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改場--宜蘭地區設施春季栽培哈密瓜潛力品種篩選--04
- 試驗方法
試驗於宜蘭縣頭城鎮陳文正農友之加強型鋼骨設施溫室中進行,採用棚架離地式種植,介質採用袋耕模式。袋耕介質為椰纖(Forteco Power, Head office Van der Knaap Group, Netherlands),栽植袋尺寸為長100 cm、寬20 cm、高11 cm。每袋種植3 株,每株間隔約40 cm,2021 年4 月2 日定植,以單蔓整枝、每株留1 果方式栽培,每品種種植36 株,並設3 重複,每重複12 株。於同年5 月4 日至8 日期間授粉,留果節位為第10-15 節,並於6 月17 日至21 日之間採收。期間灌溉採養液滴灌,使用濕式管理法,即每次滴灌均充分給水至栽植袋底部溢流約10 分鐘為止,養液配方參照農業試驗所農化組基本配方調整。養液分為A、B 液,A 液成分為:尿素54 g、硝酸鉀469 g、氯化鈣573 g、螯合鐵40-80 g 溶於1t 水中;B 液成分為:磷酸一鉀132 g、硫酸鉀1,426 g、硫酸鎂304 g、硫酸錳2 g、硼酸1.31 g、硫酸鋅0.88 g、硫酸銅0.2 g、鉬酸銨0.2 g 溶於1 t 水中。
- 調查項目
各參試品種分別進行植株生育與瓜果產量、品質之調查。植株生育部分,分別調查植株鮮、乾重、莖蔓長度、莖徑、葉面積及植株成活率等;瓜果產量、品質部分則分別調查採收率、可販售率、果肉厚、果長、果寬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並計算產量及生產收益。各項調查方法分述如下:
1. 植株鮮、乾重:參試植株之全株、莖蔓及葉片之鮮、乾重,以及果實鮮重。
2. 莖蔓長度測量:試驗期間每7 d 調查莖蔓之長度,至摘心後結束。
3. 莖徑:以遊標尺測量約第14-15 節高度之植株莖蔓直徑。
4. 葉面積:果實採收後,取下全株葉片,以葉面積分析儀(LI-3100C, LI-COR, Inc.)逐葉測量,並計算每株之總面積。
5. 成活率:分為授粉期植株成活率以及採收前(果實發育期)之植株成活率,前者為各品種在植株約第15 節位授粉日期(定植後35 d)調查植株成活比例,代表營養生長期之成活率;後者則在果實採收前調查(定植後75 d),代表著果中後期之成活率。計算方式為每重複成活植株數除以該品種每重複總株數。
6. 瓜果採收率:瓜果採收標準為果重大於600 g、且無病害及蟲害之瓜果;計算方式為符合上述條件之瓜果數除以該重複總株數。
7. 瓜果可販售率:可販售基準為果形正常且網紋形成良好、無病斑或蟲孔之瓜果,計算方式為符合上述條件之瓜果數除以該重複總株數。
8. 果長與果寬:以三角尺兩支及直尺一支進行測量,直尺平放底部,由兩支三角尺分別夾住瓜果柄基部與瓜果尾端,測得果長;果寬量測則與瓜果縱軸呈90 度角量測瓜果寬度,挑選目視較寬之部位量測5 次,取最大值。
9. 果肉厚度:採收之果實縱向剖半後,測量果腔至果皮之最大長度。
10. 可溶性固形物:取接近子腔部位果肉榨汁,利用可攜式數位糖度計(ATAGO, Digital Pocket efractometer, PAL-1)測量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 產量及生產收益估算:產量為參酌試驗場域之種植密度,以每ha 種植17,000 植株計算,並乘以每品種之可販售率及平均果重;生產收益估算參考合作農民販售價格以每kg 新台幣200 元計算。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其他
- 高屏地區甜瓜離地介質土耕栽培技術之介紹113/11/12
- 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第1年/全程4年) 113/10/23
- 設施蔬菜研發成果與未來發展113/10/18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番茄病毒病管理與IPM操作指引113/10/09
- 花蓮區農業專訊--宜蘭地區常見哈密瓜病害發生生態與防治--03113/10/08
- 花蓮區農業專訊--宜蘭地區常見哈密瓜病害發生生態與防治--02113/10/08
- 花蓮區農業專訊--宜蘭地區常見哈密瓜病害發生生態與防治--01113/10/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西瓜發生斑點及裂瓜 本場召開講習會防範二期作西瓜生產113/09/25
- 彩色甜椒適當採收期與短期貯藏之概述113/09/08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8期-番茄 病毒病 綜合管理IPM要點113/08/23