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台灣養殖的淡水蜆現以台灣蜆(Corbicula fluminea)為主,因外殼呈現黃褐色,素有黃金蜆之稱,蜆的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也是民間養肝護肝的聖品,現市售的許多蜆精即是蜆的濃縮萃取液,蜆在食用經濟貝類中,產量僅次於海水的牡蠣與文蛤,是淡水貝中產量的第一位,以桃園、彰化、雲林、花蓮等縣較具養殖規模。
生態生殖
台灣蜆棲息於淡水河川、湖泊、溝渠及池塘或半淡鹹水等水域,底質沙底、沙泥底或泥底皆可,蜆的活動力小,以濾食方式攝食,成長階段為卵孵化、D型幼生、稚貝、成貝。全年生,以春、秋兩季為生殖高峰期,生殖方式分為自體受精及異體受精,自體受精為受精卵在母體內發育成仔貝後產出,而後直接沉入水底營底棲生活,此種方式幼貝的存活率較高;異體受精由雄、雌貝釋放精、卵於水體中,在水中進行受精,而後再進行上述發育階段,最後行底棲生活。
養殖發展與現況
台灣早期的野生蜆以淡水河產量最豐,資源量大,但隨著大量採捕,不到幾年產量即下降許多,再加上水域的汙染,最終導致枯竭。而養殖蜆通常為農民零星放養於灌溉農田的排水道內,之後有人發現可與魚隻混養,因此才有魚塭養殖之發展。1971年後,蜆的市場需求看好,許多農民將較貧瘠之農田改闢為魚塭養殖蜆,因此擴大了養殖規模與面積。
早期養殖的方式分為開放式與封閉式,開放式養殖以農田排水渠、河川較平坦地點放苗,不需要施肥與投餌。封閉式則以天然水塘、水庫為主,或以改建之魚塭蓄水養蜆,期間需視水質情況進行適當投餌,因封閉式養殖之池水較少更換及流動,因此營養來源無法自然補充,故業者會自設肥水池培養微細藻類,再抽取藻水灌入養殖塘中餵飼。每年4-8月為蜆的消費旺季,小至200粒/台斤即可被市場接受,蜆的收穫可分為間捕式與一次全部收獲式,間補式用於放養密度較高或自然繁殖生產力高之池塘,養殖期間蜆的體型會出現大小參差不齊的現像,若不進行間捕則小體型蜆無法繼續成長,而且間捕方式可分批出售,價錢較高,更能陸續回收資金降低經營風險,間捕後再補放蜆苗可維持相當高之單位面積年產量。而在養殖池多年放養後將使得養殖池逐漸老化,池底汙泥淤積產生臭頭現象(蜆殼上有脫皮或腐蝕現像,會使的蜆殼發黑或破損,影響賣相或導致蜆的死亡),影響蜆的成長與品質,因此必須視情況做一次性的捕撈,以確保品質,依大小不同以蜆苗或成蜆出售,之後再重新整池放苗,此乃一次收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