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用熱情呵護葡萄-葡萄達人賴偉志
刊登日:103/10/28
1,756
賴偉志的生命裡滿滿地都是葡萄,他的生活裡也滿滿地都是葡萄。很多人好奇,為什麼留學德國,賴偉志回來後卻辭掉不錯的工作回家務農?因為葡萄。
「我從小在葡萄園裡長大。」賴偉志的家從祖父那一代就開始種葡萄,他的童年整個在葡萄樹下度過,但他的童年可不輕鬆,很累的。「國小3年級就開始幫忙。」賴偉志說:「那時葡萄一年一收,所以要種些玉米、碗豆及蔬菜。」收成時就要把菜送到市場賣,他們會把菜放在三輪卡車上,賴偉志負責操控方向盤,媽媽及姐姐在後頭推,推到市場去。一家人都在早上5點就要起床,把貨送到市場後回家,再趕去上學,家裡4個小孩都一樣,上學時常常都已超過8點。「每天上學時,村裡的路上都只有我們幾個在走。」賴偉志說:「別家小孩都到學校很久了,我們還在路上。」升旗典禮他們參加過的次數屈指可數。
說也奇怪,小時候幫忙農事做得很辛苦,賴偉志卻從來沒有恨過葡萄,相反地,他把葡萄園當成課堂外的老師,「在園子裡我學會觀察植物的細節。」「假如你在葡萄園裡採葡萄吃,你會採哪一種?」賴偉志說:「是採整串的,還是零散只有幾顆,或甚至一顆的?」一般人的選擇當然是選整串顆粒飽滿的,又多又好吃,但賴偉志卻都是挑著一些不成串的吃,尤其喜歡挑單顆的,「這些零散的吸收到的養分特別充足,特別香又特別甜。」每串葡萄都有它的勢力範圍,從葡萄樹獲得的養分供應量差不多,整串的葡萄有30幾顆,零散的葡萄只有4、5顆,或孤伶伶的1顆,分同樣的養分,當然分得多了。
但父母並不知道他對葡萄的情有獨鍾,跟所有同輩務農的人一樣,都吃夠了務農的苦,所以都要兒子走別的路,他常聽父母碎碎唸:「種田不好過,種不好更是苦哈哈。」「考大學本想唸商,填志願卡時本來挑的是商科或英文系。」他兩個都沒選,選了德文系,他的考慮是自己英文不錯,不需要再去特別唸英文系,還不如選個自己不會的語文,德文及西班牙文中他選擇了德文。畢業後當兵,他對未來想了很多,他想到德國去看看,只要不做農父母都全力支持,讓他到德國留學。到了德國要學什麼呢?他先想到語文,但他發現學語文太學術、太文學,不是他想學的東西,他跟父親討論,父親說:「語言只是個工具,學別的吧。」一句話點醒了他,他開始跳出語文找別的東西。
有一天他到市場買了葡萄酒回家,邊喝邊上網查看看有什麼科系適合自己唸,喝著查著他看到手中的葡萄酒,突然想到自己家裡就是種葡萄的,德國大學有什麼跟葡萄有關的東西嗎?他鍵入「葡萄」這個關鍵字搜尋,赫然出現葡萄酒研究中心及葡萄酒學校的訊息,他馬上跟校方聯絡,「第二天我就搭車殺到200公里外的維斯巴登理工大學設在蓋林罕鎮上的釀造系,找系主任談轉學事宜。」「見面的情況很有趣,系主任以為我是日本人。」賴偉志說:「他也很懷疑台灣有種葡萄。」他跟系主任說:「我家就是種葡萄的。」由於兩所學校不屬於同一邦聯,所以不能直接轉校,賴偉志必須先到酒廠實習一年,才能以這資格轉學,於是他又去找願意給他實習機會的酒廠。
