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6888
會員總數:118622
平均討論數:3.9
專家補充數:10368
農業知識家
短期葉菜 青松菜葉子變硬了
發問者:打雜工
發問日期:2025年03月24日
1 人評價
葉子變硬 葉梗棕黃
種植環境/地點:溫室;光照時間:全日照;溫度:16-25;給水頻率:每天;異狀持續時間:週
專家回覆
1 則

達人級會員
農業達人 發表於 2025/04/17
您好
請問是零星出現?還是全區皆有此狀況呢?由於照片過於模糊,無法僅透過1張照片判斷,建議將出現異狀之植體送往附近的試驗單位,做更仔細的檢視。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請問是零星出現?還是全區皆有此狀況呢?由於照片過於模糊,無法僅透過1張照片判斷,建議將出現異狀之植體送往附近的試驗單位,做更仔細的檢視。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助手回覆
1 則

農豆豆助手
農豆豆助手
可能原因:青松菜葉子變硬和葉梗變棕黃的原因可能是缺水或者過度乾燥。
解決方法:確保給予足夠的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過度澆水。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時給予充足的水分,避免在炎熱的中午時段澆水。同時也可以考慮在栽培過程中增加遮陰,以降低蔬菜受到高溫和乾燥空氣的影響。
解決方法:確保給予足夠的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過度澆水。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時給予充足的水分,避免在炎熱的中午時段澆水。同時也可以考慮在栽培過程中增加遮陰,以降低蔬菜受到高溫和乾燥空氣的影響。
此回應為生成式AI提供
本篇討論
2 則

