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7
會員總數:115212
平均討論數:3.8
專家補充數:9557
農業知識家
有關有毒海洋生物
發問者:陳*智
發問日期:2016年10月21日
7289
0
180 人評價
最近看有關海洋生物資料,有些疑問想請問專家同行。
1. 海洋生物吃進有毒物質他本身不會中毒嗎?
2. 生物本身產生毒物與吃進有毒物質那一種對生物生存較有利?
3. 看資料好像吃進毒物質海洋生物好像比較毒嗎?
謝謝
本篇討論
15 則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1/02
毒蟹的毒性強度取決於上述毒素的種類及含量,每種毒蟹含毒的成分常不只一種,只是各成分的比例不同而已。在國外有毒蟹類中,以銅鑄熟若蟹、花紋愛潔蟹、繡花脊熟若蟹及鱗斑蟹4種所含的毒性最強,是常引起食物中毒的蟹種,臺灣海域也可見到牠們的蹤跡。
以銅鑄熟若蟹為例,在澳洲、菲律賓、斐濟、帛琉等地已被學者檢驗出含有河魨毒及麻痺性貝毒的成分,且毒性甚為強烈。尤其在距離臺灣僅80海里的琉球石垣島,所捕獲的銅鑄熟若蟹就含有高達2,000 MU/g的麻痺性貝毒,值得加以注意。
以銅鑄熟若蟹為例,在澳洲、菲律賓、斐濟、帛琉等地已被學者檢驗出含有河魨毒及麻痺性貝毒的成分,且毒性甚為強烈。尤其在距離臺灣僅80海里的琉球石垣島,所捕獲的銅鑄熟若蟹就含有高達2,000 MU/g的麻痺性貝毒,值得加以注意。
7
(1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2/26
解釋介紹說明清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2/02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1/12
不錯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1/02
自古以來,因食用有毒蟹類而中毒的事件層出不窮,地點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各國、印度、非洲、南太平洋群島等地。這些毒蟹的毒性,經日本、澳洲、新加坡等地的學者近四十多年來的調查研究,已陸續揭開其神祕的面紗。
由目前國外毒蟹研究資料得知,蟹類科別中以扇蟹科的有毒種類較多,毒性較強,所含的毒性成分可分為: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PSP),包括蛤蚌毒素(saxitoxin, STX)、新蛤蚌毒素(neosaxitoxin, neoSTX)、膝溝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等的衍生物;河魨毒(tetrodotoxin, TTX),包括脫水河魨毒衍生物(anhydro-TTX);菟葵毒等。
其中,第1類的麻痺性貝毒,就是民國75年東港西施舌貝中毒的原因,這種毒素是由有毒渦鞭毛藻所產生,再經由貝類的濾食作用把毒素蓄積在貝體內,毒性甚強,屬於猛烈的神經性毒素,目前已知有20餘種的麻痺性貝毒衍生物。
第2類的河魨毒,即河魨體內所含的毒素,毒性與麻痺性貝毒相當,作用機轉也類似。二者雖都不及肉毒桿菌的細菌毒素和腔腸動物菟海葵產生的菟葵毒強,但在低分子量毒素中,都僅次於南美洲的青蛙毒,毒性是氰化鈉的1千倍以上。
第3類的菟葵毒,是由一種海葵身上分泌出來的毒素,毒性在非蛋白質類生物毒中是最強的,毒性強度遠高於前二者。
由目前國外毒蟹研究資料得知,蟹類科別中以扇蟹科的有毒種類較多,毒性較強,所含的毒性成分可分為: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PSP),包括蛤蚌毒素(saxitoxin, STX)、新蛤蚌毒素(neosaxitoxin, neoSTX)、膝溝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等的衍生物;河魨毒(tetrodotoxin, TTX),包括脫水河魨毒衍生物(anhydro-TTX);菟葵毒等。
其中,第1類的麻痺性貝毒,就是民國75年東港西施舌貝中毒的原因,這種毒素是由有毒渦鞭毛藻所產生,再經由貝類的濾食作用把毒素蓄積在貝體內,毒性甚強,屬於猛烈的神經性毒素,目前已知有20餘種的麻痺性貝毒衍生物。
第2類的河魨毒,即河魨體內所含的毒素,毒性與麻痺性貝毒相當,作用機轉也類似。二者雖都不及肉毒桿菌的細菌毒素和腔腸動物菟海葵產生的菟葵毒強,但在低分子量毒素中,都僅次於南美洲的青蛙毒,毒性是氰化鈉的1千倍以上。
第3類的菟葵毒,是由一種海葵身上分泌出來的毒素,毒性在非蛋白質類生物毒中是最強的,毒性強度遠高於前二者。
7
(1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2/26
解釋介紹說明清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2/02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1/02
想不到我吃食物,毒物質海洋生物那麼多!
