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7月24日,環境部「溫室氣體抵換專案暨自願減量專案審議會」正式通過由農業部與海洋委員會共同撰擬之「紅樹林植林」與「海草復育」等兩項海洋碳匯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此舉將為國內海洋碳匯專案申請與執行提供全新的操作工具,為臺灣海洋碳匯發展揭開新篇章。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為國內最早投入海草床修復與保育的研究,旨在藉由棲地的恢復,提高海洋生物多樣性與增裕漁業資源。澎湖中心最早始於103年改良海草移植的根狀莖法,在澎湖通梁淺坪海域種植了60平方公尺的海草,迄今已拓生成近3000平方公尺。在此期間也陸續於港子、重光、虎井等海域進行海草床修復,放流遠海梭子蟹蟹苗,提高放流成效,還透過社區的參與,凝聚社區對海草床保護的共識,並於111年協助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在港子及重光2處海草復育區,劃設為臺灣首次以海草保護為標的之保護區。
而「海草復育海洋碳匯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的通過,除對增加海洋生物多樣性具有正面發展外,未來將可透過海草種植,提升海洋或海岸型濕地、人為型濕地之有機碳儲量,併透過管理水文、增加沉積物供給、調節鹽度、改善水質等配套措施,營造有利海草生長的環境;更有助於引導更多企業與團體投入海洋碳匯專案註冊與實施。農業部也積極推動海洋碳匯專案活動與企業ESG專案之結合,並攜手各界推動藍碳示範場域。
海草復育雖邁入海洋藍碳的新里程碑,但海草床碳儲量的監測需相當專業的人才,因此近年澎湖中心也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周文臣老師及高雄科技大學陳建志老師2個團隊合作,共同進行監測與解析所復育海草床在不同年份之碳儲存量的差異與變化,同時也探討如何有效提升復育海草之碳儲存量,加速為國內海草復育與藍碳增匯落實,為臺灣邁向永續淨零注入新動能。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6%
我喜歡:0%
很實用:14%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Penghu antony(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4/07/26
感謝分享!

ANTHONY BAISHA(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4/07/26
讚!

Jennifer Yang(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4/07/26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