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海峽對岸的中國近幾十年來於地下真菌的研究有著非常大的進步,中國自1985年由真菌學家劉波發表第一顆松露──太原松露(Tuber taiyuanense)後,直到現在新發現的松露種類多達80種之多,然而松露攤商以生計為由,多不願帶往採集地,故大陸之教授學者多以菇類集散市場及中盤商現貨為材料,加上訪談紀錄而發表,難免與原生情形有所差異;除經濟價值高的塊菌屬外,其他的地下真菌計有58屬101種以上,然而許多發表仍需要更多的分子生物技術輔助鑑定及作親緣關係的釐清。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高品質的松露價格也日益飆漲,加上經濟的誘因,讓生產地區的民眾掠奪式地進行刨挖,導致產量每年下降,物美價廉的松露供應國應終將漸漸走入歷史。
由於中國境內對松露的需求疲弱,因此主要以出口市場為主。自1990年起歐洲商人發現中國具有大量的松露蘊藏量可作便宜的代替品後,1995至2006年間,中國每年松露出口量大約200-300公噸以滿足世界各國對松露的龐大需求,其中雲南產的印度松露因天然產量非常豐富佔最大宗約46 %。印度松露與昂貴的法國黑孢松露相似而價格又便宜,是為主要松露出口品種,陸續開始出口至歐洲、北美、日本及澳洲等地區,用於烹調美食時作為法國黑孢松露及冬松露之代替品,當時各地的進口量大約由3.5-24 公噸不等,價格為每公斤50-100美元,約為法國黑孢松露的十分之一;然而出口量至2013年下降至約50公噸,下降的幅度非常驚人。產量急降的原因非常多,學者主要認為是中國松露農採收的方法與時間不對。傅春旭的松露研究團隊於2015年8月前往大陸雲南會澤之印度松露生育地,8月時有採挖到印度松露,惟剖開菌肉白色、顯示還不成熟(圖1.3.5),但產地看起來已經歷大肆刨挖,可見商人未等松露成熟就已搶先採挖,嚴重危害松露產地之永續發展(圖1.3.6)。
圖1.3.5 菌肉呈白色之未成熟松露
圖1.3.6 經歷大肆刨挖的松露生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