8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2/26
解釋介紹說明清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2/02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1/12
不錯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大林 發表於 2016/10/27
微生物能將浮在水面的汞轉換成甲基汞,進入海洋食物鏈後,又因為生物蓄積效應,在覓食者體中以十的三次方比例累積並不斷循環,因此在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鯊魚、旗魚、大鮪魚中含量最高。
甲基汞是一種嚴重的神經毒,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大腦損傷,且在人體的半衰期達四十五年之久,也就是說人體很難正常代謝出來。儘管許多醫師經常在媒體宣導不要吃鯊魚、旗魚、大鮪魚等大型魚類,但奇怪的是,這三種魚依然是國人最常吃的魚,銷售量長年居高不下,所以有需要再次提醒的需要。
此外,過去提到鮪魚含汞問題時,總有人會問:「那我常吃鮪魚罐頭,不就糟了?」這反而不用太緊張,因為汞污染嚴重的鮪魚,是指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大鮪魚,但鮪魚罐頭大多使用價格便宜的小鮪魚,相對比較安全。不過鮪魚罐頭裡的油並不是魚油,而是沙拉油,吃多了對健康仍然有害,一樣不建議常吃。
甲基汞是一種嚴重的神經毒,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大腦損傷,且在人體的半衰期達四十五年之久,也就是說人體很難正常代謝出來。儘管許多醫師經常在媒體宣導不要吃鯊魚、旗魚、大鮪魚等大型魚類,但奇怪的是,這三種魚依然是國人最常吃的魚,銷售量長年居高不下,所以有需要再次提醒的需要。
此外,過去提到鮪魚含汞問題時,總有人會問:「那我常吃鮪魚罐頭,不就糟了?」這反而不用太緊張,因為汞污染嚴重的鮪魚,是指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大鮪魚,但鮪魚罐頭大多使用價格便宜的小鮪魚,相對比較安全。不過鮪魚罐頭裡的油並不是魚油,而是沙拉油,吃多了對健康仍然有害,一樣不建議常吃。
8
(1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2/26
解釋介紹說明清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2/02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老菜 發表於 2016/10/27
世界上海產刺毒動物中以水母引起的刺傷事件最多,最常見也最嚴重,有些種類毒性甚至強至可致人於死。而目前世界上約有200多種水母,均有毒性,惟毒性高低不同,毒性高常引起螫傷的種類約有十多種左右,其中以澳洲產的鐘形水母(Chrionex fleckeri) 最毒,可說是世界上分泌毒液之毒腺動物(如毒蛇、毒蜂、毒蠍)中最強者,死亡者通常於被刺後15分鐘內致死,澳洲至今已有60多人因此水母而死亡;所幸近年來已有抗毒血清發明生產,而大大降低中毒死亡率。水母的毒素一般為具有神經、心臟與溶血毒性的蛋白質和胜肽類,在室溫下極為不安定,並且毒素量少組成太複雜,故毒素的分離與鑑定較為困難。
8
(1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2/26
解釋介紹說明清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2/02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0/27
看來有毒海洋生物還真多。
8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2/26
解釋介紹說明清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2/02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0/25
台灣位處溫帶和亞熱帶,主要漁獲是熱帶、亞熱帶的珊瑚礁魚類,在這海
域所產的大型(3公斤以上)魚類,部分種類容易在牠們的肝臟中累積熱帶性海魚
毒,少數也會在肌肉中累積毒素,因魚種不同,毒素種類也不同,在台灣偶爾會造成食
