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5
會員總數:115220
平均討論數:3.8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飯要怎麼煮口感才會更好
發問者:要贏
發問日期:2007年12月05日
42991
0
83 人評價
買不起高級的米
只好從煮法下手
本篇討論
5 則
進階級會員
LuLu 發表於 2007/12/05
一、選好米
飯要煮的香濃,米最好選用新鮮的米,米貯放的時間久了,新米特有的香味會散失,取而代之的是陳米的臭味,其臭是由於米粒上的微生物繁殖所產生及米粒內酵素用作用,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等,這些因素可使舊米煮成的飯,風味變得很差。因此買米時要買新米,且一次買米的量不要太多,以一周內能吃得了的量為準。 胚芽米因為容易腐敗(它所含的營養素量較多),選購時更應注意碾製日期、開封後應置於溫度較低、乾燥的地方,密封貯存(能夠的話,密封了後放在冰箱內最好)。
二、洗米
洗米的動作要快、要輕,不能用力搓洗,只要將附著於米中的糠或雜物去除了即可,水洗次數1-2次,且將洗米水很快的倒掉,一方面可避免溶於水中的營養素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米吸入了米糠或米的陳舊臭味,而影響了煮出來的米飯清香味。洗米對於米中所含的營養素量的多少影響非常的大,精碾度憊高的米(精白米),洗米時營養素的損失愈大,愈粗糙的米,洗米的營養素的流失量較少(主要是在洗米時,可溶在水中的維生素或礦物質會因溶於水中而流失掉),故洗米的動作要輕、要快。
三、浸米
好吃的飯,必須經過浸米的過程,米粒吸水很快,五分鐘即吸水10%,浸水一小時,吸水量達80%,充分吸收水份的米,煮時糊化完全,不怕夾生。米的吸水量隨著米的種類,水的溫度與浸水的時間長短而不同,吸水量大約為米的重量的20~35%,浸水的時間,夏天約半個小時即可,冬天可浸泡一個半小時。 所以,煮飯前,最好有一至二小時的浸水時間,而最忌沒洗而浸泡,乃因吸收髒水。
四、加水量
煮飯時所加入水份的多少,依米的種類、新舊程度與精白度而異,同時也依個人對米飯的乾硬度喜好而不同,加入的水量多,煮出來的飯就較軟、較粘;加入的水量少,煮出來的飯較硬、較有彈性。
傳統上,煮飯測量水量的方法是加水超過米面一個指節的高度,或者,手掌平放米面,水沒過手背一半的高度都相當準確。
新米由於本身所含的水量較多些,煮飯時加的水量可以比煮陳米加的水量少一點。如果喜歡米飯的自然香味,可多加一些水,煮好的飯香則較濃郁些。以胚芽米煮飯加的水量要較白米為多,因它含有了胚芽的部分,吸水量較多,加的水量不夠,煮出來的飯較硬,而以糙米煮飯,加的水量比胚芽米還要多些,因糙米是未經精碾的米,含纖維質量較多的緣故(米皮保留多些),加的水量不夠,煮成的飯較粗硬不好吃,故糙米要加較多的水量。
五、加熱
剛開始煮飯時,要以強火加熱煮,使能儘早沸騰,如果在十五分鐘以內,不能沸騰的話,則鍋中,上下溫度就不能均勻,米糊化的進行也就不能一致,會使煮出來的飯,成了三層飯(上不熟、中間熟、下層焦)。所以在一次煮多量的飯時,往往要加熱水或開水來煮。當加熱至米的澱粉受熱水的影響而糊化,並漸溶解成膠體狀,米粒的流動性也消失時,應將火力轉弱,只要保持沸騰便可,並須注意不要讓米湯外溢,若火候控制不當,很容易就把飯燒焦了。
六、燜飯
當水分完全被吸收後,即要熄火,用餘溫充分燜之,飯經過燜後,澱粉的糊化便完成,米粒外面的游離水、濕氣均被吸收到米粒內,米呈鬆狀,尤其是鍋底的米,煮成帶淡黃色時,全部都已α化,特別的香甜可口。在燜飯時,必須要保持如前一階段的高溫,故不可在中間打開鍋蓋,否則,溫度降低下來,水氣加重,飯就硬而不好吃了。燜飯需十分鐘以上的時間,以使米粒能充分的參脹,水份則全部被吸收。
