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9
會員總數:115241
平均討論數:3.9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台灣洄游的性魚類?
發問者:小七
發問日期:2008年07月19日
28473
1
74 人評價
甚麼叫做洄游性魚類? 在台灣,現在還有的洄游性魚類有哪些呢?
洄游性魚類所需的生態環境有甚麼限制?
為何築水庫 攔砂壩 欄水壩就會對迴游性魚類產生生活與繁殖的影響?
本篇討論
7 則
入門級會員
room16 發表於 2008/07/22
七星潭海域因為黑潮流過,帶來各種迴游的魚類資源,加上中央山脈的山腳緊迫於海濱,沿岸的流水深且急,近海魚群在此匯集成天然漁場,而迴游魚群如鮪、鰹魚等跟隨暖流而至,數量很多。三至八月有飛魚、鰹魚 、白帶魚,十一月至隔年四月可看到旗魚、鮪魚、鯊魚,其他還有翻車魚、烏魚、金梭等也是常見的喔!
0
(1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壹任 發表於 2008/07/21
各種魚類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尤其是洄游性魚類。由於成長環境及過程不同,形成各種生物的多樣性變化。鮭魚:這種魚一直是在深海中成長,但當他們成長到繁殖期準備交配時,就會開始從深海游向陸地的淡水河流,一旦進入陸地的淡水河後,會一路溯河而上,游到河流的上游高冷地區去交配並產卵。等產下卵後,成魚達成繁殖後代的目的,就會紛紛死亡,留下成群的卵等待孵化。當卵孵出幼魚時,這些幼魚開始一路降海而下,游到河流的下游,出海回到他們父母成長的深海中生活。等他們成長到繁殖期時,又開始迴游到陸地的淡水河。這樣週而復始,形成深海鮭魚迴游的生活週期循環生態。鰻魚:鰻魚的生活習性剛好和鮭魚相反,他們的成魚一直在陸地的河流中生活,直到繁殖期要交配時,就開始降河游回深海中去產卵,等產完卵,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後,這些成魚也紛紛死去。等卵孵化後,幼鰻又開始游向父母生活的陸地河流去,同樣也是溯溪而上,在陸地的河流中生活。直到他們成長到繁殖期時,又開始降河回到深海去產卵。這樣週而復始,形成另一種淡水魚迴游的生活週期循環生態。
0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小興 發表於 2008/07/21
河海洄游魚類又可依產卵地不同,分為兩類。第一,「溯河產卵或兩域洄游魚類」會溯游到淡水域的溪河中產卵繁殖。孵化後的仔稚魚,因泳力差,會隨水流漂送而下到下游河口或海洋中成長,再溯回到溪河中之棲地繁衍。溯河產卵洄游魚類,一般指河海域洄游的鮭鱒魚類。臺灣所僅有的原生陸封櫻花鉤吻鮭,已喪失洄游習性了。溫寒帶水域內的鮭鱒魚類大部分時間在海域內成長,但成魚終究要完成溯河洄游至淡水溪流中繁衍後代。反觀兩域洄游的魚種,則僅在仔魚孵化後才隨著水流漂到下游河口水域,或甚至到沿岸水體。但其主要的成長歷程,大部分都在淡水水域中,因此與一般鮭鱒魚類的洄游並不相同。此類兩域洄游魚類,包括台灣的?虎科之吻虎、飄鰭?虎、黃瓜?虎、裸身?虎與枝牙?虎等。
@@@所以蓋水庫等設施,會造成於無法迴流,導致越來越少說
@@@所以蓋水庫等設施,會造成於無法迴流,導致越來越少說
0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美麗夜 發表於 2008/07/19
許多魚類為了要產卵,會成群地由外海游到沿岸或由溪河游到河口,主要是因為在沿岸的海域中可供作食物的浮游生物量非常豐富,而且淺海區是孵化幼魚的良好場所。幼魚在沿岸海域中孵化並逐漸成長後,會循著當初親魚游到沿岸或河口的相反方向,回到親魚原來居住的地方。有時候為了要尋找食物和水溫適宜的場所,或因水流量的改變,成魚也會成群遷移,離開原本居住的場所,這就稱為「洄游」。
在台灣洄游魚類可分為淡水域及河海域二類
1.淡水域內洄游性的魚類
像我們所熟知的臺灣鱒(櫻花鉤吻鮭)和最普遍的臺灣鏟頜魚(苦花),都是會在河川內洄游的種類,它們必須在產卵的季節裡,由平常分散在水溫較高的河段,溯河到水溫較低的上游產卵。例如,臺灣鱒平常分布在水溫攝氏 16 度左右的水域,但是產卵地區的水溫必須低於攝氏 12 度,否則所產的卵就會孵不出來。像七家灣溪的河川被幾個攔砂壩切成好幾段,又沒有魚梯的設施,因此幾年來的調查都發現有許多魚沒有辦法上溯到適當低水溫的上游,只好將就地擠在一些根本不適合產卵的攔砂壩下方產卵,其結果大家一定猜得到,當然是全軍覆沒了!
