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料(即牧草)是草食動物的主要日糧,約佔草食動物生產成本的三至四成。國內生產芻料的草種包括盤固草、尼羅草、狼尾草及青割玉米等,但其生產量只佔總需要量之40 %,其餘皆進口,尤其進口大量的苜蓿乾草,致飼養成本居高不下。苜蓿被稱為芻料之后,國內為什麼沒有栽培生產?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酪農正面臨乳價下降,飼養成本亦須下降才有利潤可求的困境,故如能選育出高產、品質優良的苜蓿等豆科牧草,供農民適時適地栽培,大量提供當芻料用,則飼養成本應得以降低。
苜蓿及埃及三葉草等豆科牧草草種皆為直立生長,營養值高的豆科牧草。其實自民國70年代即皆引進國內試種過,其中埃及三葉草在彰化、苗栗等中北部地區,於冬季現仍有大面積的種植,但主要當綠肥用,只有彰化秀水地區酪農用來當芻料,取代部份苜蓿。埃及三葉草無法大面積推展供芻料用,主要受限於植株水分含量高,除青飼外,青貯料及乾草製作皆有困難,另外在春天溫度回升及梅雨後,植株不易存活。而苜蓿至今尚未推廣種植,原因包括無適當的品種及碰上雨季根部易腐,地上部凋萎,生長受阻。然苜蓿雖為溫帶型豆科牧草,但對溫度的適應性大,包括高至50℃之加州及冷至-25℃之阿拉斯加皆能存活,需水量大,但卻不耐浸水,故台灣中南部在進入秋冬雨水較少的季節,若能利用九月到翌年五月這段時間種植苜蓿,則可提高豆科牧草之自給率,降低飼養成本,尤其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進行共生固氮作用,具有節省氮肥之施用及土壤改善之效果。
民國88年位在台南新化的畜產試驗所引進苜蓿新品系中東苜蓿(Middle-east)開始試種評估,中東苜蓿具有耐高溫、高產、高品質及再生速率快的特性,於國內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可持續整年生長。中東苜蓿抗熱且抗乾旱,乾旱時給予充份的噴灌則生長良好,但多雨季節浸水,易會引起根腐及葉片的疾病。種植前土壤須先耕犁打細,種子須與根瘤菌先混合再撒播或條播。中東苜蓿的種植時期最好是秋天,中南部排水良好且有灌溉設施地區,即在九月中下旬降雨減少時種植,此時氣溫尚維持25℃左右,為苜蓿種子發芽最適溫度,至十一月後溫度下降為生長適期,此時供給適當水分,尤其噴灌,對提高產量相當有利,若栽培管理,及田間排水良好者至少可收到多雨季節來臨甚至可整年採收。不過,由於苜蓿具有自毒作用,會影響後作的生長,最好不要連作。中東苜蓿總乾物產量及粗蛋白質產量全年皆高,可青飼,亦可調製成青貯料,供酪農飼養草食動物,使用量大,若能大面積種植,則可提昇國產豆科牧草之自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