七、打鬆
許多人都把這個小動作給忽略了,使原本可以是一鍋很好的飯,因為忽略了〝打鬆〞的動作。煮好的一鍋飯中,由於各部位的飯的味道均有些差異,因此食用前,應將飯充分地拌動,以使各部位的飯分布均勻,並使多餘的水氣在拌動時蒸散掉,飯會更鬆散好吃。
盛飯到碗內時,也應儘量盛得鬆鬆的,千萬不可將飯壓得緊緊實實的,這樣才能品嚐得到米飯所發出來的香味。
煮飯也可加油添醋 如果你希望煮出來的飯,能粒粒晶瑩,且能鬆散的話,則在煮飯的水裡滴加些加拉油(須沒有異味的油,故豬油、麻油、或炸過食物的油皆不宜使用),煮出來的飯就能較具光澤,飯也不會粘在一起,自然也較鬆散,不會粘鍋。
加醋或檸檬汁,可使飯潔白柔軟,且不容易發餿,這是因為醋等可使PH值(酸鹼值)降低,微生物較不易繁殖生長之故。(日本人在飯盛內常擺一粒梅子,亦是此道理)。又如果是做炒飯用的飯,加點醋在內,可減低炒飯的油膩感。
飯要煮的香濃,米最好選用新鮮的米,米貯放的時間久了,新米特有的香味會散失,取而代之的是陳米的臭味,其臭是由於米粒上的微生物繁殖所產生及米粒內酵素用作用,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等,這些因素可使舊米煮成的飯,風味變得很差。因此買米時要買新米,且一次買米的量不要太多,以一周內能吃得了的量為準。 胚芽米因為容易腐敗(它所含的營養素量較多),選購時更應注意碾製日期、開封後應置於溫度較低、乾燥的地方,密封貯存(能夠的話,密封了後放在冰箱內最好)。
二、洗米
洗米的動作要快、要輕,不能用力搓洗,只要將附著於米中的糠或雜物去除了即可,水洗次數1-2次,且將洗米水很快的倒掉,一方面可避免溶於水中的營養素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米吸入了米糠或米的陳舊臭味,而影響了煮出來的米飯清香味。洗米對於米中所含的營養素量的多少影響非常的大,精碾度憊高的米(精白米),洗米時營養素的損失愈大,愈粗糙的米,洗米的營養素的流失量較少(主要是在洗米時,可溶在水中的維生素或礦物質會因溶於水中而流失掉),故洗米的動作要輕、要快。
三、浸米
好吃的飯,必須經過浸米的過程,米粒吸水很快,五分鐘即吸水10%,浸水一小時,吸水量達80%,充分吸收水份的米,煮時糊化完全,不怕夾生。米的吸水量隨著米的種類,水的溫度與浸水的時間長短而不同,吸水量大約為米的重量的20~35%,浸水的時間,夏天約半個小時即可,冬天可浸泡一個半小時。 所以,煮飯前,最好有一至二小時的浸水時間,而最忌沒洗而浸泡,乃因吸收髒水。
四、加水量
煮飯時所加入水份的多少,依米的種類、新舊程度與精白度而異,同時也依個人對米飯的乾硬度喜好而不同,加入的水量多,煮出來的飯就較軟、較粘;加入的水量少,煮出來的飯較硬、較有彈性。
傳統上,煮飯測量水量的方法是加水超過米面一個指節的高度,或者,手掌平放米面,水沒過手背一半的高度都相當準確。
新米由於本身所含的水量較多些,煮飯時加的水量可以比煮陳米加的水量少一點。如果喜歡米飯的自然香味,可多加一些水,煮好的飯香則較濃郁些。以胚芽米煮飯加的水量要較白米為多,因它含有了胚芽的部分,吸水量較多,加的水量不夠,煮出來的飯較硬,而以糙米煮飯,加的水量比胚芽米還要多些,因糙米是未經精碾的米,含纖維質量較多的緣故(米皮保留多些),加的水量不夠,煮成的飯較粗硬不好吃,故糙米要加較多的水量。
五、加熱
剛開始煮飯時,要以強火加熱煮,使能儘早沸騰,如果在十五分鐘以內,不能沸騰的話,則鍋中,上下溫度就不能均勻,米糊化的進行也就不能一致,會使煮出來的飯,成了三層飯(上不熟、中間熟、下層焦)。所以在一次煮多量的飯時,往往要加熱水或開水來煮。當加熱至米的澱粉受熱水的影響而糊化,並漸溶解成膠體狀,米粒的流動性也消失時,應將火力轉弱,只要保持沸騰便可,並須注意不要讓米湯外溢,若火候控制不當,很容易就把飯燒焦了。