物中毒事件。因此撰文介紹以提醒國人注意這類有毒魚種的毒性。
水母毒和芋螺毒在國外曾引起重大的傷害事件,台灣數十年來倒不曾有過類似的報
導。然而國人嗜好食用海蜇皮,偶爾有人訴苦海蜇皮有毒,但通常難以檢驗確定。由於
國人海上休閒活動逐漸增多,對有毒水母和芋螺的防備須予以注意。
域所產的大型(3公斤以上)魚類,部分種類容易在牠們的肝臟中累積熱帶性海魚
毒,少數也會在肌肉中累積毒素,因魚種不同,毒素種類也不同,在台灣偶爾會造成食
物中毒事件。因此撰文介紹以提醒國人注意這類有毒魚種的毒性。
水母毒和芋螺毒在國外曾引起重大的傷害事件,台灣數十年來倒不曾有過類似的報
導。然而國人嗜好食用海蜇皮,偶爾有人訴苦海蜇皮有毒,但通常難以檢驗確定。由於
國人海上休閒活動逐漸增多,對有毒水母和芋螺的防備須予以注意。
7
(1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7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0/24
雖然世界各國的海洋生物學者專家一直致力於研究魚刺毒的化學性質,但對
於大部分魚刺毒素的性狀到目前為止都不甚了解。原因是魚刺毒蛋白質極不安
定,例如使用凍結乾燥法(把溶液凍結後以真空狀態使水分蒸發的方法)處理時
毒性會消失,另外在攝氏4度或凍結狀態下毒性也會漸漸消失,因此必須採集活體
魚才能進行實驗。此外,每尾毒魚分泌的毒素很少,必須以大量的活體魚才能進
行毒素純化。加上有些刺毒魚類大量採集困難,以及採集後飼養不易等因素,更
增加了研究的困難性。
雖然非常困難,但世界各國學者專家仍積極從事魚刺毒的研究。近幾年,比
較被具體研究及了解的魚刺毒素,有腫瘤毒A的stonustoxin(分子量14.8萬)和另
外兩種verrucotoxin毒素(分子量分別是9萬及32.2萬的醣蛋白質),以及大龍J
(Trachinus draco)(非台灣魚種)的dracotoxin(分子量是10.5萬)等。
魚刺毒素種類很多,各魚種所含毒素也不盡相同,但根據各國學者專家研究
的結果,顯示魚刺毒具有以下共同點霽對小老鼠具有致死毒性;對哺乳類動物的
紅血球具有特異的溶血性;毒素具有類似免疫的性狀;都是蛋白質毒素,分子量
大多在10萬左右或更大。
於大部分魚刺毒素的性狀到目前為止都不甚了解。原因是魚刺毒蛋白質極不安
定,例如使用凍結乾燥法(把溶液凍結後以真空狀態使水分蒸發的方法)處理時
毒性會消失,另外在攝氏4度或凍結狀態下毒性也會漸漸消失,因此必須採集活體
魚才能進行實驗。此外,每尾毒魚分泌的毒素很少,必須以大量的活體魚才能進
行毒素純化。加上有些刺毒魚類大量採集困難,以及採集後飼養不易等因素,更
增加了研究的困難性。
雖然非常困難,但世界各國學者專家仍積極從事魚刺毒的研究。近幾年,比
較被具體研究及了解的魚刺毒素,有腫瘤毒A的stonustoxin(分子量14.8萬)和另
外兩種verrucotoxin毒素(分子量分別是9萬及32.2萬的醣蛋白質),以及大龍J
(Trachinus draco)(非台灣魚種)的dracotoxin(分子量是10.5萬)等。
魚刺毒素種類很多,各魚種所含毒素也不盡相同,但根據各國學者專家研究
的結果,顯示魚刺毒具有以下共同點霽對小老鼠具有致死毒性;對哺乳類動物的
紅血球具有特異的溶血性;毒素具有類似免疫的性狀;都是蛋白質毒素,分子量
大多在10萬左右或更大。
7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7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4
海洋生物具有各種的特殊方式,以適應生活環境、自我防禦、捕食等,如體內
毒素、體表黏液毒素、魚刺毒等。這些毒素都有可能因攝食有毒魚類或被魚刺刺
傷,而造成中毒現象。
具有刺毒可使人刺傷中毒的海洋生物很多,常見的有水母、芋螺、海膽、魟
魚、象魚、鰻鯰、石頭公等。所謂的刺毒魚,就是在背鰭或胸鰭上有毒腺的魚類,
全世界約有200種以上,從日本本土沿岸、琉球至台灣海域至少有150種。
常見的魚類有的牙齒銳利,有的魚鰓利如刀鋒,有的帶有毒刺,對於這些魚類
必須特別小心。在台灣俚語中有句「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指的就是魚類
刺毒毒性強烈的順序。所謂的魟就是魟魚,虎又名獅子魚,沙毛是鰻鯰的俗稱,臭
肚又名象魚。如果不幸被這些魚的魚刺刺中,輕者腫痛,重則休克送命。
毒素、體表黏液毒素、魚刺毒等。這些毒素都有可能因攝食有毒魚類或被魚刺刺
傷,而造成中毒現象。
具有刺毒可使人刺傷中毒的海洋生物很多,常見的有水母、芋螺、海膽、魟
魚、象魚、鰻鯰、石頭公等。所謂的刺毒魚,就是在背鰭或胸鰭上有毒腺的魚類,
