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史克博(M. J. Scoble)在1992年出版的「鱗翅目─形式,功能與多樣性」一書中,將世界上的蝶類依其親緣關係與單系性(monophyletic)分為三總科: 弄蝶總科Hesperioidea、喜蝶總科Hedyloidea及真蝶總科Papilionoidea。喜蝶總科因為外觀似蛾類,觸角呈絲狀或羽狀,且 大部分的種類為夜行性,過去被劃分為尺蠖蛾科的成員。但史克博指出,喜蝶有許多與真蝶總科共有的特徵,例如其卵形似粉蝶,幼蟲似蛺蝶,蛹似鳳蝶,成蟲則有 許多特徵與真蝶總科中的不同類群相似,可能比弄蝶總科更接近真蝶總科,因此應當被視為蝶類。喜蝶科為新世界特產,臺灣不分佈。弄蝶總科內只有弄蝶科 Hesperiidae一科;真蝶總科Papilionoidea被劃分為鳳蝶科Papilionidae、粉蝶科Pieridae、灰蝶科 Lycaenidae及蛺蝶科Nymphalidae。臺灣的蝴蝶家族就由這五科組成。
本科蝴蝶臺灣地區曾記錄有2亞科38種,實際產有2亞科35種。體型大多為中小型,外表多以白色和黃色為主,另外再加上黑褐色或橙紅等顏色,由於看似輕盈纖細有如小家碧玉般,故有人稱之為蝶類中的淑女。成蟲喜訪花吸蜜,部份種類的雄蝶也會群聚於溪邊濕地吸水,還有少數會去吸食鳥類的排遺,粉蝶飛行能力因前翅外形因素而有很大差異,如纖粉蝶呈圓弧狀,飛行非常緩慢;而尖粉蝶屬前翅呈銳角,則飛行快速。少部份種類的雄蝶前翅前緣具鋸齒,應該是求偶時與競爭者搏鬥使用,另外比較有趣的是,當雌蝶拒絕雄蝶的求偶,會把前後翅攤平,並將腹部往上抬。
粉蝶幼蟲外表顏色大都以寄主葉片相似,主要當然是躲避天敵的捕食此外也喜歡停在葉片主脈,這會讓他們更融入環境中。不過也有像艷粉蝶的幼蟲是群聚,並以紅黃相間的警戒色來作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