六、燜飯
當水分完全被吸收後,即要熄火,用餘溫充分燜之,飯經過燜後,澱粉的糊化便完成,米粒外面的游離水、濕氣均被吸收到米粒內,米呈鬆狀,尤其是鍋底的米,煮成帶淡黃色時,全部都已α化,特別的香甜可口。在燜飯時,必須要保持如前一階段的高溫,故不可在中間打開鍋蓋,否則,溫度降低下來,水氣加重,飯就硬而不好吃了。燜飯需十分鐘以上的時間,以使米粒能充分的參脹,水份則全部被吸收。
七、打鬆
許多人都把這個小動作給忽略了,使原本可以是一鍋很好的飯,因為忽略了〝打鬆〞的動作。煮好的一鍋飯中,由於各部位的飯的味道均有些差異,因此食用前,應將飯充分地拌動,以使各部位的飯分布均勻,並使多餘的水氣在拌動時蒸散掉,飯會更鬆散好吃。
盛飯到碗內時,也應儘量盛得鬆鬆的,千萬不可將飯壓得緊緊實實的,這樣才能品嚐得到米飯所發出來的香味。
煮飯也可加油添醋 如果你希望煮出來的飯,能粒粒晶瑩,且能鬆散的話,則在煮飯的水裡滴加些加拉油(須沒有異味的油,故豬油、麻油、或炸過食物的油皆不宜使用),煮出來的飯就能較具光澤,飯也不會粘在一起,自然也較鬆散,不會粘鍋。
加醋或檸檬汁,可使飯潔白柔軟,且不容易發餿,這是因為醋等可使PH值(酸鹼值)降低,微生物較不易繁殖生長之故。(日本人在飯盛內常擺一粒梅子,亦是此道理)。又如果是做炒飯用的飯,加點醋在內,可減低炒飯的油膩感。
0
(2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王*鴒 發表於 2007/12/05
米與水的比例是1:1,不過水可以再多個一點點,所以1:1.2
0
(2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曾*萍 發表於 2007/12/05
挑對米 煮出食神的飯
一、挑米:盡量用水分較多的新米(顏色越不透明、混濁狀,就是較久的舊米)。米要放冰箱冷藏,不然一、兩個月就會變成舊米了。
二、泡米:米洗好後要泡水二十分鐘(水溫二十五、六度)至乳白色,才能讓其中的澱粉糊化完全,遇熱膨脹後才會口感均勻。
如果在水溫較低的寒天,則不妨泡久一點。
三、米、水比例:新米是米一,水一.二;舊米則是米一,水一.四或一.五。
四、悶飯:這是最重要的步驟。電鍋開關跳起後再悶半個鐘頭,米才會更Q更香。
五、拔掉插頭:這一招很微妙,悶飯半小時後得完全拔掉插頭,免得電鍋繼續維持熱氣,米會熟過頭。
六、拌飯:電鍋每一處受熱程度不同,各角落的米飯熟度就不盡相同,可先以飯匙在鍋中畫十字,再將旁邊的米飯往內撥攪幾下,平均一下口感。
七、蓋飯:為了避免電鍋蓋上的水氣往下掉,讓米飯又變成濕濕黏黏的,不妨蓋一塊比鍋面大的紗布,吸收水蒸氣,鍋蓋也不必蓋得太緊。
八、盛飯:通則是不要將飯壓實,以免熱的水蒸氣留在飯裡無法往上。
其實,隨著台灣加入WTO,未來進口米只會更多。如何煮出好吃的飯,可能比挑米更重要。細細煮出米的嚼感,慢慢品嘗其中甜味,吃好吃的飯,其實是件很幸福的事。
你知道你吃的國產米,很可能是不純的嗎?下回買米,看廣告詞之外別忘了也看看成分標示。同時,練好煮飯基本功,才不會糟蹋了好米。
標榜「正港台灣會呼吸的米」,標示的產地卻是泰國湄公河流域。產自山脈之間的良質米產區、水源來自中央山脈的「長鮮米」,其實是台灣五○%,泰國五○%的混血米。包括中興、三好、金墩等品牌的某些包裝米,竟都混有一○到三五%的東南亞米。
三月底揭露此事的立委林樹山說,吃了這麼多年的包裝米,如今才知其中有文章。
這件米事最令人震撼之處,是米商以較低價的進口米和國產米混合,卻標榜是台灣米,顯然標示不實。另外,吃米長大的台灣人,竟然對台灣米裡混有泰國米渾然未覺。難道,咱們對米飯的靈敏口感,已逐漸喪失?
