崙山部落的苦茶與農業轉型--6
五、苦茶與部落的農業轉型
雖然茶樹是個穩定、且收益值得期待的作物,然而,光靠苦茶養不活全年。希望每個月都有農產品,是崙山部落的遠景。溫牧師有個「重返山林—給族人一條回家的路」10年發展計畫,部落長期面臨到地理環境競爭處於劣勢、孩子就學及年經人就業問題需要解決、部落人口外移與老年化嚴重,如何經營創造部落的未來,是非常嚴肅的問題,需要積極處理。省思之後發現部落要從既有的基礎做起,找出可以發展的產業,不仿效其他部落已有的成果,才能做出可以自主且可以永續發展的未來。經營有機生態產業,是仔細思考之後的選擇。崙山部落目前在既有的苦茶樹基礎之下,從將近10年前起即導入當歸、丹參等中草藥的栽培,全盛時期栽培面積達到6公頃,一度成為原住民部落中最大的當歸產區。目前除了中草藥之外,栽培面向已擴及梅子、薑黃、柑橘、鳳梨、有機水稻等作物,未來還打算種植黑豆、薏仁、黃耆、芝麻等作物,多角化經營,期望月月有收入。除此之外,崙山也與鄰近部落進行策略聯盟,產銷互相協助,互通有無,共創雙贏。
除了栽培之外,建立加工技術也是部落轉型經營重要的方向。部落從5年前起就開始利用自產的梅子釀製梅醋。崙山地區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梅子向外銷售的困難度較高,但自從釀了梅醋之後,意外的開啟了一條穩定的收入。族人把梅子放進基底醋浸泡3年,並使用上等的冰糖調和。早期是裝瓶之後販售,現在受歡迎的情況是,還來不及裝瓶就整甕被買走了。最近部落也開始利用黑豆釀製醬油,未來並打算逐步擴展種植黃豆、黑豆、芝麻、薑黃等作物的面積,逐步開發豆豉、味噌等多元化的加工品,為部落及孩子們創造全面性的發展機會。
最近牧師發現了社群網站可以拓展無限的機會,也就不定時會在網路上向大家報告部落的點點滴滴。藉由網路的串聯,原本不認識的人得以藉由網路訂購商品,逐漸認識部落,產生認同,進而有機會走進部落學習與體驗。將支持部落產品的消費者引入部落,親眼看見部落的堅持,進而產生認同,是溫牧師對消費者的期盼。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
- 培育食農新力量 臺中農改場辦理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培訓課程初階班114/09/19
- 臺灣文旦首度輸往馬來西亞,開創外銷新篇章114/09/19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百大交流座談暨菁英班結訓典禮紀實114/09/04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114年9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9/04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植醫專欄 除草劑別亂來,農作物不受害!114/09/04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長毛小新綏蟎生產及釋放技術非專屬授權案簽約儀式114/09/04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色照顧作伙來 共創農村高齡好所在114/09/04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昆蟲育種大樓落成啟用暨研發成果分享會」圓滿順利114/09/04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本場卸任、新任場長交接暨宣誓典禮活動1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