另一種大家常見的臺灣鏟頜魚,也是分布在平均水溫攝氏 20 度左右的溪流中,然而在產卵季節裡,成魚就會千方百計地上溯到水溫低於攝氏 15 度以下的河段產卵,因此每年在春、秋兩季裡,都可以發現許多臺灣鏟頜魚的成魚在溯河。
目前臺灣北部地區幾個水庫(翡翠水庫和石門水庫)裡的香魚,和一些溪哥(粗首和平頜)的幼苗,大都在水庫區域裡繁殖成長,但到了梅雨季節,就會成群地往河川上游溯河,主要是尋求更好的覓食場所。
這些河川內的生物在不同的季節裡,會在河川中上上下下游動,主要的運動模式都是以跳躍為主。但是每個地方洄游的種類為何?洄游時速度有多快?能夠跳多高?這些基本資料目前仍然不夠,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研究。
2.河海域洄游性的魚類
臺灣有許多河海洄游性生物,大約有 100 種左右的魚類,30 餘種的蝦蟹類。其中,有些是降海產卵的,例如鱸鰻、白鰻、東西兩岸的兩種毛蟹、大部分的沼蝦和米蝦。另外,有許多蝦虎魚科的魚類(俗稱狗甘仔),則是成魚會在河川產卵,孵化後的魚苗則必須到海洋中生活幾個月之後才又溯河回到河川中上游繼續成長。
以秀姑巒溪為例,目前記錄到的洄游性魚類約有 15 種,其中以大吻蝦虎魚數量最多,日本禿頭鯊次之,其餘尚包括一些珍貴稀有的蝦虎魚科魚類、湯鯉科、塘鱧科、鯔科和富經濟價值的鰻魚等。從分析魚類頭部耳石,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魚種的仔稚魚,在太平洋沿海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便會進入河川進行另一階段的生活。
以大吻蝦虎魚和日本禿頭鯊為例,在海洋中各自大約生活一個月和七個月才進入秀姑巒溪,其後依各種物種的游泳能力、攀爬能力以及生活環境條件要求的不同而分布於不同的河段。根據最近的調查,已經知道大吻蝦虎魚和日本禿頭鯊可以洄游至玉山國家公園境內的拉庫拉庫溪中游,距河口約 80 公里之遠,尤其日本禿頭鯊竟能爬過十幾公尺高的瀑布進入支流黃麻溪,其溯河能力實在令人驚嘆。
洄游性蝦虎魚的溯河活動從早上開始,中午是溯河的高峰期,直到天黑才結束。由於這些蝦虎魚都是集體行動,因此短短幾個小時便可捕獲超過十萬隻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大吻蝦虎魚和日本禿頭鯊。而尾隨這些遷徙性蝦虎魚之後的是一些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如棕塘鱧,也會一同被捕捉。鰻苗和蝦苗則在夜間遷徙,捕捉到的鰻苗以鱸鰻居多,白鰻在河川內較少而在冬季河口的撈捕則較多。蝦蟹苗在數量多的時候,可見到成群結隊地上溯。
鰻和白鰻可說是臺灣最珍貴的洄游性魚類,然而在河川中則以鱸鰻的數量較多。白鰻主要是棲息於臺灣北部河川下游和河口地區,南部地區和河川中上游河段則較少。鰻魚的洄游行為至今只約略知道。以白鰻為例,成鰻大多在秋冬之際下海,在臺灣東南方數千公里的馬里亞納群島附近,北緯 14 ~ 16 度,東經 134 ~ 143 度的太平洋中產卵。每尾成鰻可以產出約 700 ~ 800 萬粒的卵。卵孵化後會先經過一段扁平狀的柳葉型期,約經半年以上的漂流,到體長約 6 ~ 7 公分左右時開始變態,體型略微縮小,在每年冬季游至海岸河口附近時體長約 5 ~ 6 公分,身體變態呈細長的透明狀。這些鰻苗大都先棲息於河口感潮河段的泥地中,直到初夏時才逆流而上,在河川中、上游成長,可長至數公斤重,經濟價值極高。
鱸鰻的鰻苗終年在各地溪口都可以發現,但是以 5 至 6 月間最多。透明的鰻苗雖然目前仍舊不清楚它的出生地,但是由日輪的分析可以看出已經出生 6 個月左右了。這些鰻苗會毫不停留地繼續往河川上游溯河,但是因為環境的關係,只有極少數的鰻苗可以長成大型鱸鰻。這些鰻苗溯河的時候,如果水流速度超過 0.4 公尺/秒,就會改以蛇行狀的擺動和黏貼的方式鑽行於淺水邊,因此在設計魚道的時候,必須有特別的鰻魚道,或是在一般的魚道內附設可供鰻魚攀爬的繩索,才能夠讓它順利上溯。