一般酒廠不輕易讓人去實習,尤其是來自一個他們認為沒有生產葡萄的國家的學生,但賴偉志對葡萄的熱愛埋下了這個機緣。在德國他跟幾個留學生組成了一個品酒團,不是自己買酒來品就是到酒廠去品,他們曾經去過一個幕後老闆是日本人的酒廠,在品酒活動時認識了酒廠老闆的女兒,她知道賴偉志想找個實習機會後,就推荐給釀酒師傅,就這樣開始了實習生涯。當實習生月薪只有500馬克(約9000台幣),酒廠供住不供吃,但他不知道,第一天上工跳上卡車到葡萄園幹活兒,中午休息他以為要搭車回酒廠吃飯,沒想到大家卻席地而坐,拿起自己準備的麵包就啃,糟了!他不但沒準備吃的,連水都沒帶,「還好另一個實習生把他的麵包及水分一些給我。」
這一年的實習讓他學到很多釀酒的實務技術,搭配他原本在家裡觀察到的種植經驗,再到學校釀造系學到一些理論及學術方面知識,賴偉志才發現,葡萄的世界這麼深隧奧妙。帶著滿滿的葡萄知識回國,他先到了西華飯店工作,性質跟葡萄酒有關,兩年後他轉到屏東的水利單位工作,父親過世家裡的葡萄園母親跟姐姐撐不來,所以他周末假日都要從屏東殺回大村,把一星期的工作盡量在兩天內做完,「星期天都要做到晚上8點多。」他太太說:「每次都擔心他開車回屏東時會睡著。」這樣做了1年多後,他決定做個決定,因為這種做法太累了。媽媽的想法是把園子租給別人做,他繼續當個上班族,但賴偉志捨不得,他喜歡葡萄,而且他覺得務農並非那麼一無希望,「我覺得應該有前途。」
在家人反對聲中回到家裡,他開始了農夫生涯,他決定跳脫以往只重產量的思維,「我要以品質為主。」
賴偉志首先面臨的就是老人家的質疑:「這樣做好嗎?」園子裡留草,做草生栽培,老人家也會問:「會不會搶掉葡萄樹的養分啊?」夏天要套袋,老人家又說話了:「這樣會悶壞葡萄的。」賴偉志耐心地解釋,用也地做好,用成果解開老人家的疑惑。以夏天套袋來說,老農可能以為高溫會悶壞果子,「其實正好相反。」賴偉志說:「空氣、露水及雨水是最會散播病害的媒介,套袋把這些都隔絕了。」噴藥時也因為有套袋,讓果子不會直接接觸到農藥,至於套袋太悶的疑或,他說,白色袋子把大部分陽光反射回去,而袋子有通氣孔,也會把熱氣散掉。他也控制每串葡萄的形狀及果粒數量,「30幾顆、300公克最好。」葡萄串不是數大就是美,適當的數量才能讓每顆葡萄吸收到足夠的養分,品質才能維持一致性,才能賣出高價。
以這個方式種出來的葡萄品質很好,但老天爺卻愛捉弄他,「幾乎年年都有颱風來攪局。」賴偉志說:「尤其94年連來3個颱風,毀了我6成以上的葡萄。」眼看著樹上的葡萄果實飽滿,都是一級品,但就是成熟度不夠,不能採,果實一串接一串地在風雨中毀滅。
現在賴偉志幫葡萄園做了網室,「它至少能一定程度地減少颱風的傷害。」賴偉志說:「也可以防鳥及防蟲。」 他幾乎全部時間都花在葡萄上頭,「要把葡萄種好,就要很仔細,要把它們當成女友般地呵護,那很費時間,所以不會有太多空閒。」採收空檔有2、3周,比較不那麼忙,「但還是要做採收的準備工作,也要花時間。」賴偉志說:「空檔不代表就是空閒。」很忙他卻很快樂,有人問他這樣會不會很累?他說:「滿園女友相伴,不會累耶。」
「我從小在葡萄園裡長大。」賴偉志的家從祖父那一代就開始種葡萄,他的童年整個在葡萄樹下度過,但他的童年可不輕鬆,很累的。「國小3年級就開始幫忙。」賴偉志說:「那時葡萄一年一收,所以要種些玉米、碗豆及蔬菜。」收成時就要把菜送到市場賣,他們會把菜放在三輪卡車上,賴偉志負責操控方向盤,媽媽及姐姐在後頭推,推到市場去。一家人都在早上5點就要起床,把貨送到市場後回家,再趕去上學,家裡4個小孩都一樣,上學時常常都已超過8點。「每天上學時,村裡的路上都只有我們幾個在走。」賴偉志說:「別家小孩都到學校很久了,我們還在路上。」升旗典禮他們參加過的次數屈指可數。