連農業官員都未必分得出來。一位農糧署科長坦言,除非是一公斤五十元以上的高價米,一般中低價位米吃起來其實大同小異。這就是為什麼,市價每公斤約三十五元的小包裝米,不肖糧商卻敢摻雜低成本的進口米。因為多數消費者「吃不出來!」
不過,相較於買米不知米事的同胞,倒有些非常哈米飯的「狂人」,可不允許自己的碗裡有任何不合規矩的米粒出現。連挑米、洗米、煮飯、盛飯的方式,他們都嚴守「SOP」(標準作業程序),這口飯才吃得進去。
台北市老字號的「小熊森林」茶館負責人鄭秉紳(人稱小鄭),就是一位「米道中人」。別看他賣的是西式普羅旺斯天然花草茶,他有位非常挑米的父親和非常會煮的母親,在茶界頗負盛名。
鄭秉紳懷念起已逝的父親,記得他只愛電鍋最中間的飯,因為口感最勻。小鄭則喜歡表面那一層飯,雖然硬一點點,但夠Q。他們家連盛飯都有規矩:鬆鬆的打上三飯匙,而且偏好尖底而非圓底的碗,熱熱的蒸氣就不會積在底部、壞了口感。而未壓過的飯,配料也才滲透的了。
為了保障米的品質,小鄭一家做法是:固定向具信譽的米行(他們選的是台北市民生社區中的一家老字號),長期購買真正在純淨的台東縣池上鄉生產、包裝的池上米(這是他們比來比去,至今仍覺得最Q的米)。喜好嘗鮮的鄭媽媽,則不定期蒐集各地好米試煮,最近他們就添了正宗西螺米。
基本上,米大致可分成米(圓短型,口感較Q、較黏)、秈米(細長型,顆粒分明)和糯米。咱們國產的池上米、西螺米等等,即屬於米。目前台灣每年並進口米約十四萬噸,占整體市場比率大概一成。進口地主要是泰國、美國和澳洲,泰國香米就是典型的秈米。
對於進口米,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期推廣「益全香米」的助理研究員、賴明信博士持平的說,這並不表示泰國米就不能吃。有些廣式、泰式的燴飯、炒飯,就得用顆粒分明的泰國香米才對味。當然,賴明信還是對台灣米最有信心:他研究,「大儒家文化圈」——包括台灣、日本、韓國、大陸北方、新加坡等地,對米飯的品味大致相同,也就是喜歡黏一點、Q一點的米。台灣米依然是大有可為、大可走出去,不怕比較的。
熱愛米飯的鄭家,幾乎試過台灣米所有的品牌。他們發現,米味和氣候非常相關,正如紅酒得看年份一般。道理很簡單:天氣不好、多風多雨,當時的種的米就不會好吃。
現在,只要一聽到颱風預報,鄭家就會盡速先購足已經在市面上的好米。
何來此等瘋狂?他們的理由是,有些稻農會在颱風前搶收,有些則等颱風後收割。前者的稻子熟成未滿,不及格。後著的稻子則被風雨打過,恐有過熟、腐爛之虞。
在日本住過一年多的鄭秉紳,形容那些熟度不對的米為「若米」——語出日文稱還小就摘下來食用的嫩白菜為「若菜」白菜。小鄭舉了一個日本稻農如何讓米更具「熟女」風韻的例子:他們多數農民會在稻米收割後讓它倒吊一陣子,讓稻稈上的水分自然走向稻穗。他們願意犧牲這一段時間,換取米飯更優的口感。
為了保障米的品質,小鄭一家做法是:固定向具信譽的米行(他們選的是台北市民生社區中的一家老字號),長期購買真正在純淨的台東縣池上鄉生產、包裝的池上米(這是他們比來比去,至今仍覺得最Q的米)。喜好嘗鮮的鄭媽媽,則不定期蒐集各地好米試煮,最近他們就添了正宗西螺米。
基本上,米大致可分成米(圓短型,口感較Q、較黏)、秈米(細長型,顆粒分明)和糯米。咱們國產的池上米、西螺米等等,即屬於米。目前台灣每年並進口米約十四萬噸,占整體市場比率大概一成。進口地主要是泰國、美國和澳洲,泰國香米就是典型的秈米。
對於進口米,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期推廣「益全香米」的助理研究員、賴明信博士持平的說,這並不表示泰國米就不能吃。有些廣式、泰式的燴飯、炒飯,就得用顆粒分明的泰國香米才對味。當然,賴明信還是對台灣米最有信心:他研究,「大儒家文化圈」——包括台灣、日本、韓國、大陸北方、新加坡等地,對米飯的品味大致相同,也就是喜歡黏一點、Q一點的米。台灣米依然是大有可為、大可走出去,不怕比較的。
