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7
會員總數:115212
平均討論數:3.8
專家補充數:9557
農業知識家
波羅蜜和榴槤
發問者:Alvin
發問日期:2008年11月02日
10403
0
18 人評價
請問兩者的關係為何?
我覺得他們長的蠻像的,波羅蜜外殼的凸出沒有像榴槤那麼突出,是都小小的突出,而榴槤是都刺刺的突出.
除此之外看起來是蠻像的,所以想請問他們之間的關係
本篇討論
2 則
達人級會員
sjylc 發表於 2008/11/02
波羅蜜比榴槤大顆,而且刺也比榴槤小但是比較多,吃榴槤要先剖開吃裡面黃色籽,你可以用刀子剖,如果你不喜歡榴槤味太重可以冰在冰箱再拿來吃,味道就不會很重,而且冰冰的吃很好吃又不會太軟
1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Alvin 發表於 2008/11/03
謝謝提供你的意見^^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任*義 發表於 2008/11/02
槤(Durio zibethinus Murr.),是熱帶地區的重要果樹。榴槤屬共有6個可食種。目前主要生產國為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以泰國為全球的最主要輸出國,外銷市場主要是香港和台灣。泰國主要的栽培品種為‘Monthong’(俗稱金枕頭)、‘Chanee’等;馬來西亞的主要栽培種為 ‘D-24’。目前榴槤外銷主要以鮮果為主,其次有冷凍果肉及一些加工產品等。榴槤採收分為人工採收及自然落果。榴槤花屬於繖房花序,有枝生花和部分幹生花。榴槤屬於夜間開花(nocturnal anthesis)植物,且具雌蕊先熟特性。花在當天下午三點開花,柱頭開始接受花粉,花藥在晚上七點才釋出花粉。雄蕊、花瓣、萼片當天晚上就開始凋謝,在晚上十一點只剩下雌蕊,所以榴槤有效授粉只有四小時。蝙蝠及夜行娥為榴槤授粉媒介。榴槤具自交不親和性,一般而言,自交結果率低(<10%),有的甚至完全無法結果,異交則可以提高達到>50%的結果率。榴槤的結果率也因品系而有差異。
波羅蜜為桑科moraceae植物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phyllus lam.的果實。《本草綱目》記載,一名曩伽結。李時珍說:「波羅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安南人名曩伽結、波斯人名婆那娑,茀菻人名阿薩嚲,皆一物也。尚名天波羅、優缽曇(廣群蘇譜),波羅(台灣縣志)。
而鳳梨也有波羅的別名,故我國兩廣等地一般人常將波羅蜜與鳳梨同名混淆,鳳梨罐頭即稱波羅蜜罐頭,若兩者別之,則稱鳳梨為草波羅、地波羅;波羅蜜稱為木波羅、天波羅。總之,波羅蜜乃名源於印度梵語paramita的音譯而來。
植物學家一般認為波羅蜜原產於印度,並有野生種存在,約紀元前二千年開始栽培,歷史悠久,至今泛布於印度、馬來亞、爪哇及南美洲巴西、牙買加。我國兩廣、閩南等地均有栽培。台灣約於一六四五年間由荷蘭引進,原多為玩賞種植於庭院、公園作風景木兼食用,台南以南至屏東,東部台東、花蓮為多,近年復熾風行興起栽培為食用。
品種頗多,全世界約三十餘種,大概可分為多漿果和乾漿果兩大類,台灣栽培多屬多漿果品系。分布台灣栽培及自生的近緣植物,栽培者有馬來波羅蜜、猴面果;自生者麵包樹、蘭嶼麵包樹。波羅蜜為世界奇特的果樹之一,全年都有收穫,普通每年八、九月間或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間二次開花,故有兩次成熟盛產期。
