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為本,改變農人宿命 顛覆傳統,走出農業新路—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
誠信為本,改變農人宿命
顛覆傳統,走出農業新路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
在農會任職 30 多年,張有擇親眼見到農村沒落的過程,一塊塊良田成為荒地,農民也失去安身立命的所在,他決定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推動「小地主大佃農」,建立國內最大的根莖類蔬菜策略聯盟,使斗南地區成為橫跨中南部的栽種基地,打造出屬於斗南的「地方特色」。
在許多地區競相發展所謂「高經濟作物」之際,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卻有不同看法。他「反其道而行」,推展種植一般人認為的「低經濟作物」─馬鈴薯、胡蘿蔔、洋蔥等根莖類作物,但透過取得產銷履歷認證、打開國際市場等作為,成功扭轉馬鈴薯是低價作物的刻板印象。
休耕地多 推動大佃農
張有擇的「獨具慧眼」、「不按牌理出牌」,來自年輕時曾在大企業任職的經驗,使他的思惟模式不同於在地農民,而以商業運作的角度思考農業問題,他不認為這是「顛覆」或是本身具有「開創性格」,而是基於「農業必須走出一條新路」的體認。他推動種植規格一致、安全性高的馬鈴薯、胡蘿蔔,並伺機將這類「國際性農產」行銷至日本、東南亞及中東地區;同時率全國之先、施行「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成果斐然。
張有擇年輕時,曾在北部都會區工作 4 年,66 年返鄉後,到斗南鎮農會任職;82 年因緣際會下,接任總幹事職務。一路走來,他眼見農村逐漸沒落,青壯人口紛紛往都市跑,農村人力老化日趨嚴重,而農事作業粗重,老年人體力不堪負荷,久而久之,一塊塊良田成為荒地,農民也失去安身立命的所在。此外,農會早年曾與農民契作馬鈴薯,但農民多追求產量,未兼顧安全與品質,且市場價格較高時,即自行販售;價格低落時,又回頭尋求農會協助運銷,導致農會的運銷業務始終無法順暢運作,張有擇決定直接介入,改變輔導策略,積極推動「小地主大佃農」。
承租農地 機械化耕作
張有擇說,臺灣農村普遍有農地面積過小情形,「小地主」比比皆是,農會從點而線到面,向農民承租土地,將一塊塊農地整合起來,耕地面積變大了,利於採行機械化作業,農會申請補助、斥資上億元購買農機,從 20 多公頃開始,摸索著「大佃農」的運作模式。
土地有了,但種什麼呢?張有擇思索著,許多地區紛紛推動種植「高經濟作物」,但「大家都種高經濟作物,低經濟作物誰種呢?」,「低經濟作物為何不能變成高經濟作物呢?」,何況許多「高經濟作物」生性嬌貴,既不能碰觸、又不耐儲存,流通性也不足,而馬鈴薯、胡蘿蔔、洋蔥屬「國際性農產」,各國料理都用得上,可以冷凍、冷藏、加工,且耐儲存、便於運輸,風險也較低,而且臺灣每年進口量多,「為何不發展本地高品質的根莖類作物?」
「把低經濟作物變成高經濟作物」,首先得控管品質,張有擇指出,以前農民多追求產量,希望種出個頭大的馬鈴薯、胡蘿蔔,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經濟水準提高,小家庭多,重視口感而非份量,因此生產作業得經過「計畫」以及「設計」,例如選擇種植日本「向陽 2 號」胡蘿蔔品種,該品種胡蘿蔔口感又甜又脆,但因種子價格較貴、種植的人少,較具市場利基;同時找出消費者接受度最高的大小,利用種植行、株距管控,雖然整體產量變少了,價格、收益卻提高了,這是生產觀念的改變,不再追求「愈大愈好」,而是生產「市場需要的」,根據每種作物不同的特性、透過不斷的試驗,「設計」出最適產量、最佳品質。
自組班隊 推產銷履歷
