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適應:玉米、小麥及水稻之氣候適應育種 (文獻摘要譯文)
氣候變遷適應:玉米、小麥及水稻之氣候適應育種 (文獻摘要譯文)
氣候變遷來臨將逐漸挑戰玉米、小麥及水稻等農糧體系(agri-food systems)滿足全球糧食及飼料需求之能力,而極端溫度出現頻率上升及不規則性極端降雨所造成的影響尤甚,其挑戰可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溫度上升(特別是極端溫度事件)」與「降雨減少或不規則性」,限制上述作物生產之可收穫產品,尤其是對於雨養(rain-fed)形式及發展程度落後之農糧體系而言。其次,工業化農糧體系(industrial agri-food systems)為高度能源密集,且直接或間接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並因而加劇氣候變遷。第三,溫度及降雨之改變,將需要「種植佈局(cropping geographies)的調整」及「更多耐旱/熱作物之整合納入」,特別是在那些氣候變遷預測熱點上。好消息是,對於耐熱、耐旱及耐淹等特性,在全球玉米、小麥及水稻基因庫(gene banks)中均存有顯著的遺傳變異(genetic variation)。故不論透過傳統育種之應用,或是運用新興育種技術,上述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為目前多數氣候變遷挑戰提供了緩解之方。然而,為確保主要糧食作物具備氣候韌性(climate-resilient)之持續運作管道,在上游作物育種及中小型(small to medium-sized;SME)種子公司能力建構等方面,維持適當資助實有其必要性存在,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區域。
譯自:Watson, D. 2019. 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 Climate Adaptive Breeding of Maize, Wheat and Rice. In: Sarkar, A., Sensarma, S., vanLoon, G. (eds) Sustainable Solutions for Food Security .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77878-5_4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玉米 > 玉米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麥類 > 麥類遺傳與育種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58號-2025國產花卉永續韌性發展與應用論壇114/10/23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秋颱威力不容小覷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強化防颱措施114/09/19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
- 國產花卉應用論壇登場 推動國產花卉永續與韌性發展114/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