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栽培稻由野生稻馴化而來,在馴化的過程中不論是人類的選拔或自然的汰選,原有的遺傳物質逐漸丟失,丟失的有些是在栽培上有不良影響的性狀,如芒、落粒性、容易倒伏等,但從野生稻發掘出有利性狀加以應用的成功例子上,也足以說明馴化過程中確實丟失了許多野生稻原有的有利基因。
值得慶幸的是透過育種上的各項手段,可以有效的找回這些在栽培稻失落的特性加以應用。
附件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0%
我喜歡: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