒴果,獲取種子的處理方式較肉質果簡單,一般只要在室內陰乾待果實開裂,即可篩出種子。若經多日仍無法開裂時,可稍加噴水待水分進入果縫後以風扇吹拂,此法常能促使其開裂。反覆進行多次吸脫濕後果時仍無法開裂可能是採到未成熟果,需放棄。在潮濕的冬季採獲果實時,在大氣相對溼度甚高的情形下,很難於短期內使果實開裂,此時可選一個較密閉的空間以除濕機配合電風扇進行乾燥(楊正釧,2002)。
有時乾果採後也須淋洗如翅果,因楓屬翅果種殼存在阻礙種子吸水,但水並非無法通透,故推論種殼抑制水的吸收主要是造成發芽延遲。泡水也可促進翅果發芽縮短時間,因種殼存在會減緩吸水程度,故翅果先泡水可以減少層積所需時間並提發發芽率,但必須在靜止的水中,流水處理因為供氧所以效果不佳。再者可由淋洗去除果皮且種皮刺洞,種子也可促進發芽,並由淋洗液經生物檢定具有發芽能力,可以推測出楓屬翅果內亦含有發芽抑制物質(許哲慈,2001)。
如在乾燥氣候區,果實舖成薄層在室外如帆布或塑膠布上是最快速而經濟的方式。在潮濕氣候區,種子必須在一個通氣良好的結構內進行比較長時間的乾燥。不能耐旱的種子,清洗之後讓種子表面略成乾燥即收集於塑膠袋內並暫存於4℃內,或立即混合介質進行濕藏。如果沒有休眠的種子則處理過後即播種發芽(林讚標,1996a)。乾質果種子通常體型較小且質輕,空粒率也較高,可以用風選或以不同比重之溶液來汰除輕粒及雜質(楊正釧,2002)。
三、毬果
杉木、紅檜、臺灣雲杉之毬果經人工乾燥或日晒,毬果裂開取出種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