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6
會員總數:115222
平均討論數:3.8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生茶與熟茶的不同在哪裡??
發問者:任*義
發問日期:2010年05月19日
11640
1
16 人評價
這兩者有何不同??喝起來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本篇討論
2 則
入門級會員
Pam 發表於 2010/05/19
生茶製作過程
葉子採摘後用鍋炒,使葉裡的水分散發然後曬乾。
生茶口感強烈,刺激性較高,若經高溫,則茶湯清香,但有點澀。
熟茶製作過程
茶經過人工快速發酵,堆放灑水或是加入加速發酵的菌種,即為熟
茶。
熟茶口感幾乎不苦澀,耐泡。
葉子採摘後用鍋炒,使葉裡的水分散發然後曬乾。
生茶口感強烈,刺激性較高,若經高溫,則茶湯清香,但有點澀。
熟茶製作過程
茶經過人工快速發酵,堆放灑水或是加入加速發酵的菌種,即為熟
茶。
熟茶口感幾乎不苦澀,耐泡。
1
(7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lein 發表於 2015/10/25
多謝指教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進階級會員
lay6943 發表於 2010/05/19
茶是一種古老且文明的飲料。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及利用「茶」的國家,在早年即外銷傳播到國外,並為世人所喜愛。而今茶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
現代人十分注重身體保健,如果能養成經常飲茶的習慣,不但可以去病健身而且能增進生活情趣。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但要能真正品嚐茶葉迷人之處,是要下點工夫的。
世界上茶葉的分類方法,大多是根據中國茶來分類,其中以製造方法中「發酵」之程度,略細分為四大類:
一.不發酵茶:
如綠茶中之龍井、碧螺春…等。
二.半發酵茶:
1.輕發酵中 如包種茶、花茶…等。
2.中發酵中 如凍頂烏龍、鐵觀音、水仙等。
3.重發酵中 如白毫烏龍(東方美人茶)。
三.全發酵茶:如紅茶。
四.後發酵茶:如普洱茶。
1.自然良性後發酵(生茶品)。
2.人為加工發酵(熟茶品)。
熟茶是因製作時用科學方式加上人為發酵法,讓茶性、茶質刺激性退化導致茶湯入口時感覺軟化,使苦感與澀度減輕,所以熟茶品在市面上約有8成以上之消費者喜愛。
生茶品,因需要長時間自然乾淨的環境來做後發酵,在等待漫漫歲月裡,喝掉一片即減少一片的情況下,經30~50年後能保留下來的又有幾片呢?況且擁有清末、民初之百年古董級茶品的茶友們,也隨著市場流通漸少,而大家擁茶自重,好茶也因此更顯得彌足而珍貴。由於生熟之不同,其滋味亦略異,有的必須要清新軟水(熟茶品),有的口味重入口要刺激而略帶苦澀,稍後舌面生津,苦味回甘,(20年~29年以內之生茶品)有的則講究甘潤而有回味,口腔有充足的陳年香味使喉韻有滿足的感覺,如此接近完美的印級以上之陳年古董茶,苦澀味重且持久不退,茶湯火味重,且異味濃,久而不退者則非佳茗。
觀湯色
普洱茶品因發酵程度輕重及時間長久而呈現不同的水色
一.熟茶品
新茶:陳化期短,茶湯水濃,新茶品有未經時間陳化的茶菁味道。
陳茶:陳化期不足,回味度差,但苦、澀味道已經淡化,感覺入喉順口。
