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9
會員總數:115237
平均討論數:3.9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黃豆的黃麴毒素
發問者:hsin
發問日期:2013年10月10日
36833
0
20 人評價
請問專家:我時常到附近雜貨店購買黃豆回來自己打豆漿來喝.可是他賣的黃豆有蟲吃過(如圖)一小粒是蟲蟲的便便.有些黃豆內已經成一個小洞.不知這是一種黃麴毒素嗎?還可以吃嗎?我總以為有小蟲是代表沒有噴農藥比較安全.已經跟雜貨老闆買很久不好意思跟她說這樣情形.
專家回覆
1 則
達人級會員
農業達人 發表於 2013/11/04
本篇討論
3 則
達人級會員
花園 發表於 2013/11/12
黃麴毒素是由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產生,黃麴菌分布於全球農產品、土壤及乾草中,是黃豆、玉米、花生、小麥及五穀雜糧類霉變產生的主要毒素,其原因常是收割後,運輸、儲藏及食品加工方法不當,經由溫度及溼度的作用,產生黴菌(主要是aspergillusflavus),進而導致黃麴毒素的產生。其中以溼度最重要,黃麴毒素的產生最低要求的相對濕度是85% 。因此,降低水份和濕度是控制黃麴毒素的最好方法。黃麴毒素產生的最佳溫度為28度C,雖然在12度以下,黃麴菌仍會生長,卻不會產生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是無法靠一般烹飪方式,加以去除的。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可用烤箱高溫烘烤的方法。花生可減少20到40%的毒素,核桃甚至可減少50到90%的毒素。事實上,最近有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葉綠素的食物綠色蔬菜,可降低55%的尿中Alfatoxin-DNA adducts的濃度,可能有降低黃麴毒素引起的染色體突變的毒性作用。儘量購買真空包裝的米、黃豆、麥、五穀雜糧,及其他食物製品。一旦打開後,最好置於冰箱內保存,並在一定期限內吃完。
1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5/02/17
說明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蠻頭 發表於 2013/10/29
是我的話,根本就不敢吃..建議你換別家購買,黃豆在台灣幾乎沒有種植,90%都是進口,所以購買時最好是真空包裝,有驗證標章等
1
(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enny 發表於 2014/01/16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演唱會 發表於 2013/10/14
黃麴毒素的性質-黃麴毒菌被歸類於"Storage fungi"之內,是因為這種黴菌常會生長在含高量碳水化合物的榖類中,如玉米、大麥、小麥、花生、燕麥、高梁、粟、豆類等,尤其當穀物含水量在18∼20%,溫度在20∼25℃時最容易感染。黃曲霉是一種「好氣性」的黴菌,它必須在有氧的環境下才能生存,產毒;同時酸鹼度與黃麴毒菌產生也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酸鹼度在5.6 左右,其他條件皆在適合的情況下,則24 小時內即可產生黃麴毒素,一般人以為穀類和食品被黃麴毒菌污染後,就會產生黃麴毒素,其實不然,黃麴毒菌必須在適當的溫度、濕度及穀物含水量下才能產生毒素,譬如最適合於產毒的溫度大約在25℃∼30℃之間,相對濕度在75%以上,主要雜糧穀粒(玉米、大豆、落花生、高梁)含水量在16∼20%左右。其次是黴菌再經過煮、炒、油、炸後是會被殺死的。但黃麴毒素需在260℃以上才能被破壞。
由上述情形得知黃麴毒素為害之重要性,不可不防,因此,為了有效預防玉米、大豆、落花生等雜糧穀物感染黃麴毒素,做好以下幾點工作是必要的。
1.澈底做好田間病蟲害防治及排水設施,減少子實被害及腐爛發霉。
2.採收後須立即晒乾至水分含量在13%以下,並防反潮。
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 5(4):12-13
