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圖、文/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 廖士傑
本場探討鵝舍內不同地面形式及水池條件對白羅曼鵝生長性能、足部健康評分及體態評分之影響,試驗使用96隻3週齡白羅曼鵝,公母各半,逢機分配至2種地面及2種水池所組成之複因子處理組,地面形式分為泥土地面及塑膠高床,而水池條件則分為有、無水池,有水池組之水池與地面空間比例為1:1。鵝隻自3週齡起飼養於非開放式鵝舍,飼養密度為0.74隻/m2,試驗期間為6月至8月之熱季,舍內環境溫度為23.16℃~37.66℃。結果顯示,提供水池可改善鵝隻體態評分及足部健康,但是對鵝隻8週齡體重、5-8週齡增重、9-12週齡及全期(3-12週齡)採食量有不良影響。
飼養於高床的鵝隻在4週齡體重及3-4週齡增重有較差表現,可能為鵝隻週齡太小,腳掌未發育完全,落糞孔孔徑過大未給予其足夠支撐性,進而影響其活動所致。飼養於泥土及未提供水池的鵝隻則有較高9-12週齡採食量;然而,該組別鵝隻罹患足墊皮膚炎比例鵝隻較多,且對體態評分有不良影響,透過提供水池予鵝隻洗浴後可改善此現象。為對照商業肉鵝場的飼養管理方式,試驗全程並未清洗鵝舍,致糞便容易沾黏於高床上,造成飼養於高床上鵝隻有較差之足墊健康表現。綜上所述,提供水池可改善鵝隻體態外觀,建議鵝舍水池設計應考慮舍內環境及相關設施空間比例,給於鵝隻適當的棲息與活動空間。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5%
我喜歡:0%
很實用:50%
夠新奇:25%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