老茶:陳化期足,水性厚,茶質佳,唯回甘生津度不及生茶品強。
二.生茶品
新茶:如台灣高山茶,茶色淡黃,入口澀感強烈。
陳茶:色如鐵觀音之琥珀黃,入口澀感轉為甘甜
老茶:色如棗紅,有如紅蜜色,入口順滑轉為生津。
古董茶:濃郁且滑口,舌底鳴泉,心曠神怡。但茶色不能有混濁需澄清鮮亮帶油光性。
浸泡時間
普洱茶葉浸泡時間的長短,直接關係著茶湯中可溶物的量與質,也會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浸泡時間與茶葉用量、水溫、茶葉粗嫩與鬆緊有關。經由緊壓的普洱茶最好先在1~2週之前將其全部撥開透氣、回性;1~2週後待舊味退去,使新的空氣進入發酵後再置入陶罐或紫砂罐內,普洱茶之原味將會慢慢呈現,泡茶時茶葉只要放置沖泡茶壺的五分之一茶量即可(散茶需要多放一點,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量)。
普洱茶葉放得多,浸泡時間就要縮短。緊壓茶如磚、餅、沱茶的沖泡時間可短些,不可與普洱散茶一樣,否則茶湯的濃度太高而不堪入口(若對茶性不了解,可以先以少量,慢慢對茶品有概念後,再發揮熟悉的方法將普洱茶表現到完美境界)。當然,可依個人喜好之茶湯濃淡、普洱茶品之生熟、陳期之長短、茶性之強弱,去調整茶葉用量及浸泡時間以求其「適口」習慣的濃度。
聞香氣
普洱茶的茶香氣有別於台灣高山茶之清香優雅,新製成之普洱茶香味與台灣茶略為相似,只因普洱茶須藉由空氣中之適量水分,來做後發酵之工序,達到越陳越香之效果,所以普洱茶的香氣是茶品本身所含有的芳香物質,歷經陳化時間之長短、倉儲環境之好壞,再經沸水沖泡而散發出的自然氣味;這些氣味吸入鼻腔後喚醒味覺,經由大腦判別香味、判別陳化年份及發酵完整與否感覺。
葉底茶面展開度
以手指捏茶葉底,一般以彈性強為佳,表示茶菁幼嫩,製造得宜,倉儲良好發酵完整自然。
熟茶品倉別
溼倉儲熟茶品:
因茶湯多半平淡無味且不耐泡(此乃俗稱之臭曝茶)。葉底呈現暗栗黑色,沖泡後感覺無彈性,乾軟碎爛。
乾倉熟茶品:
若陳化期夠,此種茶品乃為上品佳茗。
生茶品倉別
濕倉生茶品:
此乃商人投機方式造假,企圖縮短陳化期,以達到經濟效益。
乾倉生茶品:
製造技術良好,茶湯濃郁,沖泡次數亦多。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及利用「茶」的國家,在早年即外銷傳播到國外,並為世人所喜愛。而今茶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
現代人十分注重身體保健,如果能養成經常飲茶的習慣,不但可以去病健身而且能增進生活情趣。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但要能真正品嚐茶葉迷人之處,是要下點工夫的。
世界上茶葉的分類方法,大多是根據中國茶來分類,其中以製造方法中「發酵」之程度,略細分為四大類:
一.不發酵茶:
如綠茶中之龍井、碧螺春…等。
二.半發酵茶:
1.輕發酵中 如包種茶、花茶…等。
2.中發酵中 如凍頂烏龍、鐵觀音、水仙等。
3.重發酵中 如白毫烏龍(東方美人茶)。
三.全發酵茶:如紅茶。
四.後發酵茶:如普洱茶。
1.自然良性後發酵(生茶品)。
2.人為加工發酵(熟茶品)。
熟茶是因製作時用科學方式加上人為發酵法,讓茶性、茶質刺激性退化導致茶湯入口時感覺軟化,使苦感與澀度減輕,所以熟茶品在市面上約有8成以上之消費者喜愛。
