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茭白鮮甜、紅魚肥 本場輔導魚茭共生生產模式--01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09 年 06 月 17 日
						
						本場於三星鄉推廣魚茭共生栽培模式,頗受農民及消費者的好評。因此蘭陽分場作物與生態研究室林文華助理研究員,於五結鄉增設魚茭共生示範點,不但種出高品質的茭白筍,也因為田裡有魚的關係,難纏的福壽螺也成功防治。為擴大宣導效益,本場與五結鄉農會於10月23日舉辦示範觀摩會,讓大家更了解這種高經濟的友善耕作模式。
林文華助研員自100年輔導有機農業,並選擇推廣茭白筍有機栽培,但是經常遭受福壽螺危害,苦茶粕防治效果亦有限。為解決此問題,他開始嘗試水田種養共生模式,首先從養鴨開始,但鴨子會啃食茭白筍幼苗並不合適,因此選擇食用魚種-烏鰡做測試,發現福壽螺沒有了,但是魚的成活率卻只有10%。
他發現是因為水田水深不足影響魚類存活,因此他尋找文獻資料並因地制宜,於田區挖掘寬2公尺、深40公分的魚溝,並直接連接入水及排水口,且導入適應性較好的紅尼羅魚,如此魚的成活率可達80%。且經過調查顯示,每分地只要有50尾的魚,就能防治95%的福壽螺,不但不影響茭白筍的產量,魚茭整體收益更是增加60%。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