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種蔥
20年前經歷人生的起落,以每10年為一個單位為自己設立目標,林東海 2013年以微生物有機栽培獲模範農民獎,2022年致力於產業發展再獲神農獎。他跟著專家學習以智慧農業方式種蔥,不但擺脫了蔥農「看天吃飯」的宿命,更把三星蔥送進米其林餐廳、總統府。
三星鄉位於宜蘭最西端,三面環山、雲霧繚繞,一面向海、多雨潮溼,也是蘭陽溪進入平原的「水頭」。水質純淨的地理環境,早期生產的作物以稻米為主,近20 年開始培育青蔥,當地農民不斷優化品質,不但讓它從餐桌上的配角變成主角,還曾是國宴的指定食材。
住在「帝寶」豪宅裡的三星蔥
「這是我們三星蔥住的『帝寶』。」在一望無際的蔥田間,倏忽出現一幢挑高超大型的鋼骨溫網室,本屆神農獎得主林東海指著眼前的透明建物說,為了不受極端氣候影響而讓蔥在市場上斷貨,這裡的智慧型設施可控制溫度、溼度、光線,細心呵護裡面住著身價 1 公斤 400 多元的「蔥仔」,確保它們成熟後可直送米其林一星餐廳鼎泰豐的廚房。
而眼前這位人稱「蔥王」的林東海卻是一個從廚房出走的人。2000 年,西餐廚師出身的他,從主廚到老闆,最後因經營餐廳失敗,帶著近 300 萬的負債和妻小回到故鄉宜蘭,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他回憶 20 多年的往事:「剛開始,其實不知道要做什麼,兩個孩子都才 2、3 歲,一心只想著如何能快點還清債務、減輕負擔。」
宜蘭是農業大縣,於是他到農會推廣部詢問在三星種什麼好?農會人員看著他說「靠農作物賺錢很辛苦,你真的要種田?不然,這樣好了,我們最近在推青蔥,你要不要來試試看?」沒想到,連續 3 年,農會和鄉公所合辦農產品嘉年華會,反應超級熱烈,只辦兩天卻吸引了 近3000 人次,一舉打開了三星蔥的知名度。各式蔥料理受到消費者喜愛,市場上對青蔥的需求日益增加,林東海也就順勢展開一步一腳印的種蔥生涯。
林東海的三星蔥住在「帝寶」溫網室中,運用智慧管理系統,確保高品質。
上:林東海面臨負債困頓,仍然樂觀以對,與家人一起打拼出一片天。 左:風味鮮甜生津的三星蔥不但進了米其林餐廳,更上了總統府國宴餐桌。 右:待洗的青蔥上有一隻不肯離去的小蝸牛,三星蔥的好,連牠都知道。
挑選了宜蘭、苗栗、臺中 3 個地方試辦農作物培育輔導計畫,他雖加入產銷班,種出的蔥品質時好時壞,深知「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於是牢牢抓住了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的機會。
「我不會種蔥,需要的是專家而不是補助。」林東海一針見血的說, 有了 10 位學有專精博士團隊「金頭腦」的加持,如同幫他開了一個「資優種蔥」補習班。不只教他如何運用非農藥資材、如何下肥料、如何用農藥;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還教他如何上網路、架部落格,甚至蔥採收後要放置攝氏 1-5 度冰箱 24-48 小時才是最佳出貨品質,都是反覆實驗測出的結果。「我們現在的包裝袋都經過專家的指導,到現在已是第 5 個版本了」他指著手上包裝好的青蔥說。
這 10 位專家是我林東海的貴人,是他們造就今天的我。」回首種蔥之路他很感恩的說,至今仍不時向他們請益,有些甚至成為好朋友,臺中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就是其一。上補習班還不夠有,他還要上家教班,這些專家每次上課只有 2、3 小時,但多半會在宜蘭住一晚,林東海見機不可失晚上都會再去他們過夜的民宿請教,「看他們能不能多教我一些,把握機會能問多少就問多少」,展現他無論如何都想把蔥種好的強烈企圖心。
