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稻米安全嗎?
早期台灣是農轉工業.很多人在農地上就蓋起加工場來.就彰化市或周遭的鄉鎮來說.大家都知道這邊電鍍廠很多(現在都外移).而且很多都在田中央.
要知道電鍍廠的廢水處理是很貴的.所以就很多人會偷排掉.小時候我們這邊的水溝都是金屬色的.當然加工場旁邊農地的水溝也是.當時真的很懷疑那些米是否可以吃是否安全.不過那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但是現在環保觀念加強的台灣.相關檢疫單位是否有"真正"的在把關呢.那些在工廠旁邊種的米真的安全嗎?常常聽到重金屬含量在標準範圍裡面.但就算是在標準範圍內.每天都要吃的米就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嗎?
本篇討論
11 則
對於品質非常挑剔的日本人, 我想台灣米的品質不是問題.
目前台灣食用米若以米質特性來區分,主要有三種稻米,分別是粳米、秈米及糯米。粳米即俗稱的「蓬萊米」,其米粒透明及較短圓,全臺各縣市均有種植,以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及臺南縣的生產面積最為廣大。
而秈米則分為硬秈及軟秈。台灣長久以來種植的在來米,就屬於硬秈,主要作為米食加工原料之用,產地以雲林、嘉義為主;至於軟秈就是市售的長秈,口味和粳米相近,米粒透明、細長,以彰化縣的產量最多。糯米部分,有米粒較短的粳糯(圓糯),適合釀酒、製湯圓及紅粿等用途;而細長形的秈糯(長糯)則多用在包粽子、作米糕及油飯等。糯米產地以彰化、雲林及台南一帶為主。
稻米另有一種分類法,可依食用米加工後的型態區分,將市售米分為糙米、胚芽米及白米三種。去除稻殼後的稻米即成糙米,再加上去除糠層並依去除糠層時胚保留的程度,可將食米分為胚芽米及白米。目前國人所吃的米食,以小包裝的粳米為主。至於軟秈方面,由於黏性和粳米相近,也很適合食用。
除了雲、嘉這個大穀倉外,花、東也有產米,許萬祥也分析了國內米作的特色。台灣氣候、環境相當適合水稻生長,尤其花東地區的污染少、水質佳,加上早晚溫差大,因此常有品質良好的稻米產出。至於花蓮縣富里鄉所生產的米─富麗米,是種商品名稱,係採用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的高雄139號,其名稱含有福氣、美麗之意,名字也很好聽,廣泛獲得民眾肯定。此外,花東還有只他大宗品種的稻米,如台灣產量最多的台粳9號、台粳8號及台農71號(即聞名的益泉香米),煮出來的米飯滿室生香,讓人食指大動。
其實,富麗米能夠成功地進軍日本,是有一段故事的。其間雙方經過數次交涉後,日本所派出的專家多次來台實地勘察富麗米的生長環境、生長情形、生產管理及安全衛生檢驗。許萬祥也親自到日本與農業部官員溝通協調,且經過127種農藥檢驗合格後,最後才同意我國稻米列入輸日名單內。即使如此,日本向以品管嚴格出名,富麗米運到日本前,還需經過兩道檢驗手續才能順利抵達。
雖然台灣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但稻米仍是國人的傳統主食,在粳米、秈米及糯米中,多食用粳米,其他米多作為加工之用。許萬祥表示,目前每人每年的白米消費量,維持在49公斤,較鄰國日本的近60公斤來得低,因此,農委會近年來一直鼓勵國人多吃國產米。而且,國內稻作收割兩次,較日本的一次為多,又可免去運輸時間,吃國產米保證較新鮮。
國內總稻作戶約有30萬戶,占總農戶數約4成左右,水田面積有43公頃,占所有耕地面積51%,92年度稻作生值產約283億左右。至於米價部分,許萬祥感慨表示,除了每年二至四月份,由於稻子採收會出現青黃不接,以致價格偏高外,主要關鍵在於,稻米品質的優劣攸關米價高低。
他說明,自9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為了因應世界稻米白熱化的競爭趨勢,除了逐年縮減稻作面積外,並以生產高品質的良質米為目標。在價格上,平均穀價每公斤18元左右,大包裝白米零售價約32元。但益泉香米每公斤可賣到100多元,月光米更高達200元。國人平均的稻米消費量,僅占生活所得開支的1%,為了吃到更好吃的米飯,消費者不會在意多花點錢,但前提是,農民要有能力生產高品質的好米。
除了稻米這個要角之外,農委會將國內農產品推銷到全世界,也有積極的作法,如在日本東京、大阪兩地百貨公司,已設立蔬果展售場,在香港也採相同手法,新加坡將是下一個據點。許萬祥說明,要將台灣的好東西推銷出去,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的農業成果,可以驕傲地站在國際舞台上!
還是要多多支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