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最特別之處就是在早春時節,先開花後長葉,滿枝金黃花朵,猶如金錢滿貫,是過年節間很受歡迎的吉祥花卉,亦有"迎春花"之稱。略有蔓生性的多年生灌木,高可達2-3米,基部叢生,具多數分枝,枝直立或彎曲成拱形下垂。台灣較多是在過年期間自荷蘭進口切花,以備年節時使用。其乾燥果實,為常用中藥,又稱"連召",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排膿功能。
栽培方式
連翹可耐寒、耐旱,喜乾燥和光照充足的環境,在排水良好、富含腐質土的砂壤土上生長良好。在陽光充足的陽坡生長良好、開花及結果多。苗期生長緩慢,生育期長,需3-4年後開花結果,約3月份會先開花,5月份才會抽新枝,9-10月份果實成熟。因株高可達2米以上,多為露地栽培,剪下其枝條至少1米長來作插花材料,少有盆栽供應。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外島金門亦有分佈,在本島的棲地主要是西部丘陵地,近年來開發因素逐漸縮小 ,本種生存值得關切。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灌叢和竹林等處活動,飛行緩慢,會訪花吸蜜。在臺灣類似的種類 為臺灣麝鳳蝶,該種後翅桃紅色弦月紋較粗,本種後翅桃紅色弦月紋較細,所以在辨識不難區別。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冬季常以蛹態休眠越冬。單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僅有馬兜鈴科的臺灣馬兜鈴,雌蝶將 卵聚產於寄主的葉片或附近其他物體上,卵為橙紅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外形有肉棘狀突起,臭角為 橙紅色。蛹為縊蛹,外形具突稜及板狀突起有保護作用。
害蟲學名:Pseudococcus longispinu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粉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台灣山蘇花
作物學名:Asplenium nidus
作物科別:鐵角蕨科
雌雄鳥外形有別。雄鳥頭頂至後頸黑色,有黑色羽冠,冠的後方及後頸中央白色,背部暗灰綠色,翼、尾羽黑色,羽緣藍灰色,尾羽外側白色,臉部與身體腹面黃色,尾下覆羽白色,泄殖腔四周黑色。雌鳥似雄鳥,但腹部顏色較淺,泄殖腔附近不是黑色。
棲地與習性
生存在中高海拔原始闊葉林的上層,主要在海拔高度1,000至2,500m的範圍內。非繁殖季也會到針闊葉混合林或次生林中活動,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也常和其它山雀、繡眼雀鶥等形成混合鳥群一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