農試所由已故的郭益全博士領軍研發成功的益全香米(台農七十一號),賴明信亦是內舉不避親。這香米不同於泰國香米,是真的香。他形容是濃濃的芋頭香,每次一煮出來都會讓周圍的人忍不住問這到底是什麼米,再不餓也想嘗一口。
「米博士」賴明信又說,煮成後亮度夠的米,通常也等於Q度夠。因為這和米的保水能力相關,「亮」表示它澱粉結構細密、「抓得住水」。益全香米正是如此。
不只憑外表、香氣勝出,益全香米的整體品質的確已直逼經典的池上米,連續兩年在農委會主辦的「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獲得亞軍,而且和池上米分數差距越來越小了。
益全香米的主要產地之一——台中縣霧峰鄉,以立霧溪上游的水種出來的稻,污染程度相對低,稻米品質也相對高。榮獲今年稻米競賽亞軍的農友,即來自霧峰鄉農會。
如果你還不熟悉好米從何挑起,不妨就以「東池上.西霧峰」的原則試起,再慢慢擴展至其他地區好米,最後找出自家最喜歡的口味。
除了挑米,煮米也有學問。賴明信是農業試驗所「品飯團」的一員,他在外用餐卻常是筷子已高高舉起,飯卻不想送進嘴裡。因為,台灣餐廳便宜賣的不想用好米。但高檔餐廳用了好米,卻常因為煮飯程序不對,又糟蹋了。
但農試所「品飯團」煮的飯,曾讓平常吃不多的女生訪客連扒三碗飯。賴明信說,其實,他們最常採用的就是市面上很容易買到的益全香米,炊具就是大家都有的日本電子鍋。只要以下步驟一個都不省,保證成功,而且適用大多數的米。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zJ_PJ9adHhJ4gdsxEOEeKns-/article?mid=2157&prev=2175&next=2135
一、挑米:盡量用水分較多的新米(顏色越不透明、混濁狀,就是較久的舊米)。米要放冰箱冷藏,不然一、兩個月就會變成舊米了。
二、泡米:米洗好後要泡水二十分鐘(水溫二十五、六度)至乳白色,才能讓其中的澱粉糊化完全,遇熱膨脹後才會口感均勻。
如果在水溫較低的寒天,則不妨泡久一點。
三、米、水比例:新米是米一,水一.二;舊米則是米一,水一.四或一.五。
四、悶飯:這是最重要的步驟。電鍋開關跳起後再悶半個鐘頭,米才會更Q更香。
五、拔掉插頭:這一招很微妙,悶飯半小時後得完全拔掉插頭,免得電鍋繼續維持熱氣,米會熟過頭。
六、拌飯:電鍋每一處受熱程度不同,各角落的米飯熟度就不盡相同,可先以飯匙在鍋中畫十字,再將旁邊的米飯往內撥攪幾下,平均一下口感。
七、蓋飯:為了避免電鍋蓋上的水氣往下掉,讓米飯又變成濕濕黏黏的,不妨蓋一塊比鍋面大的紗布,吸收水蒸氣,鍋蓋也不必蓋得太緊。
八、盛飯:通則是不要將飯壓實,以免熱的水蒸氣留在飯裡無法往上。
其實,隨著台灣加入WTO,未來進口米只會更多。如何煮出好吃的飯,可能比挑米更重要。細細煮出米的嚼感,慢慢品嘗其中甜味,吃好吃的飯,其實是件很幸福的事。
你知道你吃的國產米,很可能是不純的嗎?下回買米,看廣告詞之外別忘了也看看成分標示。同時,練好煮飯基本功,才不會糟蹋了好米。
標榜「正港台灣會呼吸的米」,標示的產地卻是泰國湄公河流域。產自山脈之間的良質米產區、水源來自中央山脈的「長鮮米」,其實是台灣五○%,泰國五○%的混血米。包括中興、三好、金墩等品牌的某些包裝米,竟都混有一○到三五%的東南亞米。
三月底揭露此事的立委林樹山說,吃了這麼多年的包裝米,如今才知其中有文章。
這件米事最令人震撼之處,是米商以較低價的進口米和國產米混合,卻標榜是台灣米,顯然標示不實。另外,吃米長大的台灣人,竟然對台灣米裡混有泰國米渾然未覺。難道,咱們對米飯的靈敏口感,已逐漸喪失?
