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資源豐富的臺灣,地下真菌應該與中國、日本也有同樣的多樣性及豐富度;但是臺灣與大多數的地區相同,對於大型地上真菌研究較多,而地下真菌資源的調查及研究僅見零星發表,此方面的發表相對於歐美或大陸之研究成果而言,則顯得十分稀缺。歐美發表的地下真菌屬接合菌門的「豆松露」有7屬、子囊菌門的「真松露」有32屬、而擔子菌門的「假松露」有34屬,全世界已發表的地下真菌超過300種。而臺灣目前僅有三個塊菌屬的正式發表紀錄,分別為已退休臺大教授胡弘道於1992年發表的臺灣松露(Tuber formosanum)(圖1.3.7)、2009年發表的屑松露(Tuber furfuraceum)及2018年由林介龍等人發表的深脈松露(Tuber elevatireticulatum)(圖1.3.8),寄主為殼斗科青剛櫟(Quercus glauca)及松科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而對於其他地下真菌的研究不多,只有零星的子實體發現記錄,包括接合菌門的Glomus spinosum;子囊菌門大團囊菌屬(Elaphomyces)有3種,粗粒團囊菌(E. granulatus)、粗棘團囊菌(E. muricatus)、E. guangdongensis;擔子菌門的沙生腹菌(Hymenogaster arenarius)、紅鬚腹菌(Rhizopogon rubrscens)、小白似圓頭傘腹菌(Descomyces albellus)與連體裸腹菌(Gymnoglossum connectens)。
圖1.3.7 於2016年再次發現臺灣松露
圖1.3.8 臺灣第一種正式發表的白松露─深脈松露
隨著經濟水平名生活素質要求的提昇,臺灣民眾對松露的需求愈見殷切,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從2009年22公斤增至去年的1253公斤,而今年頭8個月已經比去年多1.5倍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https://cus93.trade.gov.tw/)。臺灣目前僅有三個塊菌屬的正式發表紀錄,相信仍有不少未發表的新種,而當中亦有具經濟發展潛力的品種,民眾對於松露栽培甚有興趣及憧憬。臺灣的松露人工栽培在亞洲地區曾具有領先地位,已退休臺大教授胡弘道於1987年首次於臺灣中部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地區之青剛櫟樹林下發現臺灣松露,並於1989年以臺灣松露孢子懸浮液接種至二年生的青剛櫟幼苗,及後出栽至臺大實驗林和社營林區,在人工造林約7年後於1996年12月宣布成功採集約10 公斤松露,為亞洲第一個人工松露園。至2005年,並在該試驗區意外發現屑松露,其寄主及生育地之環境與臺灣松露相同,惟子囊果皮顏色較淺。栽培試驗結果可見青剛櫟與塊菌在菌根合成試驗上具有親和性與可行性,惟每公頃之塊菌產出不多,與國外松露園平均20-50 kg或高達100-150 kg之收穫仍有相當的距離(Hall et al., 2007),這可能與培育環境、塊菌品種、接種方法、松露園管理有關,相信仍有增長改進的空間。及後的松露研究一度停滯近10年,直至近年又再重新活絡起來,多間大學及研究機構再次開展松露資源調查、人工栽培方法、松露菌絲培養、接種及鑑定之技術,轉移供業界作延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