花多著生於樹幹或樹幹小枝上。單性聚合花,雌雄異花。果為合生果,結果纍纍,卵狀橢圓形、長筒形或紡錘形,果實奇大,長四十~七十公分,直徑十四~三十五公分,普通重十~三十公斤,大者重達四十公斤以上。成熟時有特殊濃厚氣味,有人認為奇臭無比,有人認為香氣宜人,有如榴槤喜惡般兩極化。
台灣是寶島,物產豐饒,有福吉祥人居住的地方,向來我們把波羅蜜當做玩賞的景致樹,採果實食用也只當作好玩的閒食,不當作營養保健看待,殊不知亞洲熱帶地方不少貧困人們將波羅密當作重要食糧。印度、東南亞及我國兩廣普遍食用。
李時珍說:「熟之味至甜美如蜜,香氣滿室。一實凡數百核大如棗,其中仁栗黃,煮炒食之甚佳。」成熟的果肉色淡黃或乳白色,質韌而帶脆,香郁而味甜美,帶有香蕉氣味
且別有風趣。當作果品生食之外,也可烘烤、曬乾、製造果汁、果醬、罐頭、蜜餞等各種食品。未熟或成熟果肉煮作蔬食,尤以煮排骨湯最佳。種子煮食、烤食或炒食均可,食味似蘋婆又似栗子,而獨其風味。
不一樣的東西 不會我也吃波羅蜜乾只是沒看到有人賣生的
波羅蜜為桑科moraceae植物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phyllus lam.的果實。《本草綱目》記載,一名曩伽結。李時珍說:「波羅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安南人名曩伽結、波斯人名婆那娑,茀菻人名阿薩嚲,皆一物也。尚名天波羅、優缽曇(廣群蘇譜),波羅(台灣縣志)。
而鳳梨也有波羅的別名,故我國兩廣等地一般人常將波羅蜜與鳳梨同名混淆,鳳梨罐頭即稱波羅蜜罐頭,若兩者別之,則稱鳳梨為草波羅、地波羅;波羅蜜稱為木波羅、天波羅。總之,波羅蜜乃名源於印度梵語paramita的音譯而來。
植物學家一般認為波羅蜜原產於印度,並有野生種存在,約紀元前二千年開始栽培,歷史悠久,至今泛布於印度、馬來亞、爪哇及南美洲巴西、牙買加。我國兩廣、閩南等地均有栽培。台灣約於一六四五年間由荷蘭引進,原多為玩賞種植於庭院、公園作風景木兼食用,台南以南至屏東,東部台東、花蓮為多,近年復熾風行興起栽培為食用。
品種頗多,全世界約三十餘種,大概可分為多漿果和乾漿果兩大類,台灣栽培多屬多漿果品系。分布台灣栽培及自生的近緣植物,栽培者有馬來波羅蜜、猴面果;自生者麵包樹、蘭嶼麵包樹。波羅蜜為世界奇特的果樹之一,全年都有收穫,普通每年八、九月間或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間二次開花,故有兩次成熟盛產期。
花多著生於樹幹或樹幹小枝上。單性聚合花,雌雄異花。果為合生果,結果纍纍,卵狀橢圓形、長筒形或紡錘形,果實奇大,長四十~七十公分,直徑十四~三十五公分,普通重十~三十公斤,大者重達四十公斤以上。成熟時有特殊濃厚氣味,有人認為奇臭無比,有人認為香氣宜人,有如榴槤喜惡般兩極化。
台灣是寶島,物產豐饒,有福吉祥人居住的地方,向來我們把波羅蜜當做玩賞的景致樹,採果實食用也只當作好玩的閒食,不當作營養保健看待,殊不知亞洲熱帶地方不少貧困人們將波羅密當作重要食糧。印度、東南亞及我國兩廣普遍食用。
李時珍說:「熟之味至甜美如蜜,香氣滿室。一實凡數百核大如棗,其中仁栗黃,煮炒食之甚佳。」成熟的果肉色淡黃或乳白色,質韌而帶脆,香郁而味甜美,帶有香蕉氣味
且別有風趣。當作果品生食之外,也可烘烤、曬乾、製造果汁、果醬、罐頭、蜜餞等各種食品。未熟或成熟果肉煮作蔬食,尤以煮排骨湯最佳。種子煮食、烤食或炒食均可,食味似蘋婆又似栗子,而獨其風味。
不一樣的東西 不會我也吃波羅蜜乾只是沒看到有人賣生的
1
(8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Alvin 發表於 2008/11/03
謝謝分享,我大致上清楚波羅蜜和榴槤的差別了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