3.保育議題
為什麼臺灣會有這麼多我們過去所不會注意到的洄游生物?主要是臺灣島位於黑潮流經的大陸棚,山高水急而少平原湖泊,原生性的純淡水魚類只有 70 餘種,然而海洋性起源的淡水魚卻有 100 餘種之多,尤其以黑潮所帶來的熱帶型淡水生物最多。其中蝦虎魚科和鰻鱺科魚類在臺灣淡水生態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魚類之外,臺灣島上所產的淡水蝦蟹類,更是以洄游性的種類居多。
或許大家知道臺灣許多攔河堰都應該設有魚梯卻沒有做,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即使攔河堰設了魚梯,卻未必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因為設計上缺乏生態上的考慮。在臺灣各地所設計的魚梯,有的造價可以高達上億元,但只要有一個環節設計不當,則血汗錢就等於白費了。因此,看起來不怎麼重要的基本生態資料,卻經常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雖然我們至今仍未能清楚地了解到每條河川的魚類相,但是天然環境變化和人為改變環境等因素,會將一些特別的生物組成改變,甚至是徹底摧毀。為了讓這些原本就棲息在自然河川中的生物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照顧,就必須注意經營和保育問題。
巨大的物理性改變係指人為建造攔河堰或水庫,改變了水流,影響了水溫──通常是降低了上游的水溫而提升了下游的水溫(但如果是水庫放水的話就不一樣),阻斷了魚類找尋適當水域產卵覓食的生理需求。這時就必須有類似魚梯的保育措施,才能讓許多洄游性的魚類越過各種人工障礙物。
雖然近年來各地有一些魚道、魚梯的設計,逐漸改善了這種阻隔,但是因為基本資料的不足,設計和施工仍未能完全發揮其功能。何況臺灣每一條河川或是同一條河川的不同河段,都有不同的魚類,需要不一樣的魚道。整體而言,臺灣現有魚道的生態問題包括:
魚道設計的適用對象不恰當:大部分的魚道是以溫帶性的洄游性生物為對象,完全忽略亞熱帶洄游性魚類的不同需求。例如,雙溪貢寮取水堰與知本攔河堰的魚道,最主要的使用魚種都是小型洄游性蝦虎魚和鰻苗,坪林攔河堰魚道最主要的使用對象是小型香魚和鯉科魚類幼苗。但是,這些魚道的落差和水理條件都是以大型魚類的標準來設計的,因此使用上極為不便。
同一魚道缺乏可供不同魚類使用的多重考量:大部分魚道都只是單一規格,幾乎都是給跳躍性或是游泳能力極強的種類使用,對於那些攀爬性或是黏貼性的生物種類較不適用。例如,平鰭鰍類、鰍類、蝦虎魚、鰻魚和蝦蟹類等,運動的方式不同於一般的鯉科魚類,應當有特殊的魚道模式。
資料來源: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683&ctNode=40&mp=1
在台灣洄游魚類可分為淡水域及河海域二類
1.淡水域內洄游性的魚類
像我們所熟知的臺灣鱒(櫻花鉤吻鮭)和最普遍的臺灣鏟頜魚(苦花),都是會在河川內洄游的種類,它們必須在產卵的季節裡,由平常分散在水溫較高的河段,溯河到水溫較低的上游產卵。例如,臺灣鱒平常分布在水溫攝氏 16 度左右的水域,但是產卵地區的水溫必須低於攝氏 12 度,否則所產的卵就會孵不出來。像七家灣溪的河川被幾個攔砂壩切成好幾段,又沒有魚梯的設施,因此幾年來的調查都發現有許多魚沒有辦法上溯到適當低水溫的上游,只好將就地擠在一些根本不適合產卵的攔砂壩下方產卵,其結果大家一定猜得到,當然是全軍覆沒了!