當初林東海回鄉創業,曾為自己設定 10 年一定要有所成就的目標,於是十年磨一劍,2013 年他「以微生物製劑取代農藥,防治病蟲害」獲得全國模範農民獎,再經過 10 年的努力,今年更以「致力於三星青蔥產業研究發展」晉級獲得神農獎。事實上,20 年來他獲獎無數,透過一個個獎項奠定他「蔥王」的封號,像是隸屬於宜蘭縣三星鄉蔬菜產銷班第 14 班獲得 100 年優良農業產銷班,2019 年第一屆永續善農獎入圍等。得獎對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林東海謙虛的說,得獎是一時,但「讓我增加很多動力,可以繼續『催』下去」。
神農金句
人一生最怕沒有機會,最差勁的是遇到機會卻沒有好好把握。
智慧農業的展示間
儘管,三星蔥有來自蘭陽溪上游無污染的水質、雨量豐沛等良好的風土條件,但近年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居安思危讓林東海不得不在各方面超前部署。這麼多年來積累的知識正好派上用場,具體而微的展現在三星蔥所住的「帝寶」相關設施上,這裡可說是智慧農業的展示空間。
「颱風在關島形成之後,很多直衝迎風面的宜蘭,這鋼骨結構的設施,經歷過梅姬颱風16 級強風的考驗。」領著我們參觀強固型溫網室時林東海說,透過手機控管電腦可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 PLC),當感測到風強度超 12 級以上、時雨量超過 60 公釐、溫度超過攝氏 34 度以上時即設定自動關窗。此外,和宜蘭大學合作透過微氣象監測,建立宜蘭地區 10 年氣象大數據的蒐集,未來將導入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平臺,宜蘭的農民都可以共享成果。集眾人的智慧,林東海企圖擺脫農民「看天吃飯」的宿命。
這裡不但是展示空間,同時還是進行著各種實驗的實驗室,首先,林東海指著地上包覆著青蔥根部的白紙說,「2022 年開始我們和農改場合作使用泰維克 (Tyvek) 紙材,可以讓溫度降低 3 度」,在網室裡還可以看到只用稻草鋪和同時覆蓋紙加稻草二種資材的方式,目的是在同一個空間、時間,對相同品種進行這三種不同方式的測試,以取得客觀的分析數據。其次,目前正試種一種新的耐熱品種,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取得品種權後,明年應可對外發表。
搶進米其林登上國宴餐桌
這麼多年,在產官學各界人士的努力下,風味鮮甜生津的三星蔥成為深受饕客青睞的食材,不但被拱進了米其林餐廳,更上了總統府國宴餐桌,再貴都有人要買,甚至不必透過通路就直接被直客攔走。這是林東海 20 年前轉行蔥農時想像不到的景象,從頭學起的他,在學識上已超越博士;從負債開始的他,財富已不是追求的目標了。
回到三星蔥採摘後的整理包裝區,林東海的父母在一旁整理待種的實生苗、太太則在打包一束束洗好的青蔥,臉上都掛著滿足的笑容。工作人員站在半身高的清洗池子裡,細心的透過流動的水清洗一支支青蔥,「出浴」後的青蔥顯得特別飽滿,洗去泥土的蔥白部份則更加明顯。林東海彎腰拿起了一支,在蔥白上比出六字形「拇指到小指的距離約20 公分,這是三星蔥的優勢之一 。」他自信的說。臨離別前,我們在待洗的青蔥上發現一隻不肯離去的小蝸牛,三星蔥的好,連牠都知道。
姓名:林東海 產地:宜蘭縣 主要農產品:蔥、瓜果、水稻 事業/ 品牌:蔥滿理想 |
撰文:夏綠蒂 攝影:方翔
出處:農民輔導司-33屆神農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