連農業官員都未必分得出來。一位農糧署科長坦言,除非是一公斤五十元以上的高價米,一般中低價位米吃起來其實大同小異。這就是為什麼,市價每公斤約三十五元的小包裝米,不肖糧商卻敢摻雜低成本的進口米。因為多數消費者「吃不出來!」
不過,相較於買米不知米事的同胞,倒有些非常哈米飯的「狂人」,可不允許自己的碗裡有任何不合規矩的米粒出現。連挑米、洗米、煮飯、盛飯的方式,他們都嚴守「SOP」(標準作業程序),這口飯才吃得進去。
台北市老字號的「小熊森林」茶館負責人鄭秉紳(人稱小鄭),就是一位「米道中人」。別看他賣的是西式普羅旺斯天然花草茶,他有位非常挑米的父親和非常會煮的母親,在茶界頗負盛名。
鄭秉紳懷念起已逝的父親,記得他只愛電鍋最中間的飯,因為口感最勻。小鄭則喜歡表面那一層飯,雖然硬一點點,但夠Q。他們家連盛飯都有規矩:鬆鬆的打上三飯匙,而且偏好尖底而非圓底的碗,熱熱的蒸氣就不會積在底部、壞了口感。而未壓過的飯,配料也才滲透的了。
為了保障米的品質,小鄭一家做法是:固定向具信譽的米行(他們選的是台北市民生社區中的一家老字號),長期購買真正在純淨的台東縣池上鄉生產、包裝的池上米(這是他們比來比去,至今仍覺得最Q的米)。喜好嘗鮮的鄭媽媽,則不定期蒐集各地好米試煮,最近他們就添了正宗西螺米。
基本上,米大致可分成米(圓短型,口感較Q、較黏)、秈米(細長型,顆粒分明)和糯米。咱們國產的池上米、西螺米等等,即屬於米。目前台灣每年並進口米約十四萬噸,占整體市場比率大概一成。進口地主要是泰國、美國和澳洲,泰國香米就是典型的秈米。
對於進口米,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期推廣「益全香米」的助理研究員、賴明信博士持平的說,這並不表示泰國米就不能吃。有些廣式、泰式的燴飯、炒飯,就得用顆粒分明的泰國香米才對味。當然,賴明信還是對台灣米最有信心:他研究,「大儒家文化圈」——包括台灣、日本、韓國、大陸北方、新加坡等地,對米飯的品味大致相同,也就是喜歡黏一點、Q一點的米。台灣米依然是大有可為、大可走出去,不怕比較的。
熱愛米飯的鄭家,幾乎試過台灣米所有的品牌。他們發現,米味和氣候非常相關,正如紅酒得看年份一般。道理很簡單:天氣不好、多風多雨,當時的種的米就不會好吃。
現在,只要一聽到颱風預報,鄭家就會盡速先購足已經在市面上的好米。
何來此等瘋狂?他們的理由是,有些稻農會在颱風前搶收,有些則等颱風後收割。前者的稻子熟成未滿,不及格。後著的稻子則被風雨打過,恐有過熟、腐爛之虞。
在日本住過一年多的鄭秉紳,形容那些熟度不對的米為「若米」——語出日文稱還小就摘下來食用的嫩白菜為「若菜」白菜。小鄭舉了一個日本稻農如何讓米更具「熟女」風韻的例子:他們多數農民會在稻米收割後讓它倒吊一陣子,讓稻稈上的水分自然走向稻穗。他們願意犧牲這一段時間,換取米飯更優的口感。
為了保障米的品質,小鄭一家做法是:固定向具信譽的米行(他們選的是台北市民生社區中的一家老字號),長期購買真正在純淨的台東縣池上鄉生產、包裝的池上米(這是他們比來比去,至今仍覺得最Q的米)。喜好嘗鮮的鄭媽媽,則不定期蒐集各地好米試煮,最近他們就添了正宗西螺米。
基本上,米大致可分成米(圓短型,口感較Q、較黏)、秈米(細長型,顆粒分明)和糯米。咱們國產的池上米、西螺米等等,即屬於米。目前台灣每年並進口米約十四萬噸,占整體市場比率大概一成。進口地主要是泰國、美國和澳洲,泰國香米就是典型的秈米。