另一種大家常見的臺灣鏟頜魚,也是分布在平均水溫攝氏 20 度左右的溪流中,然而在產卵季節裡,成魚就會千方百計地上溯到水溫低於攝氏 15 度以下的河段產卵,因此每年在春、秋兩季裡,都可以發現許多臺灣鏟頜魚的成魚在溯河。
目前臺灣北部地區幾個水庫(翡翠水庫和石門水庫)裡的香魚,和一些溪哥(粗首和平頜)的幼苗,大都在水庫區域裡繁殖成長,但到了梅雨季節,就會成群地往河川上游溯河,主要是尋求更好的覓食場所。
這些河川內的生物在不同的季節裡,會在河川中上上下下游動,主要的運動模式都是以跳躍為主。但是每個地方洄游的種類為何?洄游時速度有多快?能夠跳多高?這些基本資料目前仍然不夠,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研究。
2.河海域洄游性的魚類
臺灣有許多河海洄游性生物,大約有 100 種左右的魚類,30 餘種的蝦蟹類。其中,有些是降海產卵的,例如鱸鰻、白鰻、東西兩岸的兩種毛蟹、大部分的沼蝦和米蝦。另外,有許多蝦虎魚科的魚類(俗稱狗甘仔),則是成魚會在河川產卵,孵化後的魚苗則必須到海洋中生活幾個月之後才又溯河回到河川中上游繼續成長。
以秀姑巒溪為例,目前記錄到的洄游性魚類約有 15 種,其中以大吻蝦虎魚數量最多,日本禿頭鯊次之,其餘尚包括一些珍貴稀有的蝦虎魚科魚類、湯鯉科、塘鱧科、鯔科和富經濟價值的鰻魚等。從分析魚類頭部耳石,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魚種的仔稚魚,在太平洋沿海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便會進入河川進行另一階段的生活。
以大吻蝦虎魚和日本禿頭鯊為例,在海洋中各自大約生活一個月和七個月才進入秀姑巒溪,其後依各種物種的游泳能力、攀爬能力以及生活環境條件要求的不同而分布於不同的河段。根據最近的調查,已經知道大吻蝦虎魚和日本禿頭鯊可以洄游至玉山國家公園境內的拉庫拉庫溪中游,距河口約 80 公里之遠,尤其日本禿頭鯊竟能爬過十幾公尺高的瀑布進入支流黃麻溪,其溯河能力實在令人驚嘆。
洄游性蝦虎魚的溯河活動從早上開始,中午是溯河的高峰期,直到天黑才結束。由於這些蝦虎魚都是集體行動,因此短短幾個小時便可捕獲超過十萬隻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大吻蝦虎魚和日本禿頭鯊。而尾隨這些遷徙性蝦虎魚之後的是一些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如棕塘鱧,也會一同被捕捉。鰻苗和蝦苗則在夜間遷徙,捕捉到的鰻苗以鱸鰻居多,白鰻在河川內較少而在冬季河口的撈捕則較多。蝦蟹苗在數量多的時候,可見到成群結隊地上溯。
鰻和白鰻可說是臺灣最珍貴的洄游性魚類,然而在河川中則以鱸鰻的數量較多。白鰻主要是棲息於臺灣北部河川下游和河口地區,南部地區和河川中上游河段則較少。鰻魚的洄游行為至今只約略知道。以白鰻為例,成鰻大多在秋冬之際下海,在臺灣東南方數千公里的馬里亞納群島附近,北緯 14 ~ 16 度,東經 134 ~ 143 度的太平洋中產卵。每尾成鰻可以產出約 700 ~ 800 萬粒的卵。卵孵化後會先經過一段扁平狀的柳葉型期,約經半年以上的漂流,到體長約 6 ~ 7 公分左右時開始變態,體型略微縮小,在每年冬季游至海岸河口附近時體長約 5 ~ 6 公分,身體變態呈細長的透明狀。這些鰻苗大都先棲息於河口感潮河段的泥地中,直到初夏時才逆流而上,在河川中、上游成長,可長至數公斤重,經濟價值極高。
鱸鰻的鰻苗終年在各地溪口都可以發現,但是以 5 至 6 月間最多。透明的鰻苗雖然目前仍舊不清楚它的出生地,但是由日輪的分析可以看出已經出生 6 個月左右了。這些鰻苗會毫不停留地繼續往河川上游溯河,但是因為環境的關係,只有極少數的鰻苗可以長成大型鱸鰻。這些鰻苗溯河的時候,如果水流速度超過 0.4 公尺/秒,就會改以蛇行狀的擺動和黏貼的方式鑽行於淺水邊,因此在設計魚道的時候,必須有特別的鰻魚道,或是在一般的魚道內附設可供鰻魚攀爬的繩索,才能夠讓它順利上溯。