說也奇怪,小時候幫忙農事做得很辛苦,賴偉志卻從來沒有恨過葡萄,相反地,他把葡萄園當成課堂外的老師,「在園子裡我學會觀察植物的細節。」「假如你在葡萄園裡採葡萄吃,你會採哪一種?」賴偉志說:「是採整串的,還是零散只有幾顆,或甚至一顆的?」一般人的選擇當然是選整串顆粒飽滿的,又多又好吃,但賴偉志卻都是挑著一些不成串的吃,尤其喜歡挑單顆的,「這些零散的吸收到的養分特別充足,特別香又特別甜。」每串葡萄都有它的勢力範圍,從葡萄樹獲得的養分供應量差不多,整串的葡萄有30幾顆,零散的葡萄只有4、5顆,或孤伶伶的1顆,分同樣的養分,當然分得多了。
但父母並不知道他對葡萄的情有獨鍾,跟所有同輩務農的人一樣,都吃夠了務農的苦,所以都要兒子走別的路,他常聽父母碎碎唸:「種田不好過,種不好更是苦哈哈。」「考大學本想唸商,填志願卡時本來挑的是商科或英文系。」他兩個都沒選,選了德文系,他的考慮是自己英文不錯,不需要再去特別唸英文系,還不如選個自己不會的語文,德文及西班牙文中他選擇了德文。畢業後當兵,他對未來想了很多,他想到德國去看看,只要不做農父母都全力支持,讓他到德國留學。到了德國要學什麼呢?他先想到語文,但他發現學語文太學術、太文學,不是他想學的東西,他跟父親討論,父親說:「語言只是個工具,學別的吧。」一句話點醒了他,他開始跳出語文找別的東西。
有一天他到市場買了葡萄酒回家,邊喝邊上網查看看有什麼科系適合自己唸,喝著查著他看到手中的葡萄酒,突然想到自己家裡就是種葡萄的,德國大學有什麼跟葡萄有關的東西嗎?他鍵入「葡萄」這個關鍵字搜尋,赫然出現葡萄酒研究中心及葡萄酒學校的訊息,他馬上跟校方聯絡,「第二天我就搭車殺到200公里外的維斯巴登理工大學設在蓋林罕鎮上的釀造系,找系主任談轉學事宜。」「見面的情況很有趣,系主任以為我是日本人。」賴偉志說:「他也很懷疑台灣有種葡萄。」他跟系主任說:「我家就是種葡萄的。」由於兩所學校不屬於同一邦聯,所以不能直接轉校,賴偉志必須先到酒廠實習一年,才能以這資格轉學,於是他又去找願意給他實習機會的酒廠。
一般酒廠不輕易讓人去實習,尤其是來自一個他們認為沒有生產葡萄的國家的學生,但賴偉志對葡萄的熱愛埋下了這個機緣。在德國他跟幾個留學生組成了一個品酒團,不是自己買酒來品就是到酒廠去品,他們曾經去過一個幕後老闆是日本人的酒廠,在品酒活動時認識了酒廠老闆的女兒,她知道賴偉志想找個實習機會後,就推荐給釀酒師傅,就這樣開始了實習生涯。當實習生月薪只有500馬克(約9000台幣),酒廠供住不供吃,但他不知道,第一天上工跳上卡車到葡萄園幹活兒,中午休息他以為要搭車回酒廠吃飯,沒想到大家卻席地而坐,拿起自己準備的麵包就啃,糟了!他不但沒準備吃的,連水都沒帶,「還好另一個實習生把他的麵包及水分一些給我。」
這一年的實習讓他學到很多釀酒的實務技術,搭配他原本在家裡觀察到的種植經驗,再到學校釀造系學到一些理論及學術方面知識,賴偉志才發現,葡萄的世界這麼深隧奧妙。帶著滿滿的葡萄知識回國,他先到了西華飯店工作,性質跟葡萄酒有關,兩年後他轉到屏東的水利單位工作,父親過世家裡的葡萄園母親跟姐姐撐不來,所以他周末假日都要從屏東殺回大村,把一星期的工作盡量在兩天內做完,「星期天都要做到晚上8點多。」他太太說:「每次都擔心他開車回屏東時會睡著。」這樣做了1年多後,他決定做個決定,因為這種做法太累了。媽媽的想法是把園子租給別人做,他繼續當個上班族,但賴偉志捨不得,他喜歡葡萄,而且他覺得務農並非那麼一無希望,「我覺得應該有前途。」