對於進口米,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期推廣「益全香米」的助理研究員、賴明信博士持平的說,這並不表示泰國米就不能吃。有些廣式、泰式的燴飯、炒飯,就得用顆粒分明的泰國香米才對味。當然,賴明信還是對台灣米最有信心:他研究,「大儒家文化圈」——包括台灣、日本、韓國、大陸北方、新加坡等地,對米飯的品味大致相同,也就是喜歡黏一點、Q一點的米。台灣米依然是大有可為、大可走出去,不怕比較的。
農試所由已故的郭益全博士領軍研發成功的益全香米(台農七十一號),賴明信亦是內舉不避親。這香米不同於泰國香米,是真的香。他形容是濃濃的芋頭香,每次一煮出來都會讓周圍的人忍不住問這到底是什麼米,再不餓也想嘗一口。
「米博士」賴明信又說,煮成後亮度夠的米,通常也等於Q度夠。因為這和米的保水能力相關,「亮」表示它澱粉結構細密、「抓得住水」。益全香米正是如此。
不只憑外表、香氣勝出,益全香米的整體品質的確已直逼經典的池上米,連續兩年在農委會主辦的「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獲得亞軍,而且和池上米分數差距越來越小了。
益全香米的主要產地之一——台中縣霧峰鄉,以立霧溪上游的水種出來的稻,污染程度相對低,稻米品質也相對高。榮獲今年稻米競賽亞軍的農友,即來自霧峰鄉農會。
如果你還不熟悉好米從何挑起,不妨就以「東池上.西霧峰」的原則試起,再慢慢擴展至其他地區好米,最後找出自家最喜歡的口味。
除了挑米,煮米也有學問。賴明信是農業試驗所「品飯團」的一員,他在外用餐卻常是筷子已高高舉起,飯卻不想送進嘴裡。因為,台灣餐廳便宜賣的不想用好米。但高檔餐廳用了好米,卻常因為煮飯程序不對,又糟蹋了。
但農試所「品飯團」煮的飯,曾讓平常吃不多的女生訪客連扒三碗飯。賴明信說,其實,他們最常採用的就是市面上很容易買到的益全香米,炊具就是大家都有的日本電子鍋。只要以下步驟一個都不省,保證成功,而且適用大多數的米。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zJ_PJ9adHhJ4gdsxEOEeKns-/article?mid=2157&prev=2175&next=2135
0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進階級會員
劉*章 發表於 2007/12/05
首先要從洗著手,洗的方式不要太過用力搓洗,以免將米外部的質地破壞。使用的水能以礦泉水或好一點的水較佳。
水量的多寡已淹過手掌左右的軟硬度較佳。以電子鍋煮的話,當煮好時打開,以飯匙將整鍋飯均勻攪動,再回悶5~10分鐘。出來的飯就很讚囉。
水量的多寡已淹過手掌左右的軟硬度較佳。以電子鍋煮的話,當煮好時打開,以飯匙將整鍋飯均勻攪動,再回悶5~10分鐘。出來的飯就很讚囉。
0
(1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進階級會員
雷*菁 發表於 2007/12/05
之前有聽說在煮飯時放入幾滴油,煮出來會比較油亮
另外洗米時間不要過長,煮完飯要燜一下
另外洗米時間不要過長,煮完飯要燜一下
0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要如何選新鮮的魚呀!
下一篇
感冒吃烤橘子真的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