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進口大豆抗嘉磷塞除草劑之測定及其基因特性之探討
作者:袁秋英、蔣慕琰
公佈日期:93 年 07 月 13 日
期刊
871
台灣消費之大豆主要依賴每年自國外輸入約200萬噸之大豆種子,由零售市場購得之種子大部分具生物活性,本試驗於溫室播種採購之大豆,豆株幼苗期噴施嘉磷塞1.8kg/ha,非轉殖株於施藥後三至四日呈現傷害徵狀,二週內即死亡。豆株中35-47﹪不受嘉磷塞影響者,應為抗藥性之轉基因大豆。本研究以此大豆葉片及種子,進行PCR及CP4 EPSPS基因特性之研究。抽取大豆幼葉之genomicDNA,由CaMV35S promoter及NOS terminatorDNA序列設計兩個primers,行聚合酵素鏈鎖反應測定,鏈合反應溫度於56至70℃之間,轉殖株大豆均可產生約1.8kb之單一DNA片段,非轉殖株則無此DNA片段。鍊合溫度為68℃條件,templateDNA可偵測極限為0.1ng。PCR產物經接合,轉型反應及定序,此1.8kbPCR產物係由35S promoter之DNA片段(106bp)、矮牽牛葉綠體transit peptide DNA片段(20bp)、全長CP4 EPSPS DNA(1368bp)及NOS3’DNA片段(102bp)組成。由Nested PCR結果,轉殖株大豆者經四組專一性引子之反應及電泳分析,分別測得約680、822、144及129bpDNA片段。轉殖株與非轉殖株大豆葉片之genomicDNA,以32P-CP4 EPSPS為探針之南方氏雜合反應,顯示轉殖株之genomic DNA,可辨識二至四個DNA片段,非轉殖株則無此可辨識之DNA片段。轉殖株大豆之葉片、種子、市售之豆漿、豆腐經35S/CTP-R及NOS/EPSPS-3專一性引子之PCR檢測,分別測得約144及129bpDNA片段。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衛生安全 > 食品有害物質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大豆紫斑病之發生與管理113/07/31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分子科技縫合大豆裂莢:分子標誌在大豆抗裂莢育種的應用--03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分子科技縫合大豆裂莢:分子標誌在大豆抗裂莢育種的應用--02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分子科技縫合大豆裂莢:分子標誌在大豆抗裂莢育種的應用--01113/07/17
- 苗栗地區大豆淹水耐性品種選育(第3年/全程4年)113/02/07
- 國內大豆市場與生產概況.pdf113/01/20
- 簡介種苗場TAF認證檢測服務113/01/12
- 花蓮地區有機雜糧耕作模式介紹112/12/29
- 推廣大豆、活化休耕地 臺東農改場於長濱鄉辦理大豆栽培暨採收示範觀摩會112/12/15
-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11年年報-前作大豆對小麥生育及肥料管理之影響112/10/16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