生茶品,因需要長時間自然乾淨的環境來做後發酵,在等待漫漫歲月裡,喝掉一片即減少一片的情況下,經30~50年後能保留下來的又有幾片呢?況且擁有清末、民初之百年古董級茶品的茶友們,也隨著市場流通漸少,而大家擁茶自重,好茶也因此更顯得彌足而珍貴。由於生熟之不同,其滋味亦略異,有的必須要清新軟水(熟茶品),有的口味重入口要刺激而略帶苦澀,稍後舌面生津,苦味回甘,(20年~29年以內之生茶品)有的則講究甘潤而有回味,口腔有充足的陳年香味使喉韻有滿足的感覺,如此接近完美的印級以上之陳年古董茶,苦澀味重且持久不退,茶湯火味重,且異味濃,久而不退者則非佳茗。
觀湯色
普洱茶品因發酵程度輕重及時間長久而呈現不同的水色
一.熟茶品
新茶:陳化期短,茶湯水濃,新茶品有未經時間陳化的茶菁味道。
陳茶:陳化期不足,回味度差,但苦、澀味道已經淡化,感覺入喉順口。
老茶:陳化期足,水性厚,茶質佳,唯回甘生津度不及生茶品強。
二.生茶品
新茶:如台灣高山茶,茶色淡黃,入口澀感強烈。
陳茶:色如鐵觀音之琥珀黃,入口澀感轉為甘甜
老茶:色如棗紅,有如紅蜜色,入口順滑轉為生津。
古董茶:濃郁且滑口,舌底鳴泉,心曠神怡。但茶色不能有混濁需澄清鮮亮帶油光性。
浸泡時間
普洱茶葉浸泡時間的長短,直接關係著茶湯中可溶物的量與質,也會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浸泡時間與茶葉用量、水溫、茶葉粗嫩與鬆緊有關。經由緊壓的普洱茶最好先在1~2週之前將其全部撥開透氣、回性;1~2週後待舊味退去,使新的空氣進入發酵後再置入陶罐或紫砂罐內,普洱茶之原味將會慢慢呈現,泡茶時茶葉只要放置沖泡茶壺的五分之一茶量即可(散茶需要多放一點,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量)。
普洱茶葉放得多,浸泡時間就要縮短。緊壓茶如磚、餅、沱茶的沖泡時間可短些,不可與普洱散茶一樣,否則茶湯的濃度太高而不堪入口(若對茶性不了解,可以先以少量,慢慢對茶品有概念後,再發揮熟悉的方法將普洱茶表現到完美境界)。當然,可依個人喜好之茶湯濃淡、普洱茶品之生熟、陳期之長短、茶性之強弱,去調整茶葉用量及浸泡時間以求其「適口」習慣的濃度。
聞香氣
普洱茶的茶香氣有別於台灣高山茶之清香優雅,新製成之普洱茶香味與台灣茶略為相似,只因普洱茶須藉由空氣中之適量水分,來做後發酵之工序,達到越陳越香之效果,所以普洱茶的香氣是茶品本身所含有的芳香物質,歷經陳化時間之長短、倉儲環境之好壞,再經沸水沖泡而散發出的自然氣味;這些氣味吸入鼻腔後喚醒味覺,經由大腦判別香味、判別陳化年份及發酵完整與否感覺。
葉底茶面展開度
以手指捏茶葉底,一般以彈性強為佳,表示茶菁幼嫩,製造得宜,倉儲良好發酵完整自然。
熟茶品倉別
溼倉儲熟茶品:
因茶湯多半平淡無味且不耐泡(此乃俗稱之臭曝茶)。葉底呈現暗栗黑色,沖泡後感覺無彈性,乾軟碎爛。
乾倉熟茶品:
若陳化期夠,此種茶品乃為上品佳茗。
生茶品倉別
濕倉生茶品:
此乃商人投機方式造假,企圖縮短陳化期,以達到經濟效益。
乾倉生茶品:
製造技術良好,茶湯濃郁,沖泡次數亦多。
3
(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lein 發表於 2015/10/26
感謝您的指教,說明得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5/02/07
說明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進階級會員
bear33 發表於 2010/05/20
主要差別在於發酵程度不同~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草苺栽種問題??
下一篇
原生種竹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