全世界約有200種以上,從日本本土沿岸、琉球至台灣海域至少有150種。
常見的魚類有的牙齒銳利,有的魚鰓利如刀鋒,有的帶有毒刺,對於這些魚類
必須特別小心。在台灣俚語中有句「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指的就是魚類
刺毒毒性強烈的順序。所謂的魟就是魟魚,虎又名獅子魚,沙毛是鰻鯰的俗稱,臭
肚又名象魚。如果不幸被這些魚的魚刺刺中,輕者腫痛,重則休克送命。
7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0/23
蟹類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是廣受國人喜愛的海鮮之一。
很多人與蟹類實際接觸的印象,可能只是來自市面上販售或
已上餐桌的少數經濟性食用種類而已。
然而,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在印度與太平洋地區的沿海居民,
因食用有毒蟹類而中毒的案例時有所聞,常常造成死亡事件。
尤其在距離臺灣僅80海里的日本琉球石垣島所產,
種名是銅鑄熟若蟹的毒蟹,每克含有高達2,000老鼠單位(MU)的麻痺性貝毒。
一老鼠單位表示在15分鐘內可使一隻20克的小白鼠致死的毒素量,
而2,000 MU/g即表示1克蟹肉內所含毒素 足以殺死2,000隻20克重的小白鼠。
很多人與蟹類實際接觸的印象,可能只是來自市面上販售或
已上餐桌的少數經濟性食用種類而已。
然而,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在印度與太平洋地區的沿海居民,
因食用有毒蟹類而中毒的案例時有所聞,常常造成死亡事件。
尤其在距離臺灣僅80海里的日本琉球石垣島所產,
種名是銅鑄熟若蟹的毒蟹,每克含有高達2,000老鼠單位(MU)的麻痺性貝毒。
一老鼠單位表示在15分鐘內可使一隻20克的小白鼠致死的毒素量,
而2,000 MU/g即表示1克蟹肉內所含毒素 足以殺死2,000隻20克重的小白鼠。
7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3
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0/23
熱帶性海魚毒的毒成分相當複雜,包括脂溶性的雪卡毒、甘畢爾藻毒、鸚哥魚毒、水溶性的刺尾魚毒、菟葵毒和雪卡胜肽毒,其中又以雪卡毒、甘畢爾藻毒、鸚哥魚毒、刺尾魚毒及菟葵毒5種熱帶性海魚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最為常見。以下針對這6種毒成分做簡單的說明。
雪卡毒 這是一種無味、無色且對熱穩定的非結晶多醚化合物,含有許多甲基和羥基。它有3種異構物,分別是CTX-1、CTX-2及CTX-3,其中CTX-1對小鼠的半致死劑量(lethal dose 50%, LD50)是0.25 μg/kg。因為具有弱極性和中極性的部分,所以會被細胞膜的脂質雙層吸收並存在其中,主要作用於神經末梢和中樞神經節,影響神經、肌肉及心細胞的離子通道,並抑制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神經突觸體對丁氨酸和多巴胺的吸收,造成神經傳遞受阻而引起運動失調等症狀。
甘畢爾藻毒 主要是從有毒的渦鞭毛藻甘畢爾毒藻中分離出來的,其中毒症狀類似雪卡毒,對小鼠的LD50是50 μg/kg。在動物試驗的模式中,可觀察到小鼠有呼吸困難、胃部萎縮和小腸腫脹的現象。
鸚哥魚毒 最先是由鸚哥魚的肌肉中純化而得到的,對小鼠的LD50是30 μg/kg。其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狀與雪卡毒相似,且通常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會持續5~10天後才開始恢復,有的甚至超過1個月才有開始恢復的跡象,因此有學者認為這一毒素可能是由雪卡毒轉變而來的。
刺尾魚毒 主要是從笛鯛魚和鸚哥魚的腸道內容物所培養的甘畢爾毒藻中純化出來的,對小鼠的LD50是0.17 μg/kg。目前已證實它主要作用在鈉鉀離子幫浦,會與通道閘門活性控制位置結合,使細胞膜去極化讓離子通道完全打開,導致離子通道對離子的選擇性降低,造成鈉離子進入細胞的量快速增加而使細胞遭到破壞。
菟葵毒 對小鼠的LD50是25 ng/kg,它會引起肌肉的劇烈收縮而導致肌肉劇痛,是一種強烈的皮膚刺激物,且有促使腫瘤生成的能力。作用機制已證實和刺尾魚毒相同,都會作用於鈉鉀離子幫浦,與通道閘門活性控制位置結合。