馬鈴薯也是一樣,雖然當地種植多年,但以往效益有限,歷經不斷嘗試、調整,找到適合當地土質及氣候條件的「克尼伯」品種,既甘甜又耐煮,且適合作為薯條、薯片、洋芋片的材料;每顆馬鈴薯重約 300 – 400 公克,也較一般市售馬鈴薯小。此外,過去馬鈴薯種苗均依賴種苗場,近3、4年來,斗南鎮農會自行研發種苗,今年終有突破。
除了規格化,張有擇更追求高品質,從民國 91 年起推動「田間記錄」,具備產銷履歷雛型,包括整地、施肥、灌溉、採收、行株距等作業都得記錄下來。剛開始,農民非常抗拒,認為「何必這麼麻煩?」,但張有擇認為「安全農產品」是全球性趨勢,堅持實施,由農會率先示範,花了 4、5 年時間,農民才逐漸接受,獲得認證後,透過包裝、秀上生產者資料,成功區隔市場,農民收益更高、消費者也更有保障。
如同推動產銷履歷一樣,斗南鎮農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也遭遇很多質疑與困難。由於無前例可循,農民深恐是「第二個三七五」,也怕農會管理不當、造成農地劣化,張有擇決定「做給你看」,以實際作為取信農民。15 名農會人員自組班隊、向農民承租農地,親自下田耕作,並引進機械化耕作,摸索「大佃農」的運作模式,逐漸成熟後,即加速整合的腳步,一方面擴大農地面積,從最初 20 多公頃,目前為止,包括委託代耕及契作代耕已達 350 – 380 公頃,不僅斗南地區幾無休耕田地,並跨縣市承租彰化二林、雲林四湖、元長、臺南佳里、將軍等地農田,大面積、機械化耕作以降低成本。
倉儲不足 經營遇困境
張有擇說,農地問題相當複雜,在尋找閒置農地、與農民洽商、嘗試種植作物、由誰負責經營、評估經濟效益等,都必須深入思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信任」,在此過程中,農會以「誠信」贏得農民的信任,農民確認農地將獲得更有效的利用,並永續經營,才願意將土地交由形同「專業經理人」的佃農經營,而這也是農業經營觀念的改變。
在不斷擴大耕作面積的同時,農會也遭遇倉儲設備不足的困境。張有擇說,當初成立代耕隊購置農機花了一億多元,而闢建倉儲設備動輒上億元,站在照顧農民的立場,農會勢在必行;但投資額太高,也不是說做就能做到,目前農會約有 59% 貨物需租用臺南、西螺、四湖等地的冷凍廠,除了運輸費用,由於無法自行管控,損耗率較高,令農會十分頭痛。
未來,張有擇想做的,還是「整合」工作,他的下一步是「農牧整合」。他表示,臺灣的牛肉市場幾乎全數仰賴進口,近年來,牛隻爆發狂年症、進口牛肉含瘦肉精等事件吵得沸沸揚揚,「臺灣為什麼不發展肉牛飼養呢?」,建立國產牛肉安全系統,既可掌握牛肉食用安全,且減少進口量,符合「節能減碳」、「低里程食物」的世界潮流,同時解決休耕地多、稻桿等農業廢棄物造成污染等問題,一舉數得。
整合農牧 盼政府協助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臺灣土地面積小、畜牧業有污染之虞,可說毫無優勢,張有擇則認為「想太多了」,他表示,關鍵在於「整合」及「管理」問題。過去畜牧業多為小農,沒有能力從事環保改善設施,導致予人髒臭的印象,如今科技發達,設備需求、經濟效益可透過精算得知,尤其利用休耕地種植青割玉米、牧草作為牛隻飼料,牛糞還可供作燃料,發展肉牛飼養並非全無優勢;不過初期投資額龐大,亟需政府補助、扶持產業發展。
從 82 年擔任總幹事以來,張有擇積極打造屬於斗南的「地方特色」,他深信,地方特色不會憑空出現,「沒有開創就沒有特色」,在他帶領的農會團隊努力開創下,如今斗南鎮不僅建立國內最大的根莖類蔬菜策略聯盟,並成功實現「小地主大佃農」、成為橫跨中南部的栽種基地。
採訪.攝影/楊藍
部分圖片提供/斗南鎮農會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1 卷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