3.保育議題
為什麼臺灣會有這麼多我們過去所不會注意到的洄游生物?主要是臺灣島位於黑潮流經的大陸棚,山高水急而少平原湖泊,原生性的純淡水魚類只有 70 餘種,然而海洋性起源的淡水魚卻有 100 餘種之多,尤其以黑潮所帶來的熱帶型淡水生物最多。其中蝦虎魚科和鰻鱺科魚類在臺灣淡水生態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魚類之外,臺灣島上所產的淡水蝦蟹類,更是以洄游性的種類居多。
或許大家知道臺灣許多攔河堰都應該設有魚梯卻沒有做,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即使攔河堰設了魚梯,卻未必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因為設計上缺乏生態上的考慮。在臺灣各地所設計的魚梯,有的造價可以高達上億元,但只要有一個環節設計不當,則血汗錢就等於白費了。因此,看起來不怎麼重要的基本生態資料,卻經常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雖然我們至今仍未能清楚地了解到每條河川的魚類相,但是天然環境變化和人為改變環境等因素,會將一些特別的生物組成改變,甚至是徹底摧毀。為了讓這些原本就棲息在自然河川中的生物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照顧,就必須注意經營和保育問題。
巨大的物理性改變係指人為建造攔河堰或水庫,改變了水流,影響了水溫──通常是降低了上游的水溫而提升了下游的水溫(但如果是水庫放水的話就不一樣),阻斷了魚類找尋適當水域產卵覓食的生理需求。這時就必須有類似魚梯的保育措施,才能讓許多洄游性的魚類越過各種人工障礙物。
雖然近年來各地有一些魚道、魚梯的設計,逐漸改善了這種阻隔,但是因為基本資料的不足,設計和施工仍未能完全發揮其功能。何況臺灣每一條河川或是同一條河川的不同河段,都有不同的魚類,需要不一樣的魚道。整體而言,臺灣現有魚道的生態問題包括:
魚道設計的適用對象不恰當:大部分的魚道是以溫帶性的洄游性生物為對象,完全忽略亞熱帶洄游性魚類的不同需求。例如,雙溪貢寮取水堰與知本攔河堰的魚道,最主要的使用魚種都是小型洄游性蝦虎魚和鰻苗,坪林攔河堰魚道最主要的使用對象是小型香魚和鯉科魚類幼苗。但是,這些魚道的落差和水理條件都是以大型魚類的標準來設計的,因此使用上極為不便。
同一魚道缺乏可供不同魚類使用的多重考量:大部分魚道都只是單一規格,幾乎都是給跳躍性或是游泳能力極強的種類使用,對於那些攀爬性或是黏貼性的生物種類較不適用。例如,平鰭鰍類、鰍類、蝦虎魚、鰻魚和蝦蟹類等,運動的方式不同於一般的鯉科魚類,應當有特殊的魚道模式。
資料來源: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683&ctNode=40&mp=1
1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5/05/02
說明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高手級會員
xsoho 發表於 2008/07/19
台灣已知的淡水魚包括迴游性的種類約有200種,其中純淡水魚約85種左右。在上游最著名的櫻花鉤吻鮭、香魚及鱸鰻等。徘徊於上中游之間的魚種有台灣纓口鰍、爬岩鰍、台灣石(魚賓)、台灣馬口魚、粗首、平頷等。其中粗首、平頷及台灣石(魚賓)等為溪釣重要魚種。下游則以俗稱吳郭魚的慈鯛科魚類較為優勢
0
(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種植的含羞草上面有白色小蟲?
下一篇
為何吃鳳梨會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