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
作者:廖久薰
公佈日期:114 年 10 月 21 日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且種類豐富的物種,對地球生態、環境及人類經濟有其重要性。家蠶(Bombyx mori L.)絲具有親膚、透氣、抗菌及良好的延展特性,人類長期飼養家蠶並生產蠶絲,不僅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養蠶業(sericulture)與絲路(silk road)更是串起東西方科學、貿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產業。
家蠶長期以人為飼養,幾乎完全喪失野外生存的能力,因此對於飼養環境的敏感度顯著高於其它物種。桑樹是家蠶的主要食物來源,能夠滿足家蠶生長及其蠶繭生產所需的營養需求。在影響蠶繭產量的因素中,以桑葉占38.2%,其次是氣候(37.0%)、飼養技術(9.3%)、蠶品種(4.2%)、蠶卵(3.0%)以及其他因素(8.2%)(Raksha Sharma et al.,2024)。在氣候因子中尤以溫度影響最大,家蠶生育溫度範圍為20~30°C,最適的溫度介於25~28°C,有利於家蠶生育、蠶繭產量及品質。
全球氣候變遷現象包括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降水模式改變而導致部分地區乾旱或水災,或颱風及颶風頻率增加等極端氣候,對農作生產與經濟收入影響甚鉅。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對蠶桑產業的衝擊,並維持產業能夠永續發展,本文統整研究報告,根據蠶桑品種改良、飼養管理、農業科技及國際交流等綜合策略,逐一說明因應作為。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園藝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畜牧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生產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