達人級會員
可愛Albert 發表於 2025/03/25
十字花科葉花菜類 栽培常見之生理障礙
頂燒症/缺鈣:
常發生在高溫期,植株新生葉葉尖皺縮,向內捲曲燒焦,下位葉維持正常,青花菜花球發育中有色澤變暗、變黃的現象,於甘藍葉球剖面可發現內葉焦枯。
主要因為鈣無法運移至新葉所造成,除了因土壤缺鈣之外,土壤乾旱或是EC 值過高,致使鈣肥無法順利由植株根部吸收後運送至新葉,設施內栽培則常因濕度過高,抑制植株蒸散作用,進而抑制根部鈣吸收。
為減少發生缺鈣、提高品質,栽培過程中應保持土壤適濕,設施內則應注意通風,應適當開啟內循環風扇增加空氣擾動,以利土壤中的鈣被吸收。症狀發生初期每4~5 天可以0.5%的氯化鈣溶液向內葉噴施,持續噴施2 ~ 3 次以緩解症狀。
中空莖/缺硼:
常發生於高溫期,當植株栽培密度過大,或是於青花菜及花椰菜花蕾形成期施用氮肥過量,導致植株生長快速,或土壤中硼不足,致使植株莖內細胞壁組織改變。
病徵出現在莖之內部,最初為小空心水浸狀斑點,之後呈現空洞狀,於植株葉片可觀察到葉片變小或向內捲曲、畸形,嚴重時自莖基部裂開,致使二次感染軟腐病細菌。建議於葉球或花球形成前以硼砂水溶液500 倍葉面施肥補充,每週1 ~ 2 次,同時土壤亦需保持穩定而充足的水分,勿過於乾燥而影響硼之吸收利用效率。
花青素形成:
於青花菜及花椰菜之花球上出現紫色斑塊,於甘藍則出現在葉片上。通常發生於冬季寒流之後,突然遇到寒流低溫,致使花球或葉片內的糖苷轉化為花青素,而使花球變為紫色。
結球異常:
甘藍及結球白菜等包葉菜類生長受氣溫影響,當低溫不足則葉片中肋凸起、畸形,無法包被形成葉球,常發生於暖冬。
栽培上應慎選栽培品種並於適合季節栽培。目前在公私部門努力下,已有耐熱品種育成並釋出。
小葉:
於青花菜及花椰菜的花球上伴生許多葉片,主要因為花蕾經過低溫,花芽分化後,再遇高溫所致。由於早生品種於9 月中旬甚至是8 月下旬便開始栽培,於花芽分化期常遇到1 ~ 2 天高溫期,因此早生品種比中、晚生品種發生機率高。此外,苗期的溫度、播種期、定植時幼苗的大小、種植密度,對小葉的發生也有影響。
毛花:
即花椰菜花球上的花絲或花柱非順序性生長,於花球的頂端部位較明顯,常發生於溫度變化較大之季節,如在花球接近成熟期突然遇到寒流或是溫度突然升高時容易發生。
枯蕾/焦蕾:
多發生在青花菜收穫期,特別是延遲收穫更明顯。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受高溫影響,植株現花球後,遭遇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發生枯蕾就越嚴重。由於中晚生品種或於12 月份後定植之早生種,採收期常延至春末或夏初,容易遭遇高溫,因此較易發生。
頂燒症/缺鈣:
常發生在高溫期,植株新生葉葉尖皺縮,向內捲曲燒焦,下位葉維持正常,青花菜花球發育中有色澤變暗、變黃的現象,於甘藍葉球剖面可發現內葉焦枯。
主要因為鈣無法運移至新葉所造成,除了因土壤缺鈣之外,土壤乾旱或是EC 值過高,致使鈣肥無法順利由植株根部吸收後運送至新葉,設施內栽培則常因濕度過高,抑制植株蒸散作用,進而抑制根部鈣吸收。
為減少發生缺鈣、提高品質,栽培過程中應保持土壤適濕,設施內則應注意通風,應適當開啟內循環風扇增加空氣擾動,以利土壤中的鈣被吸收。症狀發生初期每4~5 天可以0.5%的氯化鈣溶液向內葉噴施,持續噴施2 ~ 3 次以緩解症狀。
中空莖/缺硼:
常發生於高溫期,當植株栽培密度過大,或是於青花菜及花椰菜花蕾形成期施用氮肥過量,導致植株生長快速,或土壤中硼不足,致使植株莖內細胞壁組織改變。
病徵出現在莖之內部,最初為小空心水浸狀斑點,之後呈現空洞狀,於植株葉片可觀察到葉片變小或向內捲曲、畸形,嚴重時自莖基部裂開,致使二次感染軟腐病細菌。建議於葉球或花球形成前以硼砂水溶液500 倍葉面施肥補充,每週1 ~ 2 次,同時土壤亦需保持穩定而充足的水分,勿過於乾燥而影響硼之吸收利用效率。
花青素形成:
於青花菜及花椰菜之花球上出現紫色斑塊,於甘藍則出現在葉片上。通常發生於冬季寒流之後,突然遇到寒流低溫,致使花球或葉片內的糖苷轉化為花青素,而使花球變為紫色。
結球異常:
甘藍及結球白菜等包葉菜類生長受氣溫影響,當低溫不足則葉片中肋凸起、畸形,無法包被形成葉球,常發生於暖冬。
栽培上應慎選栽培品種並於適合季節栽培。目前在公私部門努力下,已有耐熱品種育成並釋出。
小葉:
於青花菜及花椰菜的花球上伴生許多葉片,主要因為花蕾經過低溫,花芽分化後,再遇高溫所致。由於早生品種於9 月中旬甚至是8 月下旬便開始栽培,於花芽分化期常遇到1 ~ 2 天高溫期,因此早生品種比中、晚生品種發生機率高。此外,苗期的溫度、播種期、定植時幼苗的大小、種植密度,對小葉的發生也有影響。
毛花:
即花椰菜花球上的花絲或花柱非順序性生長,於花球的頂端部位較明顯,常發生於溫度變化較大之季節,如在花球接近成熟期突然遇到寒流或是溫度突然升高時容易發生。
枯蕾/焦蕾:
多發生在青花菜收穫期,特別是延遲收穫更明顯。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受高溫影響,植株現花球後,遭遇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發生枯蕾就越嚴重。由於中晚生品種或於12 月份後定植之早生種,採收期常延至春末或夏初,容易遭遇高溫,因此較易發生。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小甄甄 發表於 2025/03/25
微量元素缺乏的可能性較高,可以參考蔬菜作物缺鈣症狀及防治措施
https://kmweb.moa.gov.tw/redirect_files.php?theme=knowledgebase&id=254115
https://kmweb.moa.gov.tw/redirect_files.php?theme=knowledgebase&id=254115
(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葉子發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