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同屬二藥草屬,其形態與單脈二藥草相似,二者容易混淆,過去常與單脈二藥草被誤認為同一種。二者最大的辨別在於葉片寬度,本種成熟的葉片纖細,葉寬在1 mm以下,且植被密度較為稀疏。葉片前端呈鋸齒狀,單一縱向葉脈,葉脈前端具1黑色短小斑紋,其生長群聚也較為鬆散。過去在澎湖線葉形的海草多被指為是線葉二藥草,但經過普查後,反而發現本種的族群分布很少,且多分布於亞潮帶海域。
線葉二藥草未列在海草復育的種類中,主要是族群較其他海草種類少,復育的方式與毛葉鹽草相同,採原棲地復育,以擴大增加現有族群數量為優先,未來再考慮採異地復育,擴大族群之分布。
線葉二藥藻植株纖細(圖左);葉片前端呈鋸齒狀(圖右)。
常與單脈二藥藻及甘藻混生,在澎湖的青灣內灣有較大族群分布,另鎮海潮間帶僅有少部份分布。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的文獻均指出岐頭及鎮海灣的海草主要優勢種為線葉二藥藻與卵葉鹽藻2種。經調查發現,本海域共記錄了4種海草,主要優勢種為卵葉鹽藻,次優勢種類為單脈二藥藻及甘藻,反而線葉二藥藻僅少量族群在此分佈,此與文獻所記載有相當大的出入,有待日後更近一步的探窺究竟。
線葉二藥藻生態照(青灣內灣 / 1.5m)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17%
我喜歡:0%
很實用:57%
夠新奇:22%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蔡美(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4/08/04
讚

CC(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7/31
謝謝分享

小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7/29
感謝分享

ANTHONY BAISHA(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4/07/24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