3.晒場應確實清掃乾淨,乾燥時嚴禁禽畜踐踏而污染糞便。
4.大豆乾燥後避免用重物輾壓脫粒,以防豆仁損傷碎裂,減少被污染的機會。
5.花生剝穀時,注意保持花生仁的完整,不要受到損傷,機械剝仁時更要特別注意。
6.選擇晴朗的天氣採收,若採收後遇到連日下雨,須用乾燥機乾燥,否則需將雨帆搭架起來,保持通風並按時翻扒,以免高溫高濕增加發霉機會。
7.檢除已發霉或損傷的子實,以免污染蔓延。
8.貯藏期間注意環境的乾燥及通風,溫度最好在20℃以下,相對濕度在50%以下。
9.若沒有適當的貯倉,穀物不要堆積太久。
10.穀倉在穀物未入倉之前應澈底清掃消毒,倉內已放置之舊穀預先燻蒸,以去除昆蟲為害,並儘量減少鄰近可能之昆蟲源。
11.貯存種子若非留種用,發現昆蟲或黴菌時,用溴化甲烷燻蒸防治昆蟲,並用丙酸防治黴菌生長。
12.隨時檢視貯存的穀物是否已經開始腐敗變質,以便採取因應措施。
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frm=1&source=web&cd=2&ved=0CDUQFjAB&url=http%3A%2F%2Fhdais.moa.gov.tw%2Fhtmlarea_file%2Fweb_articles%2Fhdais%2F604%2Fnews5(4)_12-13.pdf&ei=HmlbUr6-G9CElAWXu4DICw&usg=AFQjCNHK1oG-QUCE_MDX7x70c---_klZOQ&bvm=bv.53899372,d.dGI
由上述情形得知黃麴毒素為害之重要性,不可不防,因此,為了有效預防玉米、大豆、落花生等雜糧穀物感染黃麴毒素,做好以下幾點工作是必要的。
1.澈底做好田間病蟲害防治及排水設施,減少子實被害及腐爛發霉。
2.採收後須立即晒乾至水分含量在13%以下,並防反潮。
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 5(4):12-13
3.晒場應確實清掃乾淨,乾燥時嚴禁禽畜踐踏而污染糞便。
4.大豆乾燥後避免用重物輾壓脫粒,以防豆仁損傷碎裂,減少被污染的機會。
5.花生剝穀時,注意保持花生仁的完整,不要受到損傷,機械剝仁時更要特別注意。
6.選擇晴朗的天氣採收,若採收後遇到連日下雨,須用乾燥機乾燥,否則需將雨帆搭架起來,保持通風並按時翻扒,以免高溫高濕增加發霉機會。
7.檢除已發霉或損傷的子實,以免污染蔓延。
8.貯藏期間注意環境的乾燥及通風,溫度最好在20℃以下,相對濕度在50%以下。
9.若沒有適當的貯倉,穀物不要堆積太久。
10.穀倉在穀物未入倉之前應澈底清掃消毒,倉內已放置之舊穀預先燻蒸,以去除昆蟲為害,並儘量減少鄰近可能之昆蟲源。
11.貯存種子若非留種用,發現昆蟲或黴菌時,用溴化甲烷燻蒸防治昆蟲,並用丙酸防治黴菌生長。
12.隨時檢視貯存的穀物是否已經開始腐敗變質,以便採取因應措施。
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frm=1&source=web&cd=2&ved=0CDUQFjAB&url=http%3A%2F%2Fhdais.moa.gov.tw%2Fhtmlarea_file%2Fweb_articles%2Fhdais%2F604%2Fnews5(4)_12-13.pdf&ei=HmlbUr6-G9CElAWXu4DICw&usg=AFQjCNHK1oG-QUCE_MDX7x70c---_klZOQ&bvm=bv.53899372,d.dGI
4
(7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lein 發表於 2015/08/28
多謝指教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5/02/17
說明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enny 發表於 2013/10/15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ben 發表於 2013/10/15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肥料4+2的組合模式
下一篇
草莓常用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