雪卡胜肽毒 事實上這一毒素對老鼠和人類是無毒的,對於貓卻是有毒的。有學者研究指出其具有蛋白質胜肽部分,總胺基酸殘基占固形物的40%左右,對貓的LD50是3 μg/kg。因為很容易在儲藏及凍藏時遭到破壞,目前對於這種毒成分的研究很少,至今仍未清楚它的毒性作用。
雪卡毒 這是一種無味、無色且對熱穩定的非結晶多醚化合物,含有許多甲基和羥基。它有3種異構物,分別是CTX-1、CTX-2及CTX-3,其中CTX-1對小鼠的半致死劑量(lethal dose 50%, LD50)是0.25 μg/kg。因為具有弱極性和中極性的部分,所以會被細胞膜的脂質雙層吸收並存在其中,主要作用於神經末梢和中樞神經節,影響神經、肌肉及心細胞的離子通道,並抑制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神經突觸體對丁氨酸和多巴胺的吸收,造成神經傳遞受阻而引起運動失調等症狀。
甘畢爾藻毒 主要是從有毒的渦鞭毛藻甘畢爾毒藻中分離出來的,其中毒症狀類似雪卡毒,對小鼠的LD50是50 μg/kg。在動物試驗的模式中,可觀察到小鼠有呼吸困難、胃部萎縮和小腸腫脹的現象。
鸚哥魚毒 最先是由鸚哥魚的肌肉中純化而得到的,對小鼠的LD50是30 μg/kg。其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狀與雪卡毒相似,且通常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會持續5~10天後才開始恢復,有的甚至超過1個月才有開始恢復的跡象,因此有學者認為這一毒素可能是由雪卡毒轉變而來的。
刺尾魚毒 主要是從笛鯛魚和鸚哥魚的腸道內容物所培養的甘畢爾毒藻中純化出來的,對小鼠的LD50是0.17 μg/kg。目前已證實它主要作用在鈉鉀離子幫浦,會與通道閘門活性控制位置結合,使細胞膜去極化讓離子通道完全打開,導致離子通道對離子的選擇性降低,造成鈉離子進入細胞的量快速增加而使細胞遭到破壞。
菟葵毒 對小鼠的LD50是25 ng/kg,它會引起肌肉的劇烈收縮而導致肌肉劇痛,是一種強烈的皮膚刺激物,且有促使腫瘤生成的能力。作用機制已證實和刺尾魚毒相同,都會作用於鈉鉀離子幫浦,與通道閘門活性控制位置結合。
雪卡胜肽毒 事實上這一毒素對老鼠和人類是無毒的,對於貓卻是有毒的。有學者研究指出其具有蛋白質胜肽部分,總胺基酸殘基占固形物的40%左右,對貓的LD50是3 μg/kg。因為很容易在儲藏及凍藏時遭到破壞,目前對於這種毒成分的研究很少,至今仍未清楚它的毒性作用。
8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2/19
資料收集清楚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7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0/22
常發生熱帶性海魚毒食物中毒的珊瑚礁魚種,約有數百種,其分布海域介於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而以太平洋、西印度洋、加勒比海等海域為主,全球每年估計受影響的人數超過25,000人。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食品農糧組織都相當重視這個問題。
熱帶性海魚毒又稱為雪卡毒素,來源目前已證實是有毒渦鞭毛藻甘畢爾毒藻。這種有毒的渦鞭毛藻主要寄生在紅藻、褐藻、綠藻等大型藻類上,並且附著於珊瑚礁岩的表面,當草食性魚類攝食到這些有毒藻類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使魚類遭到毒化。最後再經由食物鏈讓人類吃了這些有毒魚類,導致中毒的現象。
熱帶性海魚毒的中毒症狀通常在攝食1~24小時後出現,隨著魚體所含毒性、攝食魚體部位及個人的敏感性不同而有所差異,而不同於其他海洋生物毒的症狀,是中毒者對溫度的感覺有顛倒的情況發生。
熱帶性海魚毒又稱為雪卡毒素,來源目前已證實是有毒渦鞭毛藻甘畢爾毒藻。這種有毒的渦鞭毛藻主要寄生在紅藻、褐藻、綠藻等大型藻類上,並且附著於珊瑚礁岩的表面,當草食性魚類攝食到這些有毒藻類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使魚類遭到毒化。最後再經由食物鏈讓人類吃了這些有毒魚類,導致中毒的現象。
熱帶性海魚毒的中毒症狀通常在攝食1~24小時後出現,隨著魚體所含毒性、攝食魚體部位及個人的敏感性不同而有所差異,而不同於其他海洋生物毒的症狀,是中毒者對溫度的感覺有顛倒的情況發生。
