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區農業改良場103年年報-耐旱早熟小米多元加工利用技術之研究
3. 耐旱早熟小米多元化加工利用技術之研究
小米是臺東地區原住民族特色作物,加工利用方式多元,常常供不應求。本研究利用本場新品種-小米臺東8號進行全穀休閒食品小米糰子的研發,利用完整小米製作外皮,副原料採用傳統味道的花生及芝麻,進一步搭配在地養生食材之洛神葵及綠茶粉,研發出口感Q彈,好吃好看又有在地風味的小米糰子,有別於市面上以糯米為原料之麻糬產品。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之食品營養分析資料顯示,小米營養成分每100公克熱量為365大卡、總碳水化合物71.7克、蛋白質11.3克、膳食纖維(2.2克)並富含鈣(5毫克)、鐵(2.9毫克)、鋅(2.3毫克)等礦物質,另含有脂溶性維生素E與水溶性維生素B1、B2、B6及菸鹼素。小米精製過程僅需脫殼,營養成分保留完整、相當於糙米之優良全穀食物。本場研究發現小米臺東8號的支鏈澱粉含量高(88%),糊化溫度低(78℃),具有優異的加工特性,且屬於低嘌呤(purine)飲食來源,可提供痛風患者食用,極適合應用於休閒食品製作。「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指出全穀成分比例達51%(含)以上之全穀製品,小米糰子之全小米原料佔60%以上,本項製作技術有助於小米產業價值鏈之二級產業發展,使小米除了做為五穀雜糧混煮食用外,發展小米多元加工利用方式,增進全穀休閒食品之多重選擇,藉由二級加工產業之進步,帶動一級產業栽培生產及三級產業行銷販售,有助於臺東地區小米產業發展,豐富臺東地區的美食地圖。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 其他雜糧作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簡介 > 農藝食品簡介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農藝食品加工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營養
相關檔案下載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北區聯盟秀成果:香莢蘭及金盞花加工技術詢問高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季食開始-夏南瓜-2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季食開始-夏南瓜-1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蔬菜與他們的好朋友-談間作與混植栽培模式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繡球花顏色變化的秘密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芥菜新品種『桃園3號-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2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芥菜新品種『桃園3號-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1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政策宣導~小心 一頁式廣告詐騙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