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胡麻 島南產業新元氣
在恆春半島談有機,其實是一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概念。國境之南的半島,自成一格的天然環境,沒有大型工廠的山水之地,本是發展有機及友善農業的沃土,當年「龍水有機米」打響第一炮,如今由有機胡麻接棒,宛如回到主場的選手準備大顯身手,盼為半島農業帶來全新的可能。
恆春半島包含獅子、枋山、車城、牡丹、恆春、滿州等6 個鄉鎮, 在臺灣最南端連成一個區帶,是落山風下的生命共同體,晴時多雲偶陣雨的氣候只有半島人才懂。
洋蔥式微, 轉作胡麻
每年春夏期間, 吹的是西南氣流, 常是颱風入臺第一關, 長驅直入搗亂後轉身離開, 恆春驕陽則不甘示弱, 風雨過後緊接現身, 時晴時雨的三溫暖式氣候, 連人都受不了,遑論農作物。進入秋冬的日子照樣不好過, 落山風準時來度假, 隨心所欲起舞, 秋風掃起落葉的氣勢直逼颱風等級, 人車都擋不了。
這般性格鮮明的氣候,能留下來的農作物得有相當實力, 不怕風吹日曬的洋蔥成為恆春特產, 只是這些年受到進口洋蔥、土壤劣化與病蟲害加劇等衝擊, 半島洋蔥的生產面積逐年萎縮, 領軍的恆春鎮農會重新設定座標, 以有機栽種作為半島農業轉型的新路徑。
恆春鎮農會從在地作物尋求發展的可能性, 最後鎖定原生種的胡麻、黑豆、白玉小蘿蔔、有機米等農作物為主力, 透過有機驗證與友善田間管理,全力發展恆春半島的有機產業。
區隔市場, 步向有機栽培
恆春鎮農會推廣部林恆生主任打開供銷部的糧倉,放眼看去,一袋袋的米糧堆得半天高,胡麻卻是屈指可數,看似不起眼的數袋,卻是農民和老天爺拔河1 年的結果。林恆生打開袋子,雙手捧起黑芝麻,摻雜著未完全熟成的褐色,有機胡麻顯然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其實臺灣胡麻主要依賴進口,國產芝麻不多,產地集中臺南西港等6 個鄉鎮,恆春屬後起之輩,加上半島栽種環境多是狹小的坡地形態,與臺南平整式平原大不相同,小規模栽種加上高人工成本,起步又晚,深諳自身處境的恆春農民,從一開始就決定走有機之路,與原有市場明確區隔。
林恆生解釋,恆春的有機胡麻產業起步雖不久,但在地農家栽種胡麻已久,早年作物輪作期多種植胡麻,農民總會避開氣候多變的颱風期,通常在「白露」前栽種,過年前採收,從栽種、採收、日曬、篩選等全都自己來,再委託小磨油坊榨油,供自家與親朋好友用上一整年,屬自用為主的副產品,近年商業生產取得容易,加上政府的休耕補助措施,僅剩零星農友栽種費時又耗工的胡麻。
農會示範, 引領農民跨界
近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積極推動有機友善耕作,挹注設備、農機具及肥料等補助與資源,並鼓勵農民種植雜糧,透過農會與農民契作,升級農產加工能力及鋪設各種通路,半島人苦等多時的機會上門,就此緊緊抓住,展開一場有機的逆襲。
不過,發展有機產業是需要實力的硬底子功夫,從生產、加工到行銷,都是「不能被當」的必修課,必須深入整個產業的脈絡與發展,才有機會在量產的商業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為起帶頭作用,恆春鎮農會在所屬農地示範栽種,逐步擴及周邊農地,一步步引領農民跨入胡麻產業。
自用與商用的考量截然不同,光是選種就是學問。臺南1 號品種的產量多、產期短、發芽率高,相較之下,恆春原生種的種植條件即屈居劣勢,光是栽種期就需4 個月,硬是比臺南1 號多了1 個月,乍看之下,投入的時間及成本較高,不過,萬物的生長必有其道理,無法單從表象論斷,原生種胡麻在落山風的逆抗性下,為求生存演進,如同千錘百鍊的小巨人,養分特別高。
國內首座, 有機榨油廠
林恆生指著供銷部門前的幾株原生種胡麻說,原生種是恆春胡麻的根本,在臺南1 號之外,仍在部分地區栽種原生種,試圖在兩者間取得均衡,以保存恆春胡麻走向未來的實力。
至於有機栽種的田間管理也得下足功夫, 雖然恆春農民多無噴藥習慣,但進入有機體系的操作與驗證又是另一回事, 執行的複雜度與慣行農法相去甚遠, 因此起步期的共鳴度不高, 反而這幾年因食安議題受重視, 加上各種補助措施驟增, 有機胡麻產業才順勢而起, 短短數年, 恆春胡麻百公頃的栽種面積中, 有機栽種已達60 公頃。
種了胡麻還得煉油,榨油得有一座符合有機規範的加工廠,108 年鎮農會獲得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補助, 設立國內第一座有機胡麻油生產加工廠,恆春鎮農會推廣部曾寶霆專員說, 整個廠區採用高成本的白鐵設施, 避免傳統榨油廠可能造成塑膠溶出問題, 經過一連串測試與檢驗, 去年開始自產有機胡麻油。
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更多問題等在前方。站在制高點運籌帷幄的恆春鎮農會林順和總幹事坦言,這幾年來,有機胡麻的推動只是整備期,預計2、3 年後,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才能見到完整的樣貌,屆時,有機胡麻可望繼洋蔥之後,成為恆春另一項代表性作物。
恆春遊客多,伴手市場夯
始終聚焦在恆春半島的整體發展及產業鏈整合的林順和認為, 政府力推友善栽種, 提供各種補助措施, 是農民跨進有機體系的好時機; 半島無污染的環境則具有無可取代的地利優勢, 農會積極整合在地農民, 推動成立產銷班, 發展代耕模式, 另向中央爭取粗選機、粉碎機等自動化機具, 補充不足的勞動人力。
「目前半島的天時、地利、人和皆已具足, 正是恆春發展有機產業的黃金時期。」
不過, 決戰點仍需回歸市場, 以行銷企劃見長的林順和深知, 農業發展要跳脫傳統慣性栽培或廠商主導生產的現況, 必須精準掌握第一線的生產實況, 因此動員農會人力進行全區的農業生產普查,建置大數據資料庫, 作為計畫生產的依據, 才能精準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
從產到銷的藍圖已躍然眼前, 林順和鎖定每年五、六百萬走訪恆春的遊客, 計畫推出一系列有機健康好物,讓在地的胡麻、黑豆、米等有機產品, 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元氣伴手禮。
出處:農糧署南區分署/我在南方 看見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