在家人反對聲中回到家裡,他開始了農夫生涯,他決定跳脫以往只重產量的思維,「我要以品質為主。」
賴偉志首先面臨的就是老人家的質疑:「這樣做好嗎?」園子裡留草,做草生栽培,老人家也會問:「會不會搶掉葡萄樹的養分啊?」夏天要套袋,老人家又說話了:「這樣會悶壞葡萄的。」賴偉志耐心地解釋,用也地做好,用成果解開老人家的疑惑。以夏天套袋來說,老農可能以為高溫會悶壞果子,「其實正好相反。」賴偉志說:「空氣、露水及雨水是最會散播病害的媒介,套袋把這些都隔絕了。」噴藥時也因為有套袋,讓果子不會直接接觸到農藥,至於套袋太悶的疑或,他說,白色袋子把大部分陽光反射回去,而袋子有通氣孔,也會把熱氣散掉。他也控制每串葡萄的形狀及果粒數量,「30幾顆、300公克最好。」葡萄串不是數大就是美,適當的數量才能讓每顆葡萄吸收到足夠的養分,品質才能維持一致性,才能賣出高價。
以這個方式種出來的葡萄品質很好,但老天爺卻愛捉弄他,「幾乎年年都有颱風來攪局。」賴偉志說:「尤其94年連來3個颱風,毀了我6成以上的葡萄。」眼看著樹上的葡萄果實飽滿,都是一級品,但就是成熟度不夠,不能採,果實一串接一串地在風雨中毀滅。
現在賴偉志幫葡萄園做了網室,「它至少能一定程度地減少颱風的傷害。」賴偉志說:「也可以防鳥及防蟲。」 他幾乎全部時間都花在葡萄上頭,「要把葡萄種好,就要很仔細,要把它們當成女友般地呵護,那很費時間,所以不會有太多空閒。」採收空檔有2、3周,比較不那麼忙,「但還是要做採收的準備工作,也要花時間。」賴偉志說:「空檔不代表就是空閒。」很忙他卻很快樂,有人問他這樣會不會很累?他說:「滿園女友相伴,不會累耶。」
達人基本資料
姓 名: | 賴偉志 |
---|---|
從 農 年 資: | 自民國92年起 |
經營的農場: | 雅育休閒農場 |
聯 絡 電 話: | 04-8523-136、0972-318-698 |
得 獎 紀 錄: | 葡萄策略聯盟葡萄競賽94年第二名、95年第三名 |
產 品: | 巨峰葡萄、蜜紅葡萄、葡萄汁、農業體驗活動 |
認 證 標 章: | |
驗 證 單 位: | 暐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哪 裡 買: | 電話宅配、e-mail宅配 |
網站: | http://tw.myblog.yahoo.com/iku-vineyards/ |
達人大聲說
建議對農業有興趣的並想要投入的人,先到農場實習,了解農業這個領域是如何運作的,從做中學習和體驗再來決定是否真的要投入。
(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上一篇
愛植物 林汀泓孜孜不倦樂從農
下一篇
農業達人-黃王杰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3%
我喜歡:33%
很實用:7%
夠新奇: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1/0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