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6
會員總數:115226
平均討論數:3.8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這種鳥叫什麼名字?
發問者:Jo
發問日期:2016年07月06日
4257
0
50 人評價
早起在院子裡看到這種鳥,體型比麻雀烏鴉都大,看起來有點威武的感覺,可惜照下來的照片大多很模糊,不夠清晰,很想知道這是什麼鳥。
本篇討論
4 則
達人級會員
jnjn 發表於 2016/07/07
黑冠麻鷺(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中等大小,分布在亞洲南部、東部和東南亞,在印度、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和菲律賓等一帶繁殖。
黑冠麻鷺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棲習於森林裏並常夜間活動,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在繁殖期入夜後會站在樹枝上向四方大聲鳴叫。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背部為黑暗的紅棕色,腹部有細條紋,翼黑。亞成鳥是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並且下部有斑紋
黑冠麻鷺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棲習於森林裏並常夜間活動,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在繁殖期入夜後會站在樹枝上向四方大聲鳴叫。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背部為黑暗的紅棕色,腹部有細條紋,翼黑。亞成鳥是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並且下部有斑紋
2
(14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ben 發表於 2016/07/08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kenny 發表於 2016/07/08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巴那那 發表於 2016/07/06
照片拍的有些模糊,就外觀的確是黑冠麻鷺
額、頭頂及冠羽為黑色,冠羽長達10公分左右,背部為銹紅色有黑色橫漣紋,胸腹部亦有銹紅色縱麻斑,故有其名。
成鳥與亞成鳥顏色及斑紋略有不同,分布除臺灣以外,西自印度、錫蘭、尼古巴群島、緬甸、中南半島,東至華南和海南島。
在「臺北植物園」也曾有其足跡,可以參考下列網址的圖片比對
https://kmweb.m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90671&ctNode=5568&mp=317&kpi=0&hashid=
額、頭頂及冠羽為黑色,冠羽長達10公分左右,背部為銹紅色有黑色橫漣紋,胸腹部亦有銹紅色縱麻斑,故有其名。
成鳥與亞成鳥顏色及斑紋略有不同,分布除臺灣以外,西自印度、錫蘭、尼古巴群島、緬甸、中南半島,東至華南和海南島。
在「臺北植物園」也曾有其足跡,可以參考下列網址的圖片比對
https://kmweb.m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90671&ctNode=5568&mp=317&kpi=0&hashid=
1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ben 發表於 2016/07/09
good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淺井小鬼 發表於 2016/07/06
黑冠麻鷺
之前被小朋友拿鐵鍊還是繩子倒吊虐待的鳥
天性不太怕人所以笨笨的,看到人都不知道要躲
天氣好時會展翅曬太陽
這是我在中正紀念堂拍到的,高清畫質,麻鷺曬翅圖XD
之前被小朋友拿鐵鍊還是繩子倒吊虐待的鳥
天性不太怕人所以笨笨的,看到人都不知道要躲
天氣好時會展翅曬太陽
這是我在中正紀念堂拍到的,高清畫質,麻鷺曬翅圖XD
0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演唱會 發表於 2016/07/06
黑冠麻鷺
英名:Malaysian Night Heron
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
分佈:
分佈於台灣北、中、南部低海拔山區至山麓一帶,但是在北部的近郊及都會公園內繁殖族群數量正在擴增中。
習性:
較常出現在森林底層,常單獨活動於陰濕的竹林、闊葉林下或在溪澗水邊覓食,站在樹上休息時會把身體挺直,配合周遭環境作成擬態。多於樹林下層尋找蚯蚓、昆蟲為主食,在水邊則覓食小魚蝦、兩棲類、無脊椎軟體動物或水生昆蟲等。繁殖期約為3月至9月,築巢於雜木森林或竹林間高枝上。
英名:Malaysian Night Heron
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
分佈:
分佈於台灣北、中、南部低海拔山區至山麓一帶,但是在北部的近郊及都會公園內繁殖族群數量正在擴增中。
習性:
較常出現在森林底層,常單獨活動於陰濕的竹林、闊葉林下或在溪澗水邊覓食,站在樹上休息時會把身體挺直,配合周遭環境作成擬態。多於樹林下層尋找蚯蚓、昆蟲為主食,在水邊則覓食小魚蝦、兩棲類、無脊椎軟體動物或水生昆蟲等。繁殖期約為3月至9月,築巢於雜木森林或竹林間高枝上。
0
(14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下一篇
台農73甘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