8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7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0/22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2
海洋生物毒廣泛分布在許多海洋生物中,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河魨毒(tetrodotoxin, TTX)與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 PSP)兩種,而這兩種生物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也最多。除了上述兩種海洋生物毒之外,還有因攝食熱帶或亞熱帶珊瑚礁魚類引起的熱帶性海魚毒中毒(ciguatera)。不過熱帶性海魚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與河魨毒和麻痺性貝毒的症狀不同,致死率也較低。
8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3
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0/22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大林 發表於 2016/10/22
海洋生物為抵禦天敵、繁衍後代、攝食餌料等目的,本身生合成或經食物鏈累積毒素,形成有毒的海洋生物,約有數萬種。
8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7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0/22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老菜 發表於 2016/10/22
水母的傘狀身體是由膠狀物質組成的,下方有許多觸手,藉由傘內肌肉收縮,使水母可在海面上漂浮游動。由於牠體內的消化腔經口與外界相通,以前把這一類的動物稱為腔腸動物,現在則稱為刺細胞動物。水母觸手上有很多刺細胞,遇到攻擊時就會放出捲曲的絲狀物纏住對方,有的刺細胞末端有倒鉤或刺,能把毒液注入獵物體內,使其麻醉。其射出的毒量非常少,但大型水母的總射出量可達數毫升左右。
大部分的水母是肉食性,會利用觸手或口腔捕捉小型浮游動物和小魚,並把觸手上的刺絲胞刺入後分泌毒素,藉以麻痺獵物。但有些水母可藉由體內共生藻行光合作用來獲得養分,水母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則提供體內的共生藻做為氮源,二者相互依存。
大部分的水母是肉食性,會利用觸手或口腔捕捉小型浮游動物和小魚,並把觸手上的刺絲胞刺入後分泌毒素,藉以麻痺獵物。但有些水母可藉由體內共生藻行光合作用來獲得養分,水母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則提供體內的共生藻做為氮源,二者相互依存。
8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羅*珍 發表於 2016/12/12
介紹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廖*福 發表於 2016/12/09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隆 發表於 2016/12/03
解釋清楚資料又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雅 發表於 2016/11/14
說明真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杰 發表於 2016/11/02
說明很好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油膩 發表於 2016/10/29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美 發表於 2016/10/27
說明詳細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陳*智 發表於 2016/10